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monkeypox)在多國擴散,世界衛生組織表示,預料未來將出現更多個案,將於未來幾天就緩解疫情提供更多指引和建議,供各國參考。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表示,病毒傳入本港風險較低,市民不用過於擔心。

英國、美國和歐洲一些國家最近發現猴痘個案。世衛表示,截至21日,在猴痘主要流行的中非或西非地區之外,有12個會員國通報92宗確診和28宗疑似個案。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表示,猴痘為病毒性傳染病,屬於牛痘、天花的家族一員,本身並不常見。病毒以往主要在動物之間傳播,偶然會傳給人類,流行於在中非、西非國家,在當地算是風土病,亦有零星個案傳到歐美。

何說,猴痘傳染性不高,今次猴痘群組個案集中在男同性戀者身上,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主要透過性接觸傳播,相信傳入香港的風險較低,加上本港隔離設施足夠,市民不用過於擔心。不過他提醒,如果近日到過歐美的男同性戀者曾與人有性接觸,就要提高警覺。

何栢良指出,歐美近年已審批一款原先用於治療天花、屬改良版的「牛痘」疫苗。因與「猴痘」屬同一家族的病毒成員,相信對預防猴痘病毒感染有一定作用。另外,幾年前美國亦批准一款口服藥,能有效抑制猴痘病毒,但因為過去猴痘個案很少,此藥的臨床研究有限。

猴痘傳染方法多但傳染力差

BBC報道,英國近期的猴痘個案,最初發現於兩名到過尼日利亞的人身上,最近倫敦和英格蘭東北部有4宗個案,但他們沒有出國,當局估計是在英國感染。諾定咸大學分子病毒學教授Jonathan Ball表示:「50名與最初感染猴痘患者接觸後只有一人被感染這一事實表明,猴痘病毒的傳染性有多差」,當局評估對公眾總體風險很低。

猴痘最初在一隻人工飼養的猴子身上被發現,在非洲10個國家自1970年以來有零星爆發。其初期症狀有發燒、頭痛、腫脹、背痛、肌肉痠痛和全身無力。患者發燒後,面部開始會有皮疹,有時像水痘,並蔓延到身體其它部位,以手掌和足底最常見。皮疹或令患者非常癢,最後會結焦脫落,但或會留有疤痕。感染持續14到21天,通常會自行消失。大多數猴痘病徵比較輕,但據報西非曾經有病人死亡。

猴痘有多種方法傳染,包括透過破損的皮膚、呼吸道、眼、鼻或口腔、性接觸,亦可能透過接觸受感染的動物,如猴子、老鼠、松鼠而感染。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如牀單、被褥、衣物,亦有可能受感染。

今次非首次在非洲以外發現猴痘個案。首次在非洲以外出現的個案,是2003年美國一名因與土撥鼠密切接觸而感染的患者,相信土撥鼠是從進口到美國的各種小型哺乳動物處感染。該次疫情有81人受感染,但無人死亡。

歷來最大一次猴痘爆發發生在2017年,當時尼日利亞有172宗懷疑個案,75%的患者為21至40歲的男性。@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