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持續下滑,周三,中共總理李強再次喊話要求擴消費促投資,安撫民企,但是股市沒反應,人民幣繼續下跌,外資繼續大舉逃離。專家認為,中共的刺激措施無效,關鍵是外界對中共的信心已經喪失。

中共刺激市場 股市沒反應

周三(16日),中共總理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第二次全體會議,再次喊話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繼續拓展擴消費、促投資政策空間,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但是會議沒有提到具體措施。

前一天,中共央行出人意料地下調了基準利率,以提振市場情緒。

同日,彭博社引述知情人說,中共當局正在考慮削減股票交易印花稅,尚未確定細則。這是自2008年以來的首次,將是重振中國股票市場信心的重大嘗試。

報道認為,這被視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可持續反彈的關鍵。以往,印花稅的任何下調都會刺激股市反彈。2008年4月,中共大幅削減稅收以支撐暴跌後的市場,刺激了次年的A股牛市。

對短期市場活躍度也形成提振,財新報道,例如2008年9月19日雙邊徵收改單邊當日,上證、深證分別上漲9.46%、9.00%。

不過此次吹風,股市沒有反應。彭博社報道,周三(16日)早盤MSCI中國指數下跌1.1%;恒生指數下跌逾1%,接近技術性熊市。

投資網(Investing.com)數據顯示,周三(16日),大陸A股交投維持低迷,同時連續四天下跌,上證指數盤中衝高折戟,主要股指繼續收跌。上證綜指跌0.82%,收於3150.13點;深證成指跌0.94%,收於10579.56點;創業板指數跌0.73%;科創50指數跌1.71%;富時中國A50指數期貨截稿前跌0.62%。

而A股兩市成交額7,042億元,前一交易日為7,065億元。外資連續七天賣出。

周三,摩通、巴克萊與瑞穗等券商還下調了中國GDP預測,分別降至僅4.8%、4.5%與5%的低水平。這顯然跟李強「確保完成全年目標」的信心相悖。

人民幣再暴跌 分析:貶值4因素

在中國經濟下行的陰霾下,人民幣持續承壓。《財訊快報》報道,人民幣連續四天大貶約1.3%;離岸人民幣(CNH)兌美元,周三(16日)一度逼近7.34關口,反向拉升至7.32下方。今年以來CNH貶了5.43%。

在岸人民幣(CNY)連五天貶,勉力守住7.3元關口,為逾九個月新低。

人民幣中間價連續三天下調192個基點或0.27%後,下調218個基點或0.3%,報7.1986兌1美元,為7月7日以來最低。

市場人士認為,在央行下調貨幣市場利率後,或暗示央行默許人民幣逐步示弱,成為變相寬鬆貨幣政策的一環。

旅美經濟學家黃大衛(Davy Jun Huang)16日對大紀元分析,人民幣貶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是因中美利率的差距,由於美聯儲一直在加息,中共央行一直減息,導致資金熱錢從人民幣轉到美元去,導致人民幣貶值。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DAVY J.Wong)(黃大衛授權)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DAVY J.Wong)(黃大衛授權)

第二,由於中國的出口一直在減少,7月以美元計價的出口大幅下降14.5%,是疫情以來最大降幅,這就導致人民幣貶值。

第三,由於人民幣國際化,中共現在跟俄羅斯、巴西、阿根廷等國做人民幣離岸結算,導致這些國家手頭上有大量人民幣,在離岸交易中心拋售人民幣換美元,也會導致人民幣下跌。

他說,另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有相當部份的外資現在離開中國,撤離到東南亞或者美國,那就會導致人民幣被拋售換美元。

外資大舉逃離 民企生存艱難

李強在會議上還表示,要著力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優化民企發展環境;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等。

然而,中共喊話的原因是外資在大舉逃離中國。國際投行高盛(Goldman Sachs)周二(15日)發布報告說,由於對中國房市以及一系列疲弱的經濟數據擔憂,全球避險基金正在積極拋售中國股票。

高盛報告指出,所有類型的股票都遭到拋售,但在中國國內股市上市的A股最為嚴重,佔拋售總量的60%。

報告說,「截至8月14日,對沖基金在主要帳簿的過去10個交易日中有8個交易日淨賣出了中國股票」,其客戶都拋售了多頭和空頭頭寸。這是自2022年10月以來任何10天內中國股市最大的淨拋售,也是過去五年來的最高波動之一。

對外資大舉逃離,黃大衛認為,就中國國內來說,這是一個經濟結構問題,是中共一直在推「國進民退」的必然結果。

「過去十幾年,中國盈利比較高,市場空間、比較大的產業都是由國企壟斷。例如通信、金融、證券、交通等,民企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少,製造業跟實業的生存空間越來越窄。」

他說,「整個民間投資越來越走向虛無縹緲,離實業越來越遠,這是中國國內原因。」

對國際原因,他認為,「中美貿易戰之後,越來越多的產業被迫也好、主動也好,開始陸續地把訂單外移、或生產基地外移,最近的高科技戰更加速了中國的技術、訂單、人才三方面的流失。」

此外,「中共的戰狼外交,(令中共)跟歐美兩大市場——包括日本等國家關係緊張、貿易關係緊張,也導致資本陸續撤離中國市場。」

「再加上疫情三年的封控,挫敗了民間消費跟民間投資的積極性,疊加了社會福利不到位等多方面因素,導致這次經濟危機發生。」他說。

民間消費低迷 專家:對中共統治無信心

對於李強所說的「擴大國內消費」,此前大陸多名學者提出派錢促消費的措施。

央行顧問蔡昉發文呼籲,「當前最緊迫的目標是刺激居民消費,要通過一切合理合法合規經濟渠道把錢放進居民口袋。」他曾表示,直接向中國家庭提供4萬億元人民幣刺激消費。

旅美經濟學者李恆青15日對大紀元分析,這個確實是緊迫了,如果站在一個經濟學家角度去看,中國經濟現在就在大崩潰邊緣上。

美國華裔經濟學者李恆青(李恆青授權)
美國華裔經濟學者李恆青(李恆青授權)

路透社周三(16日)也分析,中國現況是地方債台高築、房地產風險激增,振興經濟關鍵恐在於能否拉高家庭消費支出。

但是周三,中共黨校主辦的《學習時報》發專題文章,聲稱「發錢促消費」「投資過多、消費過低」等八建議是認知誤區,並稱學者提出發錢促消費的觀點,成本太大,在中國根本不可行。

不過,中共一些地方政府曾經派發過「消費券」。

李恆青認為,當局給大家發錢的目的是甚麼?「目的是要卡住老百姓的錢包。我現在需要釣魚,我發點錢,最後引出你錢包裏頭的真正的魚。我花小錢釣你的大魚。」

他比較美國說,「美國在疫情期間也發錢,政府寧可舉債,也要把錢發到老百姓手裏,保證你的基本生活需求。」

「但是中美出發點不一樣,最終行動是一樣的發錢,可是這個細小的區別一個叫『為人民服務』,一個叫騙你,盯著你口袋裏的僅有的銅板。」

他說,「在中共眼裏,你就是韭菜,就像這波洪災到現在為止,習近平也沒有出面,他還在休假。因為被大水沖死了多少人,對他來說都不是事,在他眼裏你根本就不是人,你就是韭菜,就是代價。」

黃大衛則表示,「中國老百姓自己如何敢花錢,社會保障、福利,無論是教育、醫療、住房,還是養老,一直跟不上經濟發展步伐,老百姓的負擔越來越沉重,消費能力在透支。」

消費疲弱是中國長期以來存在的問題。路透社說,疫情發生前,中國家庭消費支出所佔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就是世界最低水平,這是中國過度依賴舉債驅動投資的經濟失衡表現之一。

對於中國經濟的未來,黃大衛認為,現在的困境,可能是整個經濟困境爆發了三分之二左右,但還沒有觸碰到最差的時候,現在還在危機爆發過程中。中長期來看,可能還有五年到八年時間的低谷運行期。#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