最新的一項澳洲的研究,揭示了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和抑鬱症之間的聯繫。超加工食品包括軟飲品、快餐和冷凍食品等,這些食品在超市里隨處可見,價格便宜,方便食用,但卻對我們的身心健康和地球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損害。

這項研究由維多利亞州迪肯大學(Deakin University)的專家進行,發表了以《食品工業必須改變,因為優質食物對大腦健康至關重要》(Good Food is Vital for Brain Health, So We Must Change the Food Industry)為題的論文,論文指出,超加工食品不僅會增加患心臟病、糖尿病等多種嚴重疾病的風險,還會導致心理健康問題,如焦慮和抑鬱。

論文還闡述了超加工食品如何影響我們的生理機制,包括引起炎症、氧化應激、大腦適應性下降以及對微生物菌群-腸-腦軸(microbiota-gut-brain axis)的破壞。

論文認為「腸道微生物菌群是連接環境和人類健康的關鍵因素,越來越受到重視」,「人類腸道微生物菌群多樣性的減少與飲食相關,人類腸道微生物菌群多樣性的減少會導致癌症、免疫和代謝疾病等健康問題惡化,以及影響到兒童的情緒健康、老年人的抑鬱和認知能力的下降。」

論文的主要作者、迪肯食品與情緒中心(Deakin’s Food and Mood Centre)的梅麗莎·萊恩(Melissa Lane)今年5月在接受3AW 早餐節目(3AW Breakfast)採訪時表示,這項研究表明,即使我們多吃水果和蔬菜,也無法抵消超加工食品帶來的抑鬱症的發病風險。

萊恩說:「我們發現,如果日常飲食中的超加工食品達到30%,那麼患抑鬱症的風險就會顯著上升。」「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發現,似乎存在一個臨界點,超過這個臨界點,抑鬱症的風險就會急劇增加。」

這篇論文於2023年5月8日由萊斯大學貝克公共政策研究所(Rice University’s Baker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發表。

甚麼是超加工食品?

根據全球認可的NOVA食品分類系統,超加工食品是指那些不用廚房裏常見的天然食材,而使用工業化食品生產的食品配方製成的食品。這些食品通常使用人造甜味劑、乳化劑、氫化油和脂肪等,來模仿真實食物的外觀、口感和味道。

超加工食品幾乎不含有(或者根本不含有)任何天然的營養成份,而是充斥著一些對健康有害的物質。

超加工食品的典型例子包括:大批量生產的包裝麵包和麵點、包裝零食、包裝即食湯、預製餡餅,比薩餅、漢堡、熱狗、餅乾、能量飲品、早餐「穀物(cereals)」,以及嬰兒配方奶粉。

超加工食品往往有著吸引人的包裝,並且通過強力的營銷手段來誘導消費者購買。在世界上的28個國家中,攝入的超加工食品的量佔每日總能量攝入的17%至56%。

相比之下,加工食品往往只是有兩種或三種成份,例如醃製水果和蔬菜、新鮮麵包、魚罐頭和芝士。

迪肯大學的專家指出,全球食品系統被企業型德工業食品行業所主導,這導致了超加工食品的氾濫,從而威脅到食品安全和「腦資本(brain capital)」的發展。

腦資本是指人類集體的智慧、能力和專業知識,腦資本用於解決問題、創新和學習。它強調了教育、技能培養、心理健康和智力開發在獲得進步和成功方面的重要性。

呼籲公共政策改革

該論文的合作作者,迪肯大學教授邁克爾·伯克(Michael Berk)建議,通過改變公共政策來增進心理、大腦和腸道健康。

迪肯大學新聞報道,伯克說:「我們需要改變全球食品系統,這需要通過公共政策的制定、臨床護理的改革以及防止食品行業傳播錯誤資訊來實現。」

該論文提出了一系列建議,包括在飲食指南和政策制定中應針對超加工食品、限制垃圾食品廣告,尤其是針對兒童的廣告,以及制定食品援助計劃推廣未加工或低限度加工的天然食品為主的飲食。

論文還建議當局應要求在包裝正面貼上標籤,警告超加工食品對健康的影響,並實施強有力的利益衝突法規,限制食品行業對政策制定的影響。

論文指出:「全球食品工業產業化實現了食品多樣化和營養食品的充足供應和可負擔性,使糧食生產能夠跟上人口的快速增長並減少了饑荒。」「然而,這也製造了大量的溫室氣體排放,排放量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三分之一,淡水消耗佔總淡水消耗的70%,造成一次性塑膠用品的大量生產和污染,以及農業化學毒素的大量使用,並且也是全球森林砍伐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的主要驅動因素。」

貝克研究所大腦健康研究員兼兼職副教授哈里斯·艾爾(Harris Eyre)表示,公共衛生信息需強調食物系統和食物攝入對大腦健康的影響。

艾爾說:「事實證明,這樣的信息會帶來飲食習慣的改變,即使是在年輕人等具有挑戰性的人群中也是如此。」◇

英文報道請見英文《大紀元時報》:Ultra-Processed Foods Linked With Higher Rates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Research。#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