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調查顯示,本港家庭開心指數由去年的7.26下跌至今年的6.98,個人開心指數則由去年的6.81跌至今年的6.59。
受李錦記家族基金與和富社會企業「香港開心D」委託,理大護理學院和東華學院團隊於第五波疫情高峰期,進行了「家庭開心指數調查」,以探討香港家庭成員於疫情高峰期間出現的情緒及關係變化。團隊今年3月21日至4月3日期間,透過網上問卷形式共收集1,633份回覆。
結果顯示,家庭開心指數由去年的7.26下跌至今年的6.98,而個人開心指數則由去年的6.81跌至今年的6.59。「香港開心D」顧問、理工大學協理副校長(本科生課程)石丹理指,「家庭開心指數」下跌,說明每5個家庭就有1個不開心,如以香港人口推算,即有百多萬人感到不開心。而「個人開心指數」下跌,亦反映疫情下香港有4分1人感到不開心。
東華學院護理學院教授、副院長林清表示「家庭開心指數」受「個人開心指數」影響,其次為「家庭團結」,「家庭資源」,「家人身體健康」及「整體疫情影響」。而「個人開心指數」則受「心理資本」,「家人身體健康」和「家人精神健康」所影響。
25.4%指精神狀態變差
石丹理指疫情初期已有19%受訪人士表示出現抑鬱情況,出現焦慮徵狀者有14%,有25.4%受訪人士指自己精神狀態變差,有11.5%受訪人士在疫情持續下出現嚴重精神困擾,而認為個人財政問題擴大則有40%。
石丹理指家庭成員因疫情影響而在家工作或上課,令相處時間增加,可能導致家庭成員間出現「困獸鬥」,研究中「感激各人為家庭付出」的指數下跌亦證明相處時間增加或成為「雙刃劍」,使家庭開心指數下降。
他建議疫情下家庭成員間應「行多步」,例如多表達「五種愛的語言」包括互相肯定,真誠為對方服務、送禮物及擁抱等。父母亦應與子女一同商討,共同解決家庭危機及問題。
在疫情下,母親可能多為照顧者,亦熟知物價,故會承受更大的經濟壓力。石丹理呼籲,父母在疫情下應互相分擔職能,父親可多協助母親做家務,如洗碗、買餸等,丈夫亦應多讚美妻子,以助提升家庭團結程度。◇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