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中共病毒疫情和俄烏戰爭引發全球大宗商品價格飆升等原因,造成日元近期不斷貶值。日本企業紛紛將製造重心遷回日本,而這波回流趨勢將至少持續2至3年,並且在今年下半年加速回流的速度。

日元自今年初以來下跌逾11%(日元兌美金),再加上疫情下的供應鏈壓力及大宗商品價格上揚等諸多風險,為了減少對他國的依賴,日本政府在今年日元貶值前,為提供日本企業的回流做出針對性的政策支援,讓很多日本企業將在中國、東南亞和俄羅斯的業務回遷日本。

據彭博社5月16日報道,東京製鐵常務董事今村清志(Kiyoshi Imamura)在上周接受採訪時表示,迅速走低的日元提升了日本出口的競爭力,全球供應鏈的限制,地緣政治風險和薪資模式的轉變,愈來愈多日本製造商將海外業務移回日本。

他說,不論是汽車零件、化妝品還是電子消費產品的製造商皆有向日本回流的趨勢,預計這一趨勢將在今年年底加速。

今村說,越來越多的日本公司正在將業務從中國、東南亞和俄羅斯移出。 「在本國建立新工廠的舉動正在推動對建築用鋼的需求,該公司收到了近30份與此類轉移有關的訂單。」

他認為由於日元大幅下跌,短期內日本可能很難藉貿易順差賺錢,而企業普遍認為回到日本製造會更好。他還表示,公司今年到目前為止,建築用鋼的訂單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

經濟產業省正在資助企業,協助投資於製造關鍵產品和材料的新工廠,以緩解供應鏈瓶頸的風險。去年11月,日本政府還批准了7,740億日元(約60億美元)的資金用於國內半導體投資。

今村還提到,日本過去30年的工資鮮少有變化,反觀東南亞的工資已經成長2倍,降低了日本繼續在海外設廠的誘因。

住友商事(Sumitomo Corp)首席經濟學家本間孝之(Takayuki Homma)也對彭博社表示,很多企業認為既然現在日元貶值,是可以專注於提高國內產能的好時機。 「現在日元走軟,更多公司將致力於提高國內產能,不足為奇」。

他還説,「日元貶值,增加了出口利潤,從日本運送貨物提供了戰略選擇。」

亞洲戰略情報研究所研究員、評論家西村幸祐(Koyo Nishimura)對大紀元表示,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製造商已經將生產重點轉移到中國,除了日元升值之外,人工費低廉也成為了吸引力。之後,由於出現日本國內產業空洞化擔憂和日元貶值,曾多次出現製造業回歸日本的現象。其原因是海外風險巨大,尤其是中國的生產容易發生技術外流和出現假冒產品,中共煽動的反日情緒和近年的疫情封控也是主要原因。

西村認爲,日本應大規模減少與中共的貿易往來。因此回歸日本國內是極為合理的選擇。如果站在包括日本在內的亞洲全局來考慮,可以認為產業選址迎來了明顯的轉折點,此次製造業回歸日本國內的趨勢有可能帶來結構性變化。 @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