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政治格局的遊戲反映的是代理人之間的博弈。根據未來戰爭中心(Center on the Future of War)研究員朗多(Candace Rondeaux)和新美國(New America)高級政策分析師斯特曼(David Sterman)的說法,這場遊戲本質上正在演變。他們將現代代理人之間的博弈定義為「在國家憲政秩序之外的、常規或非常規力量的贊助」。

以中東及其周邊地區為例,在那裏「多個國家採取了有限戰爭戰略,這些戰略基於模糊的命令框架,允許背後的支持者和代理人跨越紅線,並違反國際法律規範。」伊朗-以色列之間代理人的衝突是最明顯的例子,兩國都將敘利亞和黎巴嫩等國,作為他們永無休止衝突的戰場。

與此同時,在亞洲,中共和印度利用尼泊爾進行戰略性角力。些許驚訝的是,印度似乎正在獲勝。為抗衡印度,中共政權轉而將目光投向世界上最大的島國印度尼西亞。然而,這個東南亞國家還有另一個青睞者——美國。習近平和拜登總統準備躍躍欲試親自上陣嗎?有充份的理由可以這樣相信。

在這張未註明日期的照片中,一名中國士兵(左)和一名印度士兵在位於錫金的中印兩國古老的納圖拉邊境口岸的中方一側站崗。(Diptendu Dutta/AFP via Getty Images)
在這張未註明日期的照片中,一名中國士兵(左)和一名印度士兵在位於錫金的中印兩國古老的納圖拉邊境口岸的中方一側站崗。(Diptendu Dutta/AFP via Getty Images)

為甚麼印度尼西亞很重要?

印度尼西亞擁有2.76億人口,人口數量名列世界第四,而且不斷增長,是迄今東南亞最大的市場,經濟實力名列世界第十。

儘管印度尼西亞目前正努力遏制中共病毒瘟疫,但經濟仍然強勁。今年的經濟增長率有望實現25年來最高水平。

根據世界銀行最新報告,這個曾經是貧困代名詞的國家,但「在降低貧困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99年,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貧困之中;而現在,貧困人口遠低於10%。人口結構也年輕化。

相反,美國和中國正在努力應對人口迅速老齡化將帶來的影響。在過去40年裏,中國人口的中位年齡增長了91%,現在是 38.4歲。美國的平均年齡為38.1 ,而印度尼西亞的平均年齡僅為29.7 。

印尼的優勢還不止於此。正如世界銀行所指出的那樣,自2005年以來,印尼「見證了其中產階級人口從7%長到20%,目前有5,200萬人屬於這一群體。」憑藉更富裕的公民階層,印尼現在已準備好扮演地緣政治重量級角色。

布里姆洛(Benjamin Brimelow)在Insider.com 一篇文章中,討論了印太地區日益緊張的局勢,「中國的經濟增長和軍事現代化引起了這個地區和世界各國政界人士及國防官員的關注和擔憂。」現在,隨著中共和美國爭奪「在這個地區的影響力」,他們將目光投向了印度尼西亞,「一個歷來拒絕捲入外界事務的國家。」正如布里姆洛所強調的,印度尼西亞擁有一萬七千多個「散落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島嶼,從而使這個國家「具有對重要的馬六甲海峽(Strait of Malacca)和通往澳洲的傳統海上通道的決定性位置」。

在這場地緣政治的博弈中,印度尼西亞可能會成為王者,尤其是在越來越少的國家願意在中美之間不斷升級的衝突中選邊站隊的情況下。

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公共政策和政治學教授詹特森(Bruce W. Jentleson)在他最近的一篇外交政策文章中,討論了這一事實。他寫道,「當被問到日本在美中衝突中應該採取甚麼立場時,58%的日本公眾傾向於國際合作,而不是選擇一方,只有20%優先考慮與美國的關係。」必須指出的是,只有1%的受訪者表示「優先考慮與中國的關係」。詹特森還提到了2019年舉行的第34屆東南亞國家聯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峰會。當談到在中美衝突中選邊站時,峰會的信息很明確:不要讓我們作出選擇。

詹特爾森還進一步警告說,「無論是七國集團、北約還是歐盟,都不會像拜登政府希望的那樣」,對抗來自中共不斷增加的威脅。與此同時,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等「美國軍事援助的主要接受國」,也與中共簽訂了協議。美國的堅定盟友以色列也與上海國際港務集團(Shanghai International Port Group)簽署了一項協議,營運(Haifa)港。儘管美國懇求,但還是達成了協議。

由於願意選擇一邊的國家越來越少,請密切關注印度尼西亞這個世界上經濟體增長最快之一國家的發展。如果美國能贏得印尼,可能看到這是對中共政權的致命打擊。捲起袖子,拜登總統,準備好迎接這場尖峰對決。印度尼西亞這顆印度太平洋皇冠上的明珠,值得為之一搏。#

作者簡介:

約翰‧麥克格里昂(John Mac Ghlionn)是一名研究員和散文家。他的文章在《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悉尼晨鋒報》(Sydney Morning Herald)、《美國保守派》(The American Conservative)、《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公眾論壇》(The Public Discourse)和其它受尊敬的媒體發表。他還是Cointelegraph的專欄作家。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觀點。

原文:China Versus the US: A Proxy Battle in the Indo-Pacific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

【 堅守真相重傳統 】

📍收睇全新直播節目《紀元新聞7點鐘》:
https://bit.ly/2GoCw6Y

📍報紙銷售點: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加入會員: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成為大紀元Patron,收睇無過濾嘅新聞影片: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