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秋冬防疫,德國疾控中心羅伯特‧科赫研究所(RKI)日前推出三級防疫措施,重點以三項指標進行評估。但已有專家對此提出批評和質疑。

RKI提出的三項指標是:

‧ 染疫者7天的發病率
‧ 染疫者的住院率
‧ 染疫者的深切治療部佔用率

只要三個領先指標中有兩個指標連續三天達到相應的標準,就會觸發下一個級別的防疫措施。

第一級別:

如果染疫者7天的發病率低於35,住院率低於或等於1.5,深切治療部佔用率低於或等於3%,就繼續適用基本防疫措施。

也就是所有人,包括接種疫苗和染疫康復者,都應該繼續保持距離,戴上口罩,室內保持通風。但未接種疫苗的人必須接受病毒檢測,才能進入某些活動或餐館,即所謂的3G(接種疫苗者、染疫康復者、病毒檢測者)標準。

RKI總體上建議,基本防疫措施應堅持到明年春天,即使那些接種疫苗者和染疫康復者也應該遵守。

第二級別:

如果染疫者7天的發病率在35至100之間,住院率在1.5至5之間,深切治療部佔用率在3%至12%之間,就啟用更嚴格的防疫措施。

例如,在酒吧和俱樂部等,將只適用於2G(接種疫苗者、染疫康復者)標準。室內運動必須限制人數。

第三級別:

如果染疫者7天的發病率超過100,住院率超過5,深切治療部佔用率超過12%,則開始啟用最高級別的防疫措施。

不僅會在更廣範圍內啟用2G的標準,也會在各種活動中嚴格限制人數,即使參加活動的人都接種過疫苗,也要嚴格限制人數。

RKI繼續強調疫苗高接種率的重要性,因此建議更多人接種疫苗。不過,RKI推出的三級防疫措施只是對各聯邦州的建議,各州不一定完全按照這種模式防疫。

新的防疫措施發布後,不少專家提出質疑和批評。經濟學家、柏林技術大學醫療管理系主任布斯(Reinhard Busse)認為,提出清晰指標的目的不僅是為了確定防疫級別,也是為了提供信息,特別是觀察接種疫苗的有效率。因此,不僅要列出總人口的染疫發病率和百分比,也要分別列出接種疫苗和未接種疫苗者的發病率和百分比,這才有意義。

布斯還批評了指標的選擇。他認為,發病率和住院率都是很好的指標參數,然而第三個參數,即染疫者的深切治療部佔用率存在問題。因為這個數值會受到很多方面的影響,例如醫院報告的可操作性和分配的醫護人員數量等。

重症監護醫生卡拉吉安蒂斯(Christian Karagiannidis)強調,他長期以來一直主張使用發病率、住院率和重症監護佔用率這三項標準,但是也必須考慮醫院護理的現實,諸如住院率這樣的數據,很難統計得非常準確。

他解釋說,醫院的日常工作非常緊張,如果還要不斷填寫表格傳真給衛生部門,無疑是不現實的,很難做到準確。因此他建議使用自動數據輸出,而不是由「助理醫生在凌晨3點鐘向衛生部門發送傳真」。

流行病學家澤普(Hajo Zeeb)也對確定準確的住院數據提出批評。他認為這三個指標的定位「基本上是合理的」。但是在現實中,住院數據會有報告延遲現象,無法做到每天更新數據,所以可能造成住院率比實際數值低的情況。這意味著,各聯邦州的參考值必須根據不同的報告延遲情況進行調整。#

------------------

【噤聲時代,更需要真相】

一起守住心中最後的光:https://bit.ly/3t45Qni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