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造出了一個智能感應器,只有不到一根頭髮直徑的千分之一那麼大,卻能同時感應光的強度、偏振度和波長等多方面信息,在天文、醫療和遠程感應方面有廣泛的用途。
這項研究由耶魯大學工程與科學系副教授夏豐年(Fengnian Xia,音譯)和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物理學副教授張凡(Fan Zhang,音譯)等學者合作完成,4月13日發表於《自然》(Nature)期刊。
近年來莫爾材料(moir materials)是研究的熱門。科學家發現一些材料擰轉到特定的角度會展現前所未見的特性。這份研究用的是擰轉的雙層石墨烯。石墨烯是單層碳原子材料,這份研究使用的兩層石墨烯通過一定角度錯開疊加在一起。研究介紹說,擰轉降低了晶體的對稱性。很多情況下,材料在原子層面結構對稱性低一些,會體現出在對稱性較高的結構狀態下所沒有的、獨特的物理特性。
這項研究中的材料體現出很明顯的體光伏效應(bulk photovoltaic effect),即材料可以把光轉變為電流信號。而這個過程中,材料對光線的強度、偏振度和波長都會做出不同的反應。研究人員利用這種特性,再結合外部電子控制技術,製造的設備可以為每種光線繪製出它們的「平面指紋」,也就是這種光線的特徵信息。
合作研究員袁少凡(Shaofan Yuan,音譯)再利用一套以前用於分析圖像的人工神經網絡,分析這些指紋信息,製成了這個智能光感應器。
由於這個設備體積很小,將來在太空探索、醫療現場分析,以及電單車和飛機上的遠程感應方面都有廣泛的用途。
合作研究員馬朝(Chao Ma,音譯)說:「理想情況下,一個這樣的智能設備可以代替很多個現在用於捕捉光線的龐大、複雜、高成本的光學元件,大幅度減少所需的空間和成本開支。」◇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