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6月4日)是「六四天安門事件」33周年紀念日,中國網民在遭嚴重審查的網絡夾縫間紀念。當年頭系紅色布帶、騎著單車的學生所講的「It’s my duty」(這是我的義務)成了紀念口號,也有網民用單車組成的帖文來表達。
今天,在海外推特,有大量的有關紀念六四的媒體報道和網民討論,還有相關的藝術創作。但在大陸微博,「六四」與「it’s my duty」都是被屏蔽的搜尋關鍵字。
It’s my duty.#六四天安門事件 #六四33周年 #六四事件 #中国这十年 #freedom #Democracy #hope pic.twitter.com/pMOn6xyRe4
— Xylem (@Elno_Song) June 3, 2022
33年前,一名參加抗議的學生,頭系紅色布帶、騎著單車前往抗議現場的學生,被攝影師問道為甚麼這麼做。他激動地揮舞著一隻手、用英文回答道:「It’s my duty」(這是我的義務)。
這一幕出現在2019年英國廣播公司BBC製作的一部六四紀錄片裏。這名學生騎單車的形象和這句話也成了六四的一個符號。
"Going to March, at Tiananmen Square"
— Manya Koetse (@manyapan) June 3, 2022
- "Why?"
"Why? I think it's my duty."
This is the 1989 video providing context to the "It's my duty" slogans on Weibo and bicycle emojis this night. https://t.co/Pctbkt6PQB pic.twitter.com/Hlg4Tp8UwI
6月3日晚的微博上,網民以含有「It’s my duty」或「duty」(義務)的帖文試圖繞過審查。另外,由多個甚至近百個單車表情組成的帖文也被大量轉發。
目前,中共審查機器則全力開動逐條刪除含有「It’s my duty」或「duty」(義務)字樣的微博。偶爾冒出的幾條零星帖文也在幾分鐘消失。
截至出稿,大紀元記者在微博上搜索「It’s my duty」已看不到任何搜索結果。
事實上,早在6月3日晚之前,微博6月1日便限制了「學生」、「廣場」、「33年前」、「春夏之交」等關鍵詞的搜索結果。
據海外「中國數字時代」網站6月2日報道,深圳、廈門監管部門下發了「6月2日20點至6月6日8點封網安排」的通知,要求審查員們「加強新增用戶暱稱、頭像、個人簡介審核,加強言論監控,提高對聊天、帖子等用戶發布信息的巡查頻率,」並確保端午假期各時段都有人值班,需在5至10分鐘內響應監管指令或突發狀況。
其中6月3日20點至6月5日20點(封網時段)敏感內容自查及禁用包括:所有遊戲論壇、杜區,需自查是否有帶蠟燭、坦克、89、64或能組合打出的表情包及素材(數字、禮物、圖文、音視須)。
另據有消息傳出,微博帳號「德國駐華大使館」3日晚間10時44分發出一張燭光圖片。但這條微博很快就被刪除。這張圖片顯示的帳號資訊及粉絲數目、發過的微博則數等,都與德國駐華大使館的官方微博帳號相同。
#June4th German Embassy in Beijing on Weibo. It’s been deleted already. pic.twitter.com/8dheSyg4wO
— Yaxue Cao (@YaxueCao) June 3, 2022
#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