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中醫預防和治療COVID-19在全世界受到更多關注。瑞士佛立堡大學(University of Fribourg)團隊調查當地中醫師和中醫治療師,發現在2020年第一波疫情期間,逾七成醫師和治療師曾診治COVID-19病人,尤其是在預防及染疫後復元期間發揮更重要作用。研究團隊認為,在疫情下瑞士人對中醫有更多需求,建議當地醫療系統考慮更多納入中醫。研究報告近日刊登在《BMC Complementary Medicine and Therapies》期刊上。
研究團隊向在瑞士執業的2102名中醫師和治療師發放問券,收到了102名中醫師和218名中醫治療師的有效回覆。調查結果顯示,有76%的受訪者在2020年第一波疫情期間曾診治過COVID-19患者,其中主要為前來咨詢病後復元和預防,病發中而前來求診者相對較少。
調查也問到中醫師和治療師治療病人的方法。對於預防或病後復元的人來說,主要採用針灸;而對於正在發病的人來說則較多使用中藥。最多醫師提及的方劑是玉屏風散,它由黃芪、白术、防風三種中草藥組成,主要用於預防COVID-19。
在2020年3月至4月期間,瑞士政府的防疫政策限制非緊急醫療服務,很多中醫診所被迫停業。不過,調查顯示在診所停業期間,不少中醫師和治療師仍然會上門或電話問診,各佔約三成。
研究人員提到,過往研究已經說明,採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後,COVID-19病人的死亡率較單純接受西醫治療大幅降低。他們認為,在復元期間,中醫能發揮更重要的效果。調查顯示,在染疫後康復期間,病人更加傾向於尋求中醫治療,而中醫師和治療師一致認為中醫對促進病人康復尤其有效。
根據瑞士一項調查,在染疫半年後,26%的患者仍有後遺症。研究團隊認為,考慮到長新冠症狀十分普遍,並且欠缺有效的治療方法,值得考慮更多採用中醫治療。
目前,世界各地的不少研究關注中醫針灸治療COVID-19後遺症的效果。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大學醫院(University Hospitals Cleveland Medical Center)在醫學雜誌《醫學針灸》(Medical Acupuncture)發表研究指,一位50歲女性在確診COVID-19後,8個月後仍然有疲勞、嗅覺喪失、胸悶、心悸、乾咳、腦霧等症狀,但是在接受6次針灸配合物理治療後,她完全恢復健康。
另外一項刊登在《醫學針灸》期刊的回顧性研究也顯示,針灸能起到調節免疫系統、抵抗炎症、促進微循環等作用,從而改善長新冠症狀。
至於在中藥方面,不少研究都關注到中藥成分能起到抵抗病毒的作用。例如,在調查中發現很多瑞士中醫師用來預防COVID-19的方劑玉屏風散,當中的主要成分黃芪被認為能提高免疫力。台灣多間大學的聯合研究證實,黃芪能誘導細胞產生抵抗病毒的「微小RNA」,預防病毒與細胞結合與複製,並且抑制導致發炎的細胞因子。
另外,台灣中國醫藥大學以玉屏風散為基礎,開發「中醫大抗冠方劑」,在細胞研究中發現能降低七、八成感染率。@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