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無常,世事多變,我們如何能夠坦然地面對人生的種種苦難和挑戰?香港大律師查錫我在《錫我的心靈空間》第76集中說,假如你的心靈「覺醒」並且能夠「熱愛生命」,你的一生不會白活。

為何你會熟視無睹

查錫我在節目中說,他的住處附近有種花的高手,他叫他們作「花王」。花王在查錫我居住的小區四周種植了很多美麗的花草樹木。每天早晨上班的時候,查錫我都會放慢腳步,一邊走一邊欣賞這些美麗的花草,聆聽小鳥們的鳴唱,呼吸新鮮空氣,感到心情舒暢、愉悅。

當他和鄰居們分享這個愉快的體驗的時候,鄰居們的反應令查錫我大吃一驚,鄰居們說:「是嗎?有花草和小鳥?我怎麼從來都沒看到過?」大家進進出出都走在相同的小路上,為何他們眼看不見、耳聽不聞呢?

查錫我說,鄰居們的反應,與在山頂上看到日出毫無反應的樵夫相同。

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渾渾噩噩,這種狀態說的通俗一些,就是人們的主意識沒有清醒的主宰自己的感官和身體,或者可以用「夢遊」來形容。

試想一下,如果開車的時候走神,視而不見是不是會很危險?假如是高空作業,比如香港建築工人在竹子鷹架上工作時,精神不振、心不在焉的話,那就是在玩命。

人們心不在焉、視而不見的時候,可能是因為有心事,或者是有執著放不下,導致身神不能合一,走路、吃飯都在想執著的事情,心有所思,以致心不在焉,心神不定,話不由衷。

如果我們要遠離顛倒夢想,清醒的主宰自己的感官、四肢和心智,清醒的知道自己看到什麼、想什麼、做什麼,那就要放棄執著,排除干擾。

查錫我說:「我們既然來到這個世界,我們就要學習怎樣去mindfully(專注的)的活出我們的生命。」 我們如何做到戴邁諾神父所講的Awakening(覺醒)的活著?首先我們可以做到的就是用心觀察。比如,你坐在自家的窗前,用心的仔細觀察窗外,你就會發現,同一個窗外的景色,隨著春夏秋冬的輪替,景色也在慢慢發生變化。如果你能清晰的看到窗外景色的細緻變化,你就是處於清醒的狀態。

那麼,我們用同樣心態做出的思考、判斷和抉擇,清楚的知道自己看到什麼、想什麼、說什麼、做什麼,清楚知道自己為什麼高興、為什麼生氣,一切都是在自己的主意識清醒之下進行的,那麼你就活出了自己的本色,自己主宰了自己的人生。

查錫我表示,在這樣的狀態下,有一個好處就是你比較容易發覺自己有什麼缺點,或者有沒有做錯事情,以及為什麼做錯事情,也就知道該如何糾正錯誤。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不是純粹存在了多久,而是要真正活出自己的生命本色,這個才是關鍵。當你一覺醒,你就發覺原來這個世界,與你夢中那個世界不一樣,你就會學習到怎樣去珍惜當下的一切,學懂不和別人去比較,不去嫉妒別人。他人擁有什麼與你無關,你亦不用妒忌他。你只要珍惜你現在擁有的一切,去享受你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就可以了。」

如何自我分辨自己覺醒與否

查錫我表示,你是否清楚的知道自己有沒有覺醒?「很簡單,你問你自己,知不知道我現在在做什麼呢?知不知道我現在在發脾氣?我發這個脾氣,到底是合理還是不合理?我是不是被情緒操控?是否有別的辦法能夠更好的處理當下的事情?更進一步的說,我們能不能駕馭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不發脾氣是非常重要的。」

「人有喜怒哀樂是正常的,但是在什麼環境下都能駕馭你的情緒,這才是真正的覺醒。」

查錫我談起自己的一段往事。

有一次,他被提升到一個項目組當組長。走馬上任第一天,他先去處長辦公室領來所有檔案,來到項目組分派給每位組員。其中一名組員突然兩眼朝上一翻說:「我知道明天要bring up(上交往完成的工作),但是我不喜歡bring up。」

查錫我說:「很明顯,他就在大庭廣眾之下,要挑戰我。我的心當然很不舒服。但是我看一看他,當作聽不到。」安排好所有工作後,查錫我回到自己的辦公室,然後打內線電話,請這位組員進來辦公室。他問這位組員:處長安排你做我的副手,如果我休假,你就要接手我剛才的工作。如果有人像你剛才對我那樣,當面拒絕接檔案,你會怎麼辦?

組員馬上臉紅,說「對不起啊Sir,我剛才在跟您開玩笑。」

查錫我說:第一我跟你不熟;第二我們在說公事;第三你比我年長,你有沒有想清楚那樣做會帶來什麼後果?如果我當眾人的面拍桌子,那我們怎樣下台?你以後還可做我的副手嗎?

組員一聽馬上敬禮說:對不起,對不起,我知道錯了。

從此以後,這位組員對查錫我有言必聽,不敢慢半拍。

「一個清醒的人,每時每刻都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裡,很專注自己的言行,駕馭自己的情緒。當然這些都需要慢慢學習,慢慢鍛煉。」

熱愛生命中的一切

查錫我提到,德國哲學家尼采有一個「熱愛命運」的理論,「在我們生命裏面,有種種的事情發生,很多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包括我們有危疾、或者我們的事業失敗、考試不成功等等的事情,這些事情的發生都不是你能控制的,你可以叫它命運。」

查錫我說,「尼采利害的地方,不是叫你接受這些是命運,而是叫你熱愛命運,熱愛發生在你身上的一切事情,包括順境、逆境,包括你認為好的事情和不好的事情。很多時候,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從不同的角度和在不同的時間去看,都是不同的。」

比如《塞翁失馬,焉知禍福》的故事,是禍是福,不能只看當下的利益得失。

查錫我表示,「如果從一個積極的角度去看,其實我們經歷的一些苦難和逆境,不一定是壞事,亦都可能是necessary,是必須的。因為它們令我們的心智得到磨練,令到我們的意志更加堅強,以致我們在未來面對種種挑戰時,能夠迎刃而解,有力量去面對。」

就像戴邁諾神父說的「All is well」,亦是同樣的道理。如果你能放下執著、放下計較榮辱、算計利益得失之心,就比較容易坦然面對好事、壞事;富有是美好的,貧窮也是美好的。就算生命中的逆境、磨難、苦難,都能磨練你的意志,提升你的忍耐力和吃苦能力,因此對人來講都是好事,你都可以用感恩的心態面對,你就能做到熱愛生命。@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