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加拿大房價飛漲。明年1月,渥京將推出外國人住房空置或利用低效稅。地產專家認為,許多國家早在多年前就開始收外國買家稅,加拿大外國買家稅來得太遲,力度也不夠。
香港早在10年前就針對外國買家收15%附加稅,英國、澳洲、丹麥、瑞士、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墨西哥等國,也有各自的外國買家附加稅和其它各處限制措施,菲律賓等國乾脆禁止外國人買房。
新稅起不了太大作用
據Storeys網站報道,西門菲沙大學(SFU)城市規劃課程主任甄瑞謙(Andy Yan)認為,其它國家十多年前就開始徵收外國人買家稅,加拿大現在才開始趕上,有些遲了。
專家認為,聯邦附加稅只針對非公民,對於溫哥華和多倫多等外資大量湧入推動房價狂漲、本地普通工薪階層買不起房的城市,起不了太大作用。外資大量湧入當地房市,會導致房價與收入脫節,尤其是有錢人有的是辦法逃稅避稅。
房價也與居民收入脫節,有數據為證。加拿大統計局2016年人口普查顯示,溫哥華2015年家庭收入中位數為7萬2,662加元,當年12月當地獨立屋起價124.86萬元,比上年漲24%。收入如此平平的家庭,如何支撐得起如此天價的住房?
專家表示,要想了解市場到底發生了甚麼,就得跟著錢順藤摸瓜。
對外國買家的定義太狹隘
公共政策專家哥登(Josh Gordon)2020年加拿大房市現狀報告對外國買家的定義是,用無需在加拿大報稅的海外收入購買加拿大房產。也就是說,對外國買家的定義中,業主是否有加拿大身份不是重點,收入來源才是重點。
但聯邦新稅對外國買家的定義只看身份,不看收入來源,顯得太過狹隘,也就沒法解決「太空家庭」(配偶及子女在加拿大,本人留在外國掙錢)帶入大量外資流入房市這一問題。
報告引用數據顯示,2018年聯邦投資新移民在溫哥華購買的獨立屋估價中位數高達255萬元,但這些人移民後頭1年報稅收入平均僅2萬元。報告援引加拿大住房統計計劃(CHSP)數據更顯示,大溫區外國業主比率最高、房價最高的小區平均報稅收入最低。
CHSP根據最新報稅活動等多個因素確定業主居住情況,如產權證上的多數業主根本不住在加拿大,房子就被視為外國人物業。也就是說,CHSP不是根據業主是否有公民身份來確定房屋性質。
專家認為,CHSP數據只是一部份,人們還需要更多數據來確定,到底多少外資湧入加國房市。哥登表示,政府如真想解決工薪階層買房問題,就需制定政策打擊和遏制外國人買房。
打擊外資流入房市才是重點
卑詩政府2018年針對外國買家和太空家庭出台2%投機空置稅(SVT),要求業主每年申請住房是否為主要住宅、公民身份、產權所有人是否至少50%年收入為加拿大報稅收入(針對太空家庭)。
SVT的主要目的是讓大量空置的住房投放到租房市場,想免稅的人,房子必須出租。加拿大按揭與住房公司(CMHC)租房市場報告顯示,SVT發揮了作用,在實施後的2年多時間裏,成功讓1.8萬多套空置住房投入到租房市場。
SVT數據顯示,卑詩外國買家並不多。一些地產專家因此認為,加拿大外國買家不像傳聞中的那麼嚴重。對此甄瑞謙認為,這些人如果只看公民身份,就是在只撿對自己有利的數字看,從SVT和以CHSP兩個數據差異中,可發現SVT自行申報本身就存在極大漏洞,人們有的是辦法逃稅避稅,正好說明亟需改進。
CHSP主管拉波特(Jean-Philippe Deschamps-Laporte)認為,不便比較兩個數據。SVT要求業主要麼報身份,要麼報家庭收入至少一半來自海外,一個只看身份,另一個只看收入來源,都不看居住地,和CHSP定義不可同日而語。
甄瑞謙強調,外國買家稅,針對的不是外國買家,而是流入加拿大國內房市的外資,以及了解外資如何在多倫多、溫哥華兩地房市中運用。明年聯邦新規總算是跟上其它國家步伐,最起碼代表著正式承認外資的確嚴重影響國內房價。#
------------------
負片世界見真實色彩
一起走過20年 共度艱難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