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記錄五十年前葵涌石籬遊樂場建造過程的影片,在一次看似偶然的機遇下重見天日。透過美國已故藝術家Paul Selinger的鏡頭,觀眾可以一窺當年的盛景:三層樓高的大型雕塑遊樂場設施——混凝土迷宮陣和水管陣、滾軸溜冰場、巨型滑梯拔地而起,色彩鮮豔的山坡壁畫誕生。伴隨著輕快的音樂,鏡頭一轉,原本荒蕪的土地成為了孩子們的樂園,他們充滿活力的身影在遊樂場中穿梭,歡樂的笑聲在空中迴盪。但這一切隨著城市發展的步伐,在90年代已經消失。
民間研究者樊樂怡(Helen)花費五年時間尋覓石籬遊樂場的歷史足跡,甚至遠赴美國尋找遊樂場設計師的後人,驚喜獲得一部由設計師本人拍攝的遊樂場建造過程紀錄片。她透過一系列活動——出書、帶導賞團、放映會和展覽,將這個已經消失的遊樂場當年的情形與眾人分享。
若要用一個詞來形容石籬遊樂場的尋根之旅,Helen認為是「緣份」。從被一張舊照片吸引眼球引發的疑問,到尋找遊樂場設計師的家人,甚至發掘出更多珍貴的歷史記錄,當中遇上了很多令她感動的人和事。她感覺自己好像走入了一趟歷史穿梭旅程,連結香港和世界,好像一張大網串連起一個個記憶碎片。
還原石籬遊樂場歷史 赴美拜訪藝術家後人
從事藝術策劃的Helen,一次因工作關係需要搜集葵青區的歷史資料,一張石籬遊樂場的照片讓她感到驚喜,大膽新穎的雕塑型遊樂場,充滿藝術感的設計,與以往所見的組合式遊樂設施大不同。細心敏銳的她,萌生了探究遊樂場背後故事的想法,翻查文獻,對這個遊樂場的記載甚少。
「我查1969年的《香港年報》(Hong Kong: Report for the Year 1969),當中有一個簡短的介紹,所找到的線索不多,只知道是由美國藝術家Paul Selinger設計、賽馬會捐款興建的,被譽為『東南亞首個雕塑遊樂場』。」她補充,這座遊樂場工程耗時18個月,獲賽馬會捐款15萬興建而成。
究竟Paul Selinger是何許人也?Helen期待能夠找到設計師回顧當年的一切,可惜網上查到的卻是一份訃告。Paul已於2015年12月去世,享年79歲。從訃告簡略的描述得知,Paul是一名美國藝術家,在三藩市藝術學院(San Francisco Art Institute)獲得了雕塑美術碩士學位,在六十年代旅居香港,曾在香港大學校外課程任教雕塑藝術。Paul先後在韓國和香港生活,後回到美國發展,第一個孩子Michael出生於香港,第二個孩子Matthew在美國出世。他的一生與亞洲有著密切的聯繫,香港是他人生中的重要一站,留下的石籬雕塑遊樂場是他生命的榮耀,遊樂場完工後,他於七十年代回到美國。Paul是一名多才多藝的藝術家,同時也是作家,在他的晚年出版了小說《Trigrams: Book Three of the Dragon's Wake Trilogy》,三部小說描述1890年到1960年代初期中韓家庭的傳奇故事。
Helen有意找到Paul的家人,更進一步了解Paul的故事。「我了解到,其實這個遊樂場是Paul為他的兒子Michael所設計,將一個父親的愛融入其中。」她嘗試在社交媒體上與Michael聯絡,並打聽一切與Paul的家人有關的消息。然而她多次聯絡長子Michael未果,後來她聯絡到Paul的幼子Matthew。雖然Matthew未曾見過父親設計的遊樂場,當他九十年代訪港尋覓遊樂場時,石籬遊樂場已經拆卸。但他十分尊重父親,在父親離世後,妥善保存與父親相關的物品。當Matthew得知Helen有興趣了解父親的生平時,他十分雀躍,並熱心提供協助。
為表誠意,Helen親自到美國三藩市拜訪Matthew,從Matthew口中了解到更多Paul的生平經歷。更令她驚喜的是,不久後Matthew還找到了父親為遊樂場拍下的幻燈片和紀錄片《A Dream That Came True》,並主動分享給她。這部20分鐘的影片以完整的影像形式,呈現了石籬遊樂場從無到有的歷程。Helen感觸地說:「真是太令我興奮了,Paul真的很有先見之明,在當時就知道用影像去記錄建造遊樂場的過程,而且他很注重拍攝細節,具有人文關懷,拍攝了很多建造者面部、手部特寫,這都為我們日後的研究留下了很好的素材。」
石籬遊樂場起步 尋覓香港與世界的聯繫
以石籬遊樂場為起點,Helen開始搜尋大量與遊樂場相關的資料,除了在香港本地考察外,還走訪台灣、新加坡、美國等地考察,了解不同地區的遊樂場設施。令她感受深刻的一點,在於其它城市對殘舊遊樂場設施的態度。「我到訪美國紐約的一些地方,例如紐約中央公園周邊的遊樂場,那些建於70年代的設施保留至今,並沒有因為陳舊而清拆,他們會去與設計師探討,制訂一些翻新方案,盡量保持固有的樣貌。」
Helen翻開六、七十年代香港遊樂場的舊照片,在其它地方尋找相似的影子,這個過程讓她感受到香港與世界各地的關聯:「如今很多人『懷舊』,只是關注香港本地的舊物,其實目光可以放得更遠,在同一時期的其它地區,或許也有共同的經歷,那些物品設計意念、結構,都是一個時代的產物。香港的很多設計,其實來自世界各地,仔細發掘,會發現很多有趣的關聯。」西方雕塑建築一度在六、七十年代流行,這或許解釋了石籬遊樂場這一設計出現的原因。「香港是一個開放的城市,也吸引了很多外國設計師、藝術家、建築師前來,為五十年前的香港建築留下了光彩的一筆。」
雕塑品再現街坊記憶 書籍與展覽連結身邊人
在Helen研究的重要一環,便是公開徵求關於石籬遊樂場的民間照片及回憶,最初她並沒有考慮出書,目標為完成一篇英文論文呈予M+,參與「信言設計大使研究資助計劃」。在2018年M+的一個研討會上,她公開了自己的研究,2019年完成了英文論文。寫完論文後,她開始構思出中文書的計劃,因為論文的內容並不公開,她覺得有些浪費,希望可以持續出書,讓公眾了解這座消失的遊樂場背後的故事。
從文字到包裝,Helen投入了一番心血,在與設計師Benny討論後,決定將書一分為二,把文字和相片分成一大一小兩本書,模仿當年遊樂場的地形設計,設計出獨特的書本質感,書內亦附有遊樂場路線圖,引領讀者走進遊樂場的世界。《香港抽象遊戲地景》推出後頗受好評,消失的石籬遊樂場再一次進入公眾的視線。
在研究石籬遊樂場的過程中,Helen遇上了藝術家劉宏達,他在石籬邨長大,在口述歷史的記錄中為Helen提供了許多很好的觀點。與此同時,他自2003至今,仍不時以兒時在遊樂場玩耍的記憶為靈感,創作陶瓷及繪畫作品,以另一種方式表達對昔日的回憶。Helen講述:「這些全都證明了一所精心設計的遊樂場,其作用之大遠超乎一個兒童遊樂的地方,在石籬這個案例,遊樂場成為社區的地標,也是不同世代的居民的聚會之所。此外,它還激發了具有創意的詮釋,劉先生的創作便是明證。」在最近一次的展覽活動中,Helen邀請了劉宏達和陶瓷藝術家蕭錦嫺一同主持工作坊,帶領一班大小朋友將自己對遊樂場的記憶和想像,用陶藝和藍曬的方式,轉化成實體的藝術品。
*********
近日舉辦的「我們的抽象遊戲地景」展覽豐富重現了七十年代石籬遊樂場的情景,由Helen一手一腳策展。當她將這一消息告知Matthew時,Matthew感恩地說:「如果我爸爸再生,一定會很開心,很感動!」五年的努力化成這個小小的展覽,至於未來是否繼續做相關研究,Helen認為隨緣就好,自己現今只是拋磚引玉,把五十年前民間設計遊樂場的例子與眾人分享,希望未來有更多發自民間的創意設計能夠成真。◇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