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美國總統拜登受訪時表示烏克蘭情勢可能失控,他呼籲美國公民撤出烏克蘭,並說美國不會派兵撤僑,因他擔心美俄一旦交火恐引發世界大戰。受此影響,上周五道指大跌503點,連續兩日下跌超過1,000點,納指則兩日下挫4.8%,股市充滿肅殺之氣。
周一(14日)美國再發聲明公布,決定暫時關閉駐基輔大使館,但道指只下挫171點或0.49%,納指收盤持平附近,表現優於泛歐600的下挫1.83%。
另一方面,油價卻因烏克蘭危機越演越烈而持續上漲,西德州原油最新報價逼近95美元/桶,再度刷新七年新高。此前,華爾街投行預期一旦烏俄戰事爆發,油價可能瞬間衝破100美元/桶,如今即將應驗。
據德媒接獲的訊息顯示,美國軍方及中央情報局(CIA)已在2月11日通知北約(NATO)各國,稱俄羅斯最快可能在16日進攻烏克蘭。然而,俄羅斯外交部卻駁斥俄軍即將出兵烏克蘭的傳言,並指控西方國家和媒體散播大量錯誤資訊。
俄國到底會不會出兵烏克蘭?儘管戰事一觸即發,但仍有專家認為俄羅斯不會輕易動武,因為即使不爆發核武戰爭,俄國攻佔烏克蘭也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美軍在阿富汗陷入泥淖則是前車之鑑,普京政權或有撼動的可能。部份專家猜測,盤算精準的普京此時大量屯兵在烏克蘭邊界意在威嚇並爭取最大的外交籌碼,同時推升油價讓俄國坐享油元收入。
筆者認為,拜登政府此前有阿富汗撤軍失敗的慘痛教訓,自然希望避免讓烏克蘭衝突擴大,而2022年11月美國又要舉行中期選舉,拜登政府自然不願再度犯錯,只能小心翼翼,若能透過輿論和外交的方式讓俄羅斯退兵將是上上之舉。筆者研判烏克蘭衝突很可能循外交途徑解決,軍事衝突很可能不會發生,儘管局勢一直很緊張,但誰也不敢輕易開第一槍。
對金融市場而言,任何地緣政治的動盪首先將引發股市和相關原物料價格的波動。但危機持續一段時間之後,該議題對市場的衝擊將逐漸遞減,最後甚至反向反映。估計這次的烏克蘭危機也不例外。
對美聯儲而言,原本官員們普遍認為應該加緊加息的步伐以對抗通脹,但由於烏克蘭危機導致近期金融市場失序,官員們已轉為擔心經濟恐不如預期穩健,而過度的緊縮反而成為景氣衰退的誘發因子。據此,美聯儲3月政策會議後或許仍有可能只加息1碼,待烏克蘭危機降溫之後才可能加速緊縮的步伐。
筆者以為,烏克蘭議題只是投資者找到賣股的一個藉口,真正讓美股今年開盤以來積弱不振的主因卻是通脹的陰霾遲遲未能退去。而通脹卻是美聯儲必須正視且須加快加息應對的燃眉之急,否則若美國經濟出現惡性通脹,美聯儲將成為民怨的眾矢之的。
對拜登政府而言,面對通脹的不斷升高,此時正處於一個難有作為的尷尬時刻,此前提出的數萬億美元大規模刺激政策恐將胎死腹中,因為更多的政府財政刺激只會讓通脹越發不可收拾。換言之,在通脹問題未解決之前,拜登政府頂多只能無所作為,否則將引起民怨的選票反撲。
美國今年1月消費者物價同比達7.5%,創下近40年新高,許多投資者已被通脹嚇傻了,只能賣股求現。但筆者以為,美國通脹的現象很可能第一季便觸頂,其後將緩慢降溫。所持的主要理由是去年第一季是低基期,通脹溫度直到去年4月才顯著拉高,此後便一路走高。
去年1月美國消費者物價同比只增長溫和的1.36%,2月增長1.68%,3月增長2.66%,三項數據雖持續走高,但仍然屬於美聯儲政策目標2%上下的合理範圍之內。
去年4月的通脹率開始破表,達4.15%,5月達4.94%,6月以後站上5%門檻,10月以後站穩6%,12月再衝到7%以上。換言之,去年第一季均屬於通脹的低基期,恐讓今年第一季通脹溫度持續創高,但稍高基期的效應將在第二季以後逐漸發威,此後的通脹將很難持續創高。
此外,美聯儲預計3月開始加息,多數專家預期2022年可能加息4碼,美聯儲鷹派官員則建議在7月之前就加息4碼。這意味著今年第二季很可能是美聯儲加息意願最強烈的關鍵時刻,而加息將某種程度上抑制通脹的溫度,這對第二季以後的美國通脹降溫或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拜登政府的如意算盤或許是讓美聯儲加息的效用在第二季和第三季大量發揮,從而引導通脹率降到5%以下,若能有效引導年底的通脹預測值降到3%以下,美聯儲的緊縮動作將起到「軟著陸」的作用,民怨的溫度將順利下降,這或有利2022年11月民主黨中期選舉的選情不會輸得太難看。
在美聯儲加息和美國通脹能否順利降溫的過程中,美股的表現也將成為執政者民調的晴雨表。若拜登政府在這過程中推出不討喜的政策,如加徵富人稅或證所稅,股市必定難有好的表現,這些不討喜的政策只能讓民主黨的年底選情更糟糕。換言之,這些不討喜的加稅政策很可能在2023年以後推出,屆時對股市的衝擊或將難以忽視。
2022年迄今,道指下挫4.8%,標普500指數跌7.6%,納指跌11.8%,整體股市表現已不像前兩年那般平順,全年報酬可持平以上已屬萬幸。
今年股市投資可說是前有狼、後有虎的尷尬時刻,除了要警戒通脹引發美聯儲積極加息外,還要面對烏克蘭衝突的地緣政治危機。投資者或許只能透過利空超跌後買股才能累積較大的報酬,而對於更多不善於交易的投資者,2022年或許只能轉進股息孳息率較高的績優股,才能避開投資大環境轉差的系統風險。#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