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細個就戴眼鏡」,香港是全球近視患病率最高的城市之一,中大一項研究發現,在疫情下學童視力漸趨惡化,專家呼籲學童應每日最少花2小時接觸戶外環境,有助預防及減慢近視加深。
中大教育數據研究中心去年6月進行一項「疫情下學童視力調查」,以問卷方式訪問來自108間小學和103間中學的6,498名小三、4,249名小六及6,228名中三學生及家長,以及主要任教這三個級別的736、547和730名教師。結果發現,小三約28%、小六約50%及中三約66%學童患有近視,47%中三學童有散光。
如學童的父母有近視、遠視、散光、斜視或弱視,學童大多也有同類視力症狀,約一半接受調查的父母指出,學童的視力在疫情期間漸趨惡化,但很少父母有採取補救措施。
家長和教師 無額外提醒學童保護眼睛
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系主任譚智勇指,疫情期間因學校停課,需要以網課代替實體課,使用電腦的時間大幅增加;另一方面,香港人口稠密,戶外空間少,社交活動受限制,這些因素導致學童近視在疫情間漸趨惡化。
中大教育心理學系教授侯傑泰指,教師或家長在疫情間沒額外提醒學童保護眼睛,就算社會經濟地位和教育程度較高的家長,都沒有為子女提供較多的眼睛護理指導;在學校方面,教師和校長聲稱在疫情期間有額外提醒學童注意眼睛護理,但學生的回應中沒得到證實。他建議教育界與醫療專業人員有需要舉辦大型眼睛護理的公民教育活動,以提升學童保護視力的意識。
近視絕對不能輕視,中大聯合汕頭國際眼科中心院長彭智培指出,當近視患者眼球過度延長,或會產生多種併發症,包括脈絡膜變薄、視網膜色素上皮變弱和血管不規則,更可導致一些致盲併發症,包括青光眼、黃斑病變、視網膜脫落和白內障等。
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副教授任卓昇建議老師和家長從預防和控制兩方面著手:在預防方面,學童應每天花最少兩小時、或每周14小時接觸戶外環境,多進行戶外活動和適量接觸陽光以增加分泌多巴胺,有助預防及減慢近視加深;在使用電子產品習慣方面,學童亦應調節近距離工作時間,適時讓眼睛休息;家長亦應為學童安排眼科檢查,可使用藥物或光學方法控制近視加深情況。◇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