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後,中共割「雙高」韭菜成了焦點。社交媒體上熱議三件事:(一)對高淨值人群(淨資產或銀行存款1,000萬人民幣以上)開展稅務稽查,還傳成立了高淨值人士管理局;(二)「金稅三期」將要升級為「金稅四期(智慧稅務)」,精準到每個人的所有銀行卡,歸納每一筆錢的來源用途、有無交稅,為相應納稅人畫像;(三)針對移民人員出台註銷戶籍稅,每個想離開祖國的人,都必須要到稅務機關出具清稅證明。
這似乎不是空穴來風。(一)11月8日,陸媒新稅網報道,全國針對高收入、高淨值人群的稽查已經開始;稍前,海南省稅務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公示,開展2022年度「雙高」人群的抽查工作。(二)9月22日,中共稅務總局局長王軍表示,「金稅四期」(智慧稅務)今年年底將基本開發完成。對於高淨值人群來說,伴隨著自然人納稅識別號的建立和新個稅中首次引入反避稅條款,計入徵信,個人的海內外資產收支更透明。(三)11月7日,深圳市稅務局發布《自然人稅收應用平台四期建設專案公開招標公告》,在技術上健全以高收入、高淨值為重點的自然人稅收管理體系。
這幾年,中共查偷漏稅的勢頭很大。從范冰冰、鄭爽、趙薇等等影視明星,到直播帶貨網紅主播,一個個罰單幾億元、十幾億元,像一顆顆炸彈,炸得人仰馬翻。
如果有人還以為這只是一場運動、「特別軍事行動」而已,那麼,中共針對高收入、高淨值人士的「雙高」稅務稽查,將是常態化、制度化了。這幾年,中共財稅體制改革,已經將「雙高」人士作為徵稅重點對象,因為他們實在太肥了。
招商銀行和貝恩聯合發布的《2021中國私人財富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末,中國大陸高淨值人群(可投資資產在1,000萬以上)數量為262萬人;2018至2020年年均複合增長率15%,估計2021年末達296萬人。
截至2020年末,中國高淨值人群人均持有可投資資產約3,209萬元,共持有可投資資產84萬億元;估計到2021年末,中國高淨值人群持有的可投資資產規模將達到96萬億元左右。
中共收割「雙高」群體,既有財政方面的原因,也有政治方面的原因。
就財政而言,2020年,中共財政減收擴支,收支缺口達到6.27萬億元歷史峰值。2022年呢?竟比2020年更嚴峻。1至9月累計,財政預算赤字就已為7.16萬億元(一般公共預算缺口37,238億元、政府性基金的預算缺口為34,396億元)。另據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財政政策報告(2021)》預測,「十四五」期間缺口規模將呈擴大趨勢,2025年預計約10.7萬億元。
這麼大的財政窟窿怎麼辦?減少花錢很難,只能增加稅收。中國企業稅負已經很重,這幾年當局被迫在減稅降費,中低收入的人也搾不出油水,目光只有盯住「雙高」群體了。
從下表可以看出,2020年以來的疫情中,總稅收收入變動很大,但個稅收入持續增加,且幅度不小,說明中共對個稅徵收力度大增加,「雙高」人士已經在出血了。
順便說一下,為增加稅收,中共可是下了血本。舉例而言,2018年國稅、地稅合併後,稅務系統總計74萬人,這在國務院部委、直屬機構中已是龐然大物了,仍持續擴招;2021年「國考」(國家公務員考試)招錄25,726人,其中稅務系統就招14,942人,佔一大半;2022年「國考」計劃招錄3.12萬人,其中稅務系統20,010人;2022年國考補充錄用5,182人,其中稅務系統達到5,000人,佔96%;2023年度「國考」計劃招錄3.71萬人,其中稅務系統近2.5萬人。公務員編制卡得很緊,為甚麼為稅務系統大開綠燈?中共是真急了。
再說政治原因。「共同富裕」是二十大報告的一個關鍵詞,也是習近平「新時代」的主要標誌。二十大報告提出「規範收入分配秩序,規範財富積累機制」,可不是空話。徵稅重點瞄準「雙高」群體就是落實措施之一。這不僅迎合了社會上的「仇富心理」,也彌補了因2018年個人所得稅法修改(為中低收入者減輕負擔,以圖收買人心)而造成的個稅收入下降(如2019年同比增長-25.1%),可謂一箭雙鵰。
不過,中國的「雙高」人群,很大一部份屬於權貴階層,而權貴階層幾乎都是「雙高」人士。中共也講「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習當局強化對「雙高」人群徵稅,權貴階層可能真會跟習當局打起仗來。二十大的人事布局已經使權貴階層憋了一肚子氣了,現在經濟上也不放過,這就使中共政局更顯得撲朔迷離,更具有突變性了。◇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