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失去孩子,可想而知那是多麼悲傷的畫面。目睹這樣的場景,多數人難免會沉湎於強烈的失落感、喪子之痛的空虛感。然而,當米高安哲羅呈現他的作品《聖殤》(Pieta)(聖母瑪利亞哀悼無生命跡象的耶穌基督)時,畫面卻展現出克服悲傷的希望。
1497年,法國紅衣主教瓊‧畢雷(Bilheres de Lagraulas)委託當時才23歲、尚未成名的米高安哲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製作尺寸比真人還大的雕塑,這也是這位佛羅倫斯年輕人第一件公開的作品。預計要擺在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紅衣主教陵墓內(Chapel of Santa Petronilla),是一座比現代大型教堂要小得多的建築物。雕像預計要放置在祭壇上方,讓後代子孫為紅衣主教的靈魂祈禱。
米高安哲羅花了一年的時間,從卡拉拉城(Carrara)尋找一塊完整的大理石將它運送回梵蒂岡。在慶祝西元1500的禧年(the Jubilee Year of 1500)期間,向全世界展示了他完成的作品。禧年,也稱聖年(The Year of Jubilee)在七個安息年周期後,每50年慶祝一次,那一整年猶太人慶祝自由和休息。
今天,參觀者只能隔著一面玻璃牆端詳這座雕像。起因是1972年,雕像遭人以鐵錘攻擊,之後就築起玻璃牆。雖然裂痕和損壞已修補,但玻璃罩多少隔絕了這座偉大雕像所傳遞的藝術氛圍。
相同主題不同概念
年輕的米高安哲羅是第一位雕刻「聖母憐子」主題的意大利人。這個主題是14世紀德國藝術家率先開創,後來法國人沿用,將其詮釋為「感到遺憾(難過)」。
瑪利亞在埋葬基督之前抱著耶穌基督的構圖在聖經上沒有記載,但北方藝術家力求藉著耶穌的傷口和瑪利亞的悲痛來喚起大眾的憐憫。耶穌基督的手、腳和側邊都有參差不齊的傷口和大洞,死後屍體呈現僵硬,額頭上戴著荊棘製成的王冠。《聖殤》的早期版本是要讓觀者升起敬畏之心。
然而,米高安哲羅有不同的想法。他以希臘神祇完美的身體比例刻畫耶穌,輕盈優雅的四肢從聖母的大腿自然垂下。米高安哲羅讓耶穌的傷口幾乎看不見,貌似睡著的臉龐是平靜的。死亡的唯一跡象,從精心塑造的身體細節中透露出來。例如,肩膀朝耳朵處向上蜷縮,大腿肌肉鬆弛,血液集中到向下垂掛的手上等等,以此暗示死亡的沉重。
重新定義悲傷
米高安哲羅在拿捏悲傷的情境時,將大家的注意力,從結束苦難的基督身上,轉移到傷痛最深的瑪利亞臉上。然而,當聖母凝視耶穌的面容時,卻沒有充滿怨恨的愁容,也沒有呼天搶地的悲痛,更沒有因困惑而皺起眉間。她平靜而莊嚴的聖顏不禁讓人回想起年輕時的瑪利亞。路加福音(the Gospel of Luke)中寫道,這位女孩告訴天使加百列,她會聽從耶穌的吩咐。
米高安哲羅作品中的瑪利亞是這樣一位女性,當她回覆上帝「遵命」時,那就意味會「認真做好」上帝吩咐的事。經歷了向未婚夫約瑟解釋自己神奇懷孕、在簡陋的馬廄中產下上帝之子、在暴君希律(Herod)的士兵殺到之前快一步逃往埃及避難等諸多考驗,瑪利亞的一句「遵命」改變了她的人生。
當天是星期五,在瑪利亞對兒子投入了33年的情感,以及對救世主33年的期盼後,這個現實似乎令她難以承受;付出所有的愛和希望,現在卻要將他埋葬在墳墓裏。
黑暗中的希望
米高安哲羅巧奪天工的作品,凸顯絕望時刻的困境。瑪利亞頭上的罩紗鬆散地垂掛著,在額頭上留下一道陰影,順著脖子兩側向下延伸匯聚成黑暗的陰影。她的衣服和裙子上深層的皺摺吞沒了光線,形成許多灰暗區塊。
最初,雕像放置在一處較淺的壁龕中,絕望的陰影從四面八方襲來。瑪利亞不畏懼黑暗,以堅定的眼神看著耶穌基督的軀體,這很可能是米高安哲羅額外高度拋光大理石後,在最光滑的表面雕刻而成的。藝術史學家紛紛讚歎這位雕塑家爾後再也不曾把大理石打磨得如此光亮;但只要向後退一步欣賞,就可看出端倪。
儘管所有的陰影籠罩著聖母,她的眼神凝聚在兒子身上所散發的光芒。即使在最黑暗時刻,瑪利亞從未喪失看見光明的能力。數百萬的參觀者佇立在作品前,看著瑪利亞肩負著人類所能承受最沉重的負擔,都會聯想起他們自己經歷過的痛苦和悲傷,這是一個永恆的教訓。瑪利亞從未失去希望。雕像以金字塔形結構呈現,強化瑪利亞堅定的心。在遭受強烈暴風雨侵襲之際,「希望」像是在大海中拋出船錨般,讓瑪利亞沉著穩定。
這件藝術作品所有完美的細節中,潛藏著一處不尋常點:瑪利亞的下半身異常放大,與上半身不成比例。覆蓋在大腿上寬鬆大件的裙擺垂飾,像是在展示基督的身體,又像是包裹屍體用的衣布,同時也象徵懷胎耶穌九個月的子宮。
然而,橫躺在瑪利亞身上的耶穌,並沒有牢牢緊靠在大腿上,反而姿態沉重,狀似就要跌落下方祭壇。瑪利亞一隻手緊緊抱住兒子,另一隻手的姿態像是「給與」般向觀者張開。曾經「給與」瑪利亞力量的光明和希望,並沒有只為她自己保留,卻是隨時準備「給與」任何在黑暗時刻需要撫慰的人。#
原文:Images of Hope: The Pieta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作者:伊利沙伯·列夫(Elizabeth Lev)出生於美國,是位藝術史學家。目前在羅馬任教、演講和導覽。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立場。
------------------
【堅守真相與傳統】21周年贊助活動🎉:
https://www.epochtimeshk.org/21st-anniv
🔥專題:全球通脹加息📊
https://bit.ly/EpochTimesHK_GlobalInflation
🗞紀紙:
https://bit.ly/EpochTimesHK_EpochPaper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