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兩會結束後,中共的新一屆領導班子將「穩外資」當成了工作重點,再次在北京舉辦「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等線下活動,吸引外企高管參加,蘋果的總裁庫克更是受到了熱烈歡迎。不過,頗有些對比的是,就在論壇舉行前,一家美國公司的5名北京僱員卻突然被抓,這是怎麼回事呢?而北京當局的一邊開放一邊打壓,目的又是甚麼呢?我們今天就來談談這些內容。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召開 蘋果CEO庫克受歡迎
3月25日至27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在北京舉行。論壇的主題是「經濟復甦:機遇與合作」。
這個被官方視為是「中國達沃斯」的會議,是由中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所謂重要對外經濟交流平台,並藉此號召海外跨國公司的高管、經濟學者在北京與中共政府的高級官員聚會。
主辦方在吹風會上對記者說,這次論壇,著眼於釋放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強烈訊號。中央財經委員會的辦公室副主任韓文秀,也在25日出席論壇時表示,歡迎各國企業到中國投資,並稱在中國投資可以「放長線釣大魚」。只是不知道,那隻大魚會不會是各國企業。
中共商務部的部長王文濤也藉著這個論壇,從3月23日起,一連4天分別會見了寶潔公司董事長、蘋果公司CEO等11家外企高管,表示歡迎和支持外資企業到中國投資。還有國家發改委的主任,也會見了西門子公司董事會主席。
此外,與會者名單上,還包括了橋水基金的創辦人、輝瑞CEO、高通CEO、Intel CEO,以及三星、寶馬、奔馳等集團的負責人。
不過,彭博社在報道中說,參與會議的美國公司高管並不多,大部份確認出席的公司不是美國公司。有業內人士表示,今年美國公司參會的陣容較小,可能是希望對企業在中國的活動保持低調,以免引起美國方面不必要的關注。
在與會者中,蘋果CEO庫克,顯然成為了大陸媒體追捧的明星。媒體報道說,庫克在訪問北京期間大受歡迎,這和幾天前,TikTok的行政總裁周受資在華盛頓所受到的待遇截然不同,比如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報道標題,就直截了當的用了對比句「周受資被美拷問 庫克在北京滿面春風」。
在3月25日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庫克也發表了對中國非常正面的講話。他說,對蘋果公司而言,中國既是一個製造中心,也是快速增長的消費市場,在過去30年裏,蘋果和中國共同成長。
庫克還表示,蘋果公司將提供1億元人民幣(約合1,460萬美元),為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China Development Research Foundation)開展的教育項目提供資金。
聽起來,庫克似乎仍然看好中國市場,但大家也都知道,蘋果公司的主要供應商正在將生產逐步移出中國。
就在3月初,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說,富士康計劃投資大約7億美元,在印度新建一家工廠,加速擺脫iPhone生產對於中國的過份依賴。
報道稱,富士康本就在印度擁有生產蘋果手機的工廠,而新建的工廠,將是富士康在印度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投資案,而這也標誌著中國面臨失去其全球最大消費者電子產品生產基地的風險。
另外,路透社也在24日報道說,蘋果的另一個重要供應商——和碩科技公司,也打算在印度開設第二家工廠,以持續分散中國以外的投資和生產工作。
當然,即使蘋果公司正在將供應鏈轉移到其它國家,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仍要繼續依賴中國這個生產基地和消費市場,這可能是讓庫克必須「讚揚中國」的原因。
不僅如此,《華爾街日報》也注意到,這一次論壇上,商界領袖和中共官員都謹慎避談中美關係惡化對企業的影響。許多跨國公司高管,都對明擺著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避而不談。
只有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hina Business Council)的主席艾倫(Craig Allen),列出了美國公司面臨的一些不斷上升的風險,包括政治、監管和經濟風險。
他說:「由於成本不斷增加,風險不斷上升,以及對經濟增速下降的看法,行政總裁們越來越難以說服其董事會在中國進行大規模投資。」
美國企業對在 中國經商「更加消極」
事實上,不僅是蘋果,其它美國著名品牌,正在向目前依賴中國工廠的供應商施壓,希望探討向印度和越南等國家轉移生產線的可能性。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中國美國商會(AmCham China),上周發布2023年度《中國商務環境調查報告》的最新調查結果還顯示,55%的多數企業,不再將中國視為前三大投資重點之一,這是該商會連續25年發布報告以來,首次出現這種情況。
中國美國商會的成員包括Nike、Intel(Intel)、輝瑞(Pfizer)和可口可樂(Coca-Cola)等美國最成功的企業。
調查結果顯示,有66%的企業認為「美中關係不確定性」,是在中國經商的首要挑戰,和去年比較,增加了10%;認為中國對外企歡迎程度下降的企業,也增加到49%。
中國美國商會(AmCham China)總裁何邁可(Michael Hart)表示,美國企業對在中國開展業務的態度「比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更加消極」。美中之間的緊張關係加劇,「使商業變得非常具有挑戰性」,美國企業正試圖降低其供應鏈風險,採取更多的「中國+1」戰略。
中共著急穩外資 但一邊開放一邊打壓?
在中美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下,有越來越多公司,將全部或部份的生產或供應鏈遷出了中國。
可以看到,中共官方3月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2月,中國出口同比下滑6.8%,延續了從去年10月開始的連續同比下降之勢;1~2月的進口,也同比下降了10.2%,比去年12月7.5%的同比降幅進一步擴大。
另外,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在今年1~2月同比下降了21.8%;中國從美國的進口也下降了5%。
出口下降,也連帶著企業裁員,比如,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被稱為是「中國最富縣」的江蘇崑山縣,最近也出現當地工人開始找工作的情況。江蘇崑山不僅是中國最富裕的縣,也是中國最繁忙的出口中心之一。但現在,崑山已經出現另一番景象,企業裁減員工,大砍工資和福利;工人則面臨就業難的困境。
由於中國外貿出口不振,大量的空箱在港口堆積。中共海關總署署長俞建華為了平息外界議論,聲稱大量空櫃正在港口「蓄勢待發」,也反映了國際市場看好中國未來的出口能力。但是,不買帳的網民們嘲笑說,「空貨櫃堆在港口叫『蓄勢待發』,這就是語言的藝術。」
所以,現在中共當局正著急舉辦一系列活動來穩外資、穩外貿,而且,中共出席活動的鎮場官員還都來頭不小。
比如,今天28日,剛啟動了一個「投資中國年」招商引資活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不但出席了啟動儀式,還講了話。
另外,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也馬上在3月30日在海南舉行,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強將會出席開幕式並做演講。
不過,就在北京表示要大力招商引資之際,卻突然傳出了明思集團(Mintz Group)的駐京辦公室被調查,員工也被捕的消息。
3月24日,就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召開的前夕,中共當局突擊搜查了美國明思集團(Mintz Group)北京辦公室,有5名中國籍的職員被拘留,公司隨後暫停了北京的業務。
明思集團在一份聲明中披露,公司沒有收到任何關於該案件的官方法律通知,也相信公司和員工沒有做錯任何事。24日,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面對媒體的提問時,也拒絕對這次事件作出回應。中共外交部的網站上,也沒有出現有關問答的文字紀錄。
明思集團(Mintz Group),是一家總部設在紐約的盡職調查公司,在全球擁有18個辦事處,僱傭450名員工。法廣報道稱,明思集團專門從事涉及欺詐、貪腐、及工作場合不當行為指控的調查、以及背景調查。
一位美國商界人士說,明思集團發生的事件,發出了一個「顯著的訊號」,就是中共政府希望得到外國資金和技術,但是它不會接受可信的美國公司對中國合作夥伴或商業環境進行盡職調查。
換句話說,中共歡迎的是「聽話的外國人」,如果你乖乖接受中共開出的條件,那麼你來,中共歡迎你,否則的話,監獄就會等著你。
而在目前美中關係日益惡化之際,在華美國公民的人身安全問題更加不能忽視,因為他們隨時都可能成為中共「人質外交」的目標。
可以看到,美國國務院在3月10日剛剛更新了對美國公民赴中國的旅遊警示,敦促美國公民「重新考慮任何前往中國,包括香港和澳門的旅行」,因為存在「當地法律的任意執行」和被錯誤拘留的風險。
另外,最近還傳出,日本安斯泰來製藥公司(Astellas Pharma Inc.)的一名高管,也在3月初時在北京被拘留,可能面臨間諜指控。自由亞洲電台報道說,中共在2014年引入反間諜法和2015年引入國家安全法後,就拘留了一些外國人。在這宗最新案件之外,自從2015年以來,已經至少有16名日本國民,據稱是因為涉嫌參與間諜活動而被拘留。
那麼,中共一邊說要對外開放、招商引資,另一邊卻頻頻拘捕外國公司的僱員,那些外資企業還敢來中國嗎?
所以,我們看到,雖然中國結束了清零、打開了國門,但要想恢復到疫情前的樣子已經不可能了。尤其是,在習近平最近又訪問了俄羅斯之後,中共也一定會被世界繼續孤立,這樣的投資環境,外資也一定會望而卻步。◇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