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知哪首詩歌是流行古今、傳唱最久的送別曲?它描寫好友離別的心境,清新的意象展現深摯的情感,勾起人們心中的依依離情,詩語天然,千古常新。

它是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作《渭城曲》的情境

天寶十四年(公元七五五年)春,五十五歲的王維往渭河北岸,到好友元二客居的旅舍,為他送別。元二就要從渭城出發到西域的安西都護府履職。安西,那是遠在天邊——幾千里外的遙遠地方。

那天清晨下過一場雨,朝雨潤濕了地上輕微的塵土,河邊的旅舍映著青青柳色,「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此情此景,在天地間一派清新出塵,彷如詩中畫,洋溢著安閒自適的氣氛。

然而,朝雨對輕塵,客舍映柳色,無意中流露了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問歸期未有期的「無」,拉開別離的序曲。一場自然的、無預期的朝雨,輕輕降地,那是離人心情的代言?亦或是塵土只能承受、不能違逆的宿命?在天地之間,人的生命就像此刻的輕塵,不能自主;就像楊柳依依,怯問歸期。然而,雨是輕雨,塵是輕塵,柳條青青隨風輕飄,將沉甸甸的離愁輕輕地化成淡淡的浪漫輕愁。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Shutterstock)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Shutterstock)

《詩經·采薇》以柳樹代言戍役者的心情,「昔我往矣,楊柳依依」,離別時,楊柳依依留人。此刻在柳下客舍,面對即將遠行的好友,不能留步的故交,王維將一腔離情化成一句溫厚的慰藉,最純的誠意盡入酒中,釀成清清白白卻濃烈如老酒的真情:「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再喝一杯吧,出了陽關西行就碰不到故交老友了!就讓離愁乘著雄壯的豪氣出征!

常見王維的詩,一字一句皆純真天然,出於常境,「此詩之妙只是一個真,真則能動人,語詞淺白,卻是聲情沁骨。」(《而庵說唐詩》)王維「西出陽關無故人」一語開創了新語境、心意境,前無古人,來者心慕筆追,「後之詠別者,千言萬語,殆不能出其意之外」。(《麓堂詩話》),展現了《渭城曲》絕唱千古的魅力。

送別詩要有情有味,《渭城曲》情味深濃,意境兩盡,真是送別詩的千古絕作。不管是雨、是塵,或楊柳、客舍,都指向送別的情境與別離的情意,妙不露骨,情味深遠。淺白如口語的「渭城朝雨」,百代常新,「西出陽關無故人」,情真意切。《唐詩解》云:「唐人餞別之詩以億計,獨《陽關》擅名,非為其真切有情乎?」

此詩不僅在唐代流行,也是深入代代民間最流行的一首送別曲。

千古絕唱 《渭城曲》

根據《大唐傳載》,王維這首詩在盛唐時期就入樂府,曲名為《渭城曲》、《陽關曲》;開元中,李龜年和弟弟李鶴年的才學皆享盛名,李鶴年尤其擅長唱《渭城曲》。《渭城曲》從盛唐唱到後代,猶然膾炙人口,成了最常被點唱的送別曲,《陽關三疊》是人們熟悉的別名。後人在原詩之外,增添了一些相關的詞句來演唱,並在其中三段各將一句詩句重複,流露依依之情,是為《陽關三疊》的意境。[1]

中唐時,這首歌就成了流行歌曲了。長慶時期,著名歌人何戡為劉禹錫唱這首送別曲。劉的《與歌者詩》寫道:「舊人唯有何戡在,更與慇懃唱渭城。」白居易應該常常聽到這首曲子,他的《對酒詩》有這樣的詩句「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正是映襯了「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詩情心境。

另一位著名中晚唐詩人李商隱詩也有「斷腸聲裏唱陽關」的詩句,這些中唐詩人、歌者的詩與歌,都反應了《渭城曲》在唐代膾炙人口的情況。

宋代時新聲競繁,然而《渭城曲》的盛況隔代未衰。《渭城曲》在宋代有多大的魅力?蘇軾云「十千美酒渭城歌」,梅堯臣有「渭城人唱罷,羌管愁吹處」的詩句。宋代名畫家李公麟並以此曲為藍本,畫出《陽關圖》,蘇轍在李公麟陽關圖上題詩,詩吟「不堪未別一杯酒,長聽佳人泣渭城」。這些名作家的詩句,反映《渭城曲》在宋代還是很流行的送別曲。

唐朝時演唱這首歌時,配以笛子演奏,《唐音審體》記載此曲:「相傳其調最高,倚歌(配合音樂旋律歌唱)者笛為之裂。」後來,原曲譜丟失了,改編成古琴曲。明清兩代,《渭城曲》是古琴曲中的經典曲目,傳存至今的明清琴譜中,有三十多種選載了《渭城曲》。

明末清初王翃的詞「陽關朝雨渭城西,離歌將闋(曲終),行色移殘酒」, 梁清標的詞「銷魂何事,輕言別、把酒渭城重唱 」,都反應《渭城曲》的遺韻到近代不衰。現代詩人郁達夫《湖上雜詠》也詠唱:「如今刼後河山改,來聽何戡唱渭城。」回顧這些盛況,能不說一曲《渭城曲》,真是千古絕唱嗎!

西出陽關 人在天涯

渭城位於渭水北岸,是秦時古都咸陽,漢武帝時再次設置此城,才改稱「渭城」,舊址大約在今天的陝西咸陽東北。

西出「陽關」,指出了出塞必經之路的關隘。「陽關」是漢朝時設置的,位於甘肅省敦煌西南一百三十里處。此處位於著名的玉門關南面,故稱為「陽關」。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圖為陽關故壘。(Shutterstock)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圖為陽關故壘。(Shutterstock)

此詩中的「安西」是指安西都護府,是唐代管理西域的機構,管轄領域很廣大。據《通典·卷174》記載,安西都護府本是龜茲國。太宗貞觀年中,初置安西都護府於西州;明慶(即顯慶,避諱唐中宗的名字,故稱「明慶」)年間,移於龜茲城(今新疆庫車),去長安七千六百里,去洛陽八千三百三十里,西去蔥嶺七百里。西連疏勒,東接焉耆,南鄰吐蕃,北拒突厥。「陽關在中國外,安西更在陽關外」(《唐詩別裁》)離開渭城的旅舍西行,面對的是如此廣闊無際的時空。

迢迢千萬里,此去天地別開,新舊阻隔,多少年才能往日重現?多少日子才能和故交舊友重逢?而王維在作《渭城曲》後的次年,就遭逢唐代盛世轉衰的巨變——安史之亂,陷落賊子安祿山之手,此後歷經人生中一場慘痛的磨難。作此曲後第六年,就安然與世長辭了。

送別曲《渭城曲》古今第一名不虛傳

《王孟詩評》送給王維這首《渭城曲》七絕「古今第一」的桂冠,「更萬首絕句,亦無復近,古今第一矣。……後人所謂《陽關三疊》,名下不虛。」王維送故交寫下《渭城曲》,誠然意不在此,然而天然清新的詩語,純真意切的詩情,引得古今代代人深情同詠同歌《渭城曲》,傳唱千年,絕非浪得虛名。這首詩歌入現代又被改編成合唱曲。《渭城曲》高居古今送別曲的排行榜首,果真名不虛傳。

註釋:

[1] 蘇軾《仇池筆記·捲上·陽關三疊》云:「有文勛者,得古本《陽關》,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渭城朝雨浥輕塵)不疊,乃知唐本三疊如此。」#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