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默默忍受命運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無涯苦難,通過鬥爭把它們掃清,這兩種行為,哪一種更高貴?」這段《哈姆雷特》的經典獨白,在1940年春夏之際,英國人無數次問自己:「To be, or not to be……」
法國潰敗淪陷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向英法宣戰,當天就出動32個師,翻越阿爾卑斯山侵入法境,捅了法國背後一刀。而法蘭西精銳之師已於5月末6月初在北部被德軍圍殲殆盡,魏剛防線、馬奇諾防線均被突破。
希特拉調動100個師、下轄上千架飛機、2,000多輛坦克,不惜一切也要拿下巴黎。為了保護藝術名城、避免無謂的傷亡,法國政府和守軍撤離首都,宣布巴黎為不設防城市。根據1907年的《海牙公約》規定,對不設防城市、村莊等不能轟擊。6月14日,德軍兵不血刃佔領巴黎,凡爾賽宮和埃菲爾鐵塔升起了納粹旗幟。
6月22日,德、法簽署了第二次貢比涅停戰協定,希特拉選定在一戰(1918年)德國簽降書的車廂裏進行,一雪前恥。接著在香榭麗舍大街舉行勝利閱兵儀式,頭戴鋼盔的德軍列隊經過雕刻著拿破崙赫赫戰功的凱旋門……這是繼侵佔維也納、布拉格、華沙、哥本哈根、奧斯陸、阿姆斯特丹、布魯塞爾等歐洲國家都城之後,德軍最風光的巴黎大閱兵。
僅僅六周就在閃電戰的猛威下潰敗淪陷,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亡,舉世震驚,錯愕不已。德軍佔領了60%的法國本土,主要是大片的北部富庶工業區,還包圍了全部英倫海峽和大西洋的港口,以及比斯開灣沿岸的戰略要地。意大利佔了法國東南部尼斯及里維埃拉等地。法國的空軍、陸軍裁到10萬人,遷入南部維希城的貝當政府又稱「維希法國」,不僅要支付佔領軍的費用(每天4億法郎),還要向德國輸出從事軍工和農業生產的大量勞動力,引渡包括兒童在內的猶太人到集中營。最重要的是必須在政治、經濟、外交、軍事等方面與佔領者合作。
英國在法國戰役中死傷68,111人,損失了432架戰鬥機和數以千萬計的坦克、大炮等重型武器。德軍隨時可能從海峽對岸向英國發動新的攻勢,威脅與日俱增。
命運攸關的抉擇
當大半個歐洲都匍匐在納粹的炮火和鐵蹄之下,一峽之隔的英國是戰還是降?是耗盡國力打一場無勝算的仗,還是屈辱妥協、苟安求和?是跪下還是被打爛?有沒有不偏不倚的中間路線可走呢?
多年的綏靖政策養虎為患,被希特拉玩弄於股掌之間,還有坐視波蘭亡國、宣而不戰的8個月假戰(Phoney War),為天下人恥笑。如今被打得丟盔卸甲、連像樣的抵抗反擊都沒有,就馬上慌忙議和,在談判桌上是非常不利的,威望、主權皆損。連荷蘭、比利時等中立國也慘遭踐踏,一路走來背棄承諾、撕毀和約的希特拉怎能再信?!
奉行孤立主義的美國不願捲入歐戰糾紛。法國敗降,失去盟友的英國獨木難支。希特拉攜所向披靡之勢,兵鋒直指英倫,以圖在步步緊逼的恐嚇試探下,讓走下坡路的老牌帝國就範認輸。
這個國家有最早的議會制、明晰的產權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君主立憲、契約精神和保守理念使大不列顛穩中向好,避免了法國大革命那樣狂暴激進的血雨腥風。18世紀至19世紀的英國蒸蒸日上,成為海上霸主、工業巨頭、第一殖民大國,艦隊、商船和傳教士穿梭於「日不落帝國」遼闊的版圖。
英國也是基督教復興的重要海外聖地,天祐女王,維多利亞時代(1837年-1901年)最為繁榮鼎盛。這種優越制度和傳統文化是英國人最珍視的價值,是需要踏實維護並挺身捍衛的。
英國戰時內閣在5月底花了3天時間嚴肅地討論各種可能方案,最終做出了命運攸關、影響深遠的抉擇——堅持抗戰。
振奮人心的戰鬥檄文
在西敏寺大教堂的祈願儀式中,當唱詩班的歌聲響起時,邱吉爾感應到在場民眾的心境:「不懼怕死亡和任何物質的損失,而是怕英國會戰敗滅亡。」
獅子般勇猛的祖先曾於1588年、1805年打退了來犯的敵艦,英倫海峽是天然屏障,英國擁有世界一流的海軍、建立最早(1918年4月)的空軍,在鄧寇克大撤退中軍民們齊心協力,精誠所至,搶救回來了遠超預期的陸軍主力……
1940年6月4日,邱吉爾在下議院演講中回顧了「引以為豪的漫長歷史」,即使在拿破崙雄霸歐洲的時代,英國也始終未曾屈服過。面對當前的危機,他希望也能「沉穩應對,只要海上和空中的力量能確切行使」,就會帶來「堅定的保障」。邱吉爾充滿信心地說:
「要是所有人都忠於職守,不出任何的紕漏,事事都像現在這樣經過周密的安排,那麼將會再一次證明我們能夠抵禦戰爭的風暴,抗擊暴政的威脅,來保衛我們的祖國。
「如果必要,我們就打持久戰,如果必要,我們就孤軍奮戰!無論如何,這就是我們要做的事情。這是國王陛下政府的決心——每個人的決心,也是議會和國家的意志…… 即使是歐洲的大片土地和許多文明古國已經或即將淪於蓋世太保及納粹統治的種種罪惡機關的魔掌,我們也不氣餒,絕不屈服,我們將戰鬥到底!
「我們將在法國作戰,我們將在海洋中作戰,我們將以越來越大的信心和越來越強的力量在空中作戰,我們將不惜一切代價保衛本土!我們將在海灘作戰,我們將在敵人的登陸點作戰,我們將在田野和街頭作戰,我們將在山區作戰,我們絕不投降!
「即使我們這個島嶼或這個島嶼的大部份被敵人佔領,並陷於飢餓之中——我從來不相信會發生這種情況——我們在海外的帝國臣民,在英國艦隊的武裝和保護下也會繼續戰鬥,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認為適當的時候,拿出祂所有一切的力量來拯救和解放這個舊世界。」
這是二戰中邱吉爾最富有感召力的戰鬥檄文,是鐘鼓與馬蹄和鳴、海浪風雨交響的壯麗樂章,節奏明快,跌宕起伏,氣勢磅礡,勇往直前。既感心動耳又振奮鼓舞,引發廣泛共鳴和熱烈反響。◇(待續)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