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存護香港稻米品種、傳承歷史,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種子技術及教育中心」與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合作「香港水稻復育計劃」,用最新的基因組分析技術配以分子標記法,成功為兩個香港過去種植的水稻品種「花腰仔」和「絲苗」製作了「基因身分證」,重現香港水稻真貌。

基因鑑定傳統水稻種子 用科學追尋香港歷史

與已發表的逾3000個水稻品種的基因組重測序數據對比後,中大團隊發現了「花腰仔」及「絲苗」基因組中與其他水稻品種都不同的基因組序列,並發掘出「花腰仔」及「絲苗」獨有的DNA標記,經反復驗證後繪製為可分辨品種真偽的「花腰仔」和「絲苗」基因身分證。

中大團隊還發現,「花腰仔」及「絲苗」繁種後的基因組序列高度一致,不同樣本的純合率均達98%以上,說明兩個品種在繁殖期間均能保持穩定純度,未受雜交污染。

項目負責人、中大卓敏生命科學教授林漢明說:「農業是歷史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團隊利用嶄新技術鑑別香港傳統水稻,透過大學科研追尋香港歷史根源,回饋社會。項目能夠重塑一段被遺忘的歷史,讓新一代農夫通過種子認識和承傳過去,並加強大眾的保育意識和社會歸屬感。」

漁護署農業主任王敏維女士表示,署方於2019年從種子銀行取得4個以往在本港受歡迎的稻米品種,於大龍實驗農場進行溫室留種栽培試驗。「香港種子技術及教育中心」通過基因定序發現,「花腰仔」的生長和留種純度穩定,漁護署遂將其種子交予農夫試種,並舉辦栽培講座,以推廣栽種本地稻米品種。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種子技術及教育中心」由漁農自然護理署農業持續發展基金於2020年7月資助成立,旨在幫助香港農業轉型現代化,提升種子質量檢測技術,鼓勵本地農民耕種優質種子,推動農業教育及保育工作,促進香港本土復耕等。

新界稻米有數百年歷史 曾出口海外及進貢皇室

香港新界出產的本土稻米,可追溯到圍村和農耕文化開始在此發展的宋代,著名品種曾出口到東南亞、美國等地,還曾是進獻清朝皇宮貴族的貢品,風光一時。1688年《新安縣志》和1898年《駱克報告書》都顯示,水稻是當時新界地區的主要農作物。景點「元荃古道郊遊徑」即來源於昔日元朗和錦田一帶種植水稻的農民,每天抬着上百斤白米走山路到荃灣售賣。

1954年,香港水稻田面積高達9466公頃,年產米2萬噸。後來經濟轉型、鄉郊城鎮化、外地輸入食米等令水稻幾乎在香港絕跡,如今只有10個農場種植總面積約2.7公頃水稻,縮減了99.97%。◇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