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7月1日香港主權移交25周年,最近不斷重溫八、九十年代關於香港前途談判和所謂「回歸」的新聞紀錄片,其中有一幕令我印象深刻。中英雙方談判破裂,中共在「回歸」前成立臨時立法會,最後一屆立法局無法過渡至97後的第一屆立法會。1997年6月30日晚上,民主派在立法會外集會,民主黨元老司徒華說:「假如只支持回歸,而不去爭取民主,就是甘願做奴隸的中國人。那些人沒有資格去唱『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的國歌!」
香港的歷史充滿著無數偶然性,亦有很多「美麗的誤會」。香港島在1841年被英軍佔領,香港從此成為英國殖民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得到美國支持的中華民國提出收回香港,當中涉及複雜的英國、美國和中華民國的外交和利益關係。1945年,日軍投降,英國比中華民國搶先收復香港。當時美國換總統,再加上國民黨忙於應付中共,令中華民國暫時放下收回香港的念頭。
1949年,中共建政後被國際孤立,中共為了「長期打算,充分利用」香港的國際優勢,故意不「解放」香港。再到八十年代,英國某程度上為了跟中共發展經貿關係,而將香港當成籌碼,在中英談判上不斷妥協,將香港的「主權」和「治權」都送給中共。
部份「本土派」人士經常批評上一代民主派政客爭取「民主回歸」,某程度上是錯誤的指控,因為大部份上一代的民主派和香港人都是無奈地接受「回歸」,特別是在1989年六四屠城前,以為中共會不斷改革。另外,香港人在中英談判過程中就像被「賣豬仔」,幾乎零影響力,只能爭取到《基本法》的「民主承諾」。
主權移交25年,民主願望已經落空,中共告訴港人:「你誤會了『民主』的意思吧?」,「人大831框架」、「愛國者治港」才是「民主」。正如司徒華所講,當「民主回歸」刪去了「民主」,香港人便會成為「被迫做奴隸的中國人」。
香港電台曾經在1996年製作過一連6集的《鏗鏘集:九七倒數》特輯,當時「投共」不久譚惠珠已經宣稱:「『港人治港』的意思不是『港人民主治港』,而是由香港人擔任香港的官員去管治香港而已。」因此,一切都是「美麗的誤會」,或是騙局。
另外,要合理化這場「騙局」,歷史就需要被篡改,最近親共陣營的洗腦宣傳接踵而來。兩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得主、英國導演柯文思(Malcolm Clarke)發布反送中運動紀錄片《香港:被掩蓋的真相》(Hong Kong Returns)。
不過,紀錄片只剪輯了2019年抗爭者使用汽油彈、與警方衝突、破壞街道等片段,幾乎沒有剪輯警方在鎮壓抗爭時被質疑使用過份武力的片段。紀錄片訪問的人士都是親建制立場,例如新民黨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南華早報》首席新聞編輯Yonden Lhatoo等。
這齣英文片將中共近年的「大外宣」重新包裝,嘗試為中共洗白,抹黑抗爭運動,反擊在國際上贏盡掌聲的紀錄片《時代革命》。影片的目標觀眾群不是香港人,而是歐美等西方國家的人,不排除有部份歐美觀眾會因為紀錄片而支持中共鎮壓香港人。◇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