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完18歲生日的曾朗傑(Bob)打趣地說:「我爸爸不是叫我Bob、阿仔,而是叫我阿叔!」長相成熟、處事老道的他,在中學校園裏經常被身邊的人誤以為二十多歲,甚至連最親近的爸爸也常常跟他開玩笑,他唯有一笑置之:「我聽的音樂,看的電影,都是爸爸的年代,甚至比他還舊的年代,比如六十年代的歌啊、電影啊,他總說我比他還老!」在攀山界,Bob的經歷也不一般,至今已登頂七大洲最高峰的四座山峰,現正計劃明年與父親一起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希望可以成為香港最年輕登上世界之巔的攀山者。
也許很多人還不認識Bob,但或許會認識他的父親——知名攀山專家曾志成(John Tsang),三度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他,亦成功攀越七大洲的頂峰。Bob隨著父親自5歲起爬山,在16歲那年成功登上阿根廷Aconcagua之頂,高達6961米,創下至今最年輕港人登上南美洲最高峰的紀錄。攀山對Bob而言,只是他生活中的其中一個愛好,在學業方面他也從未放鬆,夢想未來可以從事電影行業。今年他在國際文憑試(IB)喜得「榜眼」,獲得44分的好成績,離滿分只有1分之遙。學業與愛好兩不誤,究竟Bob如何平衡學業與生活?
與富士山的不解之緣
回顧自己攀山的歷程,Bob提到影響他生命的一座山——富士山。2009年暑假,他六歲那年,是他首度跟著父母海外攀山的時光。夏日的富士山是熱門的觀光地點,但Bob第一次的遠足體驗並不輕鬆,「當時我們一家跟我的幼稚園同學一家人去,因為他們不想留宿山上,所以一日內要走完,還記得上午9點左右開始登山,去到山頂已經傍晚6點,我們只有3小時的下山時間,很辛苦啊!」幼年的他累到大哭,雙腳已經走不動了,最後是爸爸揹他下山。下山後他感到十分雀躍:「雖然很辛苦,現在回想,只記得當時開心的事情!登頂的時刻還是很開心的。」回憶往事,他仍感到興奮。也是富士山的爬山經歷,啟動了他隨後的攀山之路。
2016年冬季,Bob和爸爸及攀山隊再次攀登富士山,12歲的他身型仍瘦小,當時的他只有36公斤,卻背著一個20公斤的背囊。他如今想起都覺得不可思議:「我的隊友都笑了,說我揹著一個兄弟上山,整個人那麼重!」他也不知自己當時何來的氣力,可以帶著那麼多裝備爬雪山。他還記得,背囊裏有冰爪、冰斧、頭盔、糧食,還有一個營帳,因為富士山並不像其它大山那樣有完善的基地,可以中途補給,一切都要自帶裝備,而且冬天的富士山和夏天簡直有天壤之別,冬天的危險程度遠比夏天高得多。沒有特別的救援團隊,一切都要依靠自己的實力。
他回顧自己在出發前低估了這座山的難度,以為自己過去已經爬過富士山了,這次應該不在話下,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他體會到冬天爬富士山比夏天難十倍:「要爬一個三千多米的雪山,還要帶著那麼多東西,那個辛苦程度可想而知,而且爬山的過程中的警覺度要好高,真的是靠自己的實力。我記得下山最難,只要有一個差錯,不只是拗柴(足踝扭傷)那麼小事,可能整個人都會墜下去。我從來沒有感覺雙腳那麼痛過,但我也很清楚,不管我怎樣叫救命,都是要自己獨力走下去,與其抱怨,不如留下一些氣力繼續完成這趟旅程。」
在爬山過程中還遇到危險的情況,行程到第三日,就在準備攻頂的前夕,其中一個隊員丟失了自己的雪爪,他們走了近30分鐘才發現雪爪丟失的情況,因為攻頂的位置必須要有這一裝備,需要折返找回它。為了隊友的安全,最終他們放棄攻頂,雖然沒有成功攻頂,但能成功下山,他的開心程度不亞於攻頂:「那時候已經沒有力了,我也開心到跳起,比攻頂還要開心,我感覺已破了自己的紀錄,真的感覺到是一個獎賞(Rewarding)!」
兩次上富士山的體驗,是Bob人生中記憶深刻的兩個階段,也影響著他未來繼續挑戰不同的大山,在日常生活、學業遇到困難時,他總會想起攀山時不放棄的心態:「比如考試失敗了,我不會想到即刻放棄,如果放棄了,我以前做的努力就白費了,不如透過今次的經歷,繼續提高自己。」
平衡學業與愛好 以山會友改變性格
今年七月,國際文憑試放榜當日,他不敢查看自己的分數,老師按照他平日的表現,預估他得分在36、37分左右,他對成績也沒有期望太高。他把成績單交給爸爸後就去實習了。爸爸打開一看愣住了,媽媽在一旁焦急地問:「怎樣啊?」「你兒子好勁啊,44分!」Bob下班回家,也不敢相信自己的成績,比預期的要好,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其實在臨考前,我反覆地想,是不是真的可以達成目標,每天花12個小時溫書,如果最後都是不合格,究竟會不會白費呢?」隨後他又鼓勵自己:「其實每個人都一樣,大家都是那麼辛苦,有甚麼理由說自己做不到呢,怎樣辛苦都要繼續做下去,鼓勵自己不要放棄。」
壓力大的時候,他會選擇聽音樂或行山、運動作為減壓的方式,但在行山途中,他就不會聽音樂:「我覺得大自然的聲音最好聽,有雀鳥在唱歌,樹葉搖動,風聲呼嘯,這些都是耳機傳出的聲音不可替代的。」行山也讓他有時間停一停,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用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未來:「雖然行山的過程很辛苦,但過了之後再想,真的很開心,我就是用這個態度去面對學業的。」
原本不善交際的他,因為行山的愛好而認識了更多朋友。Bob兩年前轉入寄宿學校,開始時並不會主動與人交往,直到有同學發現他攀山的經歷,主動接近他,詢問他的意見,並邀約一同行山,漸漸讓他有了更多朋友:「我覺得行山的時候,有很多時間可以跟朋友聊天,踢足球、球類相對競爭比較激烈,行山是很有人情味的活動。」
夢想成為電影人 拍片與攀山一箭雙鵰
從小就愛看電影的Bob,在中學期間與朋友到日本攀山後,朋友將旅途中以手機拍下的過程剪成短片,分享給他看。那時的手機像素還不太高,但所記錄的過程還是讓他看得津津有味:「一看到那些畫面,就想起旅途中的點滴。」他於是萌生了自己拍影片的念頭。他自學了簡單的剪接技能,將自己的生活點滴、攀山經歷拍下來,剪成短片和身邊的朋友分享。
他自拍自導,樂在其中:「開始的時候我甚麼都不會的,很辛苦,後來剪多了以後,又發現很有趣,不但可記錄自己的一些生活片段,有些地方也可以自己發揮,很有意思。」有關影片的題材,他喜歡與爬山結合,無論是本地行山還是海外攀山,他都希望用自己的鏡頭記錄下來,也會以此為基礎創作小故事:「我的故事會創造一個主要人物,他很喜歡行山,但是因為種種阻力去不到,最後他克服困難,憑著自己的堅強意志達成目標。」他覺得拍片和攀山,都是自己很喜歡的事情,未來也希望到外國深造,以後可以從事跟電影相關的行業。
談及是否想拍攝關於爸爸的紀錄片,Bob表示自己曾考慮過,但後來覺得拍攝紀錄片的意義在於透過拍攝了解更多關於主角的故事,由於他自己和爸爸的關係太緊密,對自己來說沒甚麼新鮮感,倒不如尋找一位自己很想了解的人跟拍紀錄片,相信更有意義。
今年考完國際文憑試,他選擇了休息一年(Gap Year)去完成自己讀書期間想做但沒有時間做的事情,譬如考山藝證書、做拍攝節目相關的實習等,如今他正在籌備明年攀爬珠穆朗瑪峰,希望在入大學前實現自己的夢想。
*********
攀山父子明年將迎來新的挑戰,攀爬世界之巔對於Bob而言,最大的考驗並非體能訓練,而是需要克服心理障礙:「有太多紀錄片和電影描繪了攀爬珠峰要面對的險惡環境,始終這個不是一般的山,是對生命有威脅的,至今我還在克服這個心理障礙。」無論如何,他都選擇樂觀面對,迎接人生新的階段。如今香港也有越來越多年青人加入行山的行列,Bob鼓勵大家:「不要因為一開始的辛苦而放棄,要勇於挑戰自己!」◇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