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的音樂可能影響你的健康和壽命!統計發現,近半女性豎琴家會活到90歲以上,但搖滾音樂人平均壽命只有43歲。音樂的種類不同會對身心健康帶來截然不同的影響。醫生認為,音樂的調式也對應體內不同器官,選擇適合的音樂,可以幫助你有針對性地改善健康問題。

古典音樂演奏家以長壽知名,甚至很多耄耋之年的藝術家仍然活躍在音樂會中。上世紀知名的美國鋼琴家Arthur Rubinstein享壽95歲,在年近九旬時仍登台演奏。日本鋼琴家室井摩耶子( Muroi Mayako)在2021年舉辦音樂會慶祝自己即將踏入100歲,演奏了貝多芬名曲《致愛麗絲》和《月光奏鳴曲》。她表示,深切意識到藝術永無止境,「哪怕活上兩百年,我依然會覺得意猶未盡」。去年,101歲的她還出書分享自己的長壽秘訣。

有俄羅斯學者統計了超過4萬名創意行業人士的壽命後發現,演奏西方古典樂器的藝術家相對長壽。女性豎琴演奏家當中,約44%活到90歲以上,6%更活到百歲高齡。樂團指揮家也是出名長壽的職業,當中33%的女性指揮家及12%的男性指揮家活到90歲以上。然而,相對於科學家等行業,音樂行業整體的平均年齡卻不算最高,其中搖滾音樂人更相對短命,平均壽命只有43.6歲。

流行音樂人短命25年

澳洲悉尼大學學者Dianna Theadora Kenny與團隊亦進行了一項研究,分析1950年至2014年期間去世的13,195名流行音樂人的數據,發現流行音樂人明顯比同時期人的平均壽命短。

Kenny曾撰文指出,從1950年到2014年,比同時期的美國人,流行音樂人短命25年,意外死亡率高5到10倍,自殺率高2到7倍,兇殺死亡率高出8倍。

她亦在另一文章中指出,音樂人的死亡率亦與音樂流派有關,藍調(Blues)、爵士(Jazz)等舊式流行音樂派別音樂人的壽命與整體美國人口相仿,而新潮的流行音樂,例如Metal、Rap、Hip Hop等音樂人的壽命最短,平均不到40歲。

她也發現,音樂人的死因與流派關係很大,一半以上的Rap和Hip Hop音樂人死於兇殺——相信與他們的幫派背景或涉及毒品犯罪有關;重金屬(Metal)音樂人中,36%死於意外事故,19%死於自殺;30%的爵士音樂人死於癌症;28%的藍調音樂人死於心臟病。

古典音樂持續提升人體能量

流行音樂人比普通人更接近死亡,除了行業內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以及工作壓力外,或許也與音樂本身的能量有關。

俄羅斯物理學家科羅特科夫(Konstantin Korotkov)研發了一種氣體放電顯像術(GDV, Gas Discharge Visualization),來觀察人體散發的光子能量。他曾經接受大紀元訪問表示,音樂的頻率會影響人的大腦,從而讓人體的能量場發生變化。古典音樂對人和動物的能量場有非常積極的影響,讓人感到平靜、穩定,有益健康。而搖滾音樂等等密集、高度刺激的音樂,能短暫提升人的身體能量,刺激腎上腺素,但隨後能量很快下降到比聽音樂前更低的水平。

古典音樂可緩解患者焦慮

臨床實驗也證實,古典音樂有讓人心態平和、緩解焦慮的作用。不少研究關注在醫院或牙科診所中播放音樂,從而減輕患者的疼痛和焦慮。

很多人在看牙醫時感到緊張焦慮、手腳冰冷,嚴重者甚至無法配合治療,而聽音樂可幫助他們平靜下來。一項土耳其的研究將80名前來牙科診所的患者隨機分成4組,一組給他們播放巴洛克音樂家Vivaldi的作品,一組播放土耳其傳統音樂,一組播放抒情搖滾音樂,一組沒有播放音樂。結果顯示,聽音樂的3組患者焦慮程度均較沒聽音樂的組改善,而土耳其或西方古典音樂對於減輕焦慮的作用較搖滾組更加明顯。

古典音樂提升老年記憶力

古典樂器演奏家除了比普通人更長壽之外,他們在步入老年後也表現出更好的認知和記憶能力。

《Neuropsychology》期刊在2011年刊登了一項美國研究,實驗參與者是70名60歲至83歲的健康長者,他們被分為3組,一組不會演奏樂器;一組學習過樂器並演奏1年到9年;一組是有超過10年演奏經驗的資深演奏者。演奏音樂的參與者中,最常見的樂器是鋼琴,而音樂風格則以古典音樂為多。三組人在年齡、性別、健康狀況、教育程度等方面都沒有明顯差別。研究人員請他們做了一系列神經心理學測試,結果發現,資深的樂器演奏者在非語言記憶力、單詞記憶力等方面都明顯比不會演奏樂器的組好。

現在開始學古典音樂也不遲

如果過去沒有接觸過樂器,從現在開始學習古典音樂是否也起作用呢?去年刊登在《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項英國研究發現,答案是肯定的。

英國巴斯大學(University of Bath)的研究團隊招募了31名沒有學習音樂經驗的成年人,並將他們隨機分成3組,第一組每周上一節1小時的鋼琴課,學習彈奏古典音樂;第二組聆聽1小時第一組學習的音樂;第三組則安靜閱讀1小時,不聽音樂。研究結果顯示,在上了11節鋼琴課後,第一組參與者的視聽感官感知能力明顯提升,抑鬱、壓力和焦慮水平也降低了。

中醫:音樂對應臟器

美國楊氏整合醫學中心創辦人、針灸師及精神科醫生楊景端在YouTube節目「四維健康」中說:「一個人愛聽什麼音樂,不僅反映了這個人的文化特徵和音樂素養,還有可能反應他的生理特徵、心理狀態和健康問題。」

楊景端舉例指出,熱情奔放、氣勢磅礴的音樂對應心與小腸,有助於養心養神,提高學習、工作效率,也適合容易疲勞、抑鬱的病人;平穩大氣的C大調音樂對應脾胃,能促進全身氣機穩定,除了強健消化系統之外,對於思慮過度的病人也有療癒作用;D大調音樂對應肺與大腸,對於經常感冒、咳嗽、季節性過敏的人有治療作用,也能幫助容易悲傷的人舒緩情緒、提振精神。

中醫認為經絡是人體能量的通道,可以連接內臟器官與身體表面的穴位。而音樂是由不同頻率的聲波組成的,聲波也是一種能量,不同聲波會與人體的不同經絡系統產生共鳴。

楊景端曾在接受大紀元訪問時推薦神韻藝術團的音樂將古典中西方音樂結合,具有極好的療癒效果,尤其是在COVID-19疫情下,觀賞神韻有助提升免疫力。

「(觀眾)感受到滿滿的能量灑向他們,促進了身體能量的運行及平衡。我所做的一切都比不上神韻為我的病人所做的。」楊景端還打趣道,「此外,這比將針灸用的銀針插入他們的身體要愉快得多。」@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紀紙:
https://bit.ly/EpochTimesHK_EpochPaper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