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筆撥款」制度已推行20年,政府設立的專責小組經過4年調查後,日前發表報告,建議保留該制度。社會福利機構員工會今日(11日)召開記者會,指報告如「交白卷」,是「機構大勝,前線慘情」,前線員工的期望落空,感到氣憤及氣餒。
報告的第8項建議繼續維持中位數撥款以「彈性」聘請人手。社區及院舍照顧員總工會秘書鄭清發斥所謂「彈性」實際是剝削員工的薪酬待遇。他指,機構「彈性」自訂薪酬表,大幅修改薪級點,亦沒有公開薪酬表,加上同一職位也沒有「統一名稱」,求職者因此無法比較不同機構的待遇,以致新人難以入行及現有的人員流失。專責小組更稱沒有證據顯示機構不足以應付薪酬,工會批評社署和機構如同「扯貓尾」,永續肥上瘦下。
2019至20年度,165間社福機構的總儲備達44.7億元,社署2021-22年度的總資助額為231.7億元,即是機構的儲備佔資助額的20%。鄭清發指,這大部份儲備都是來自員工的薪酬,是一個非常荒謬的問題,但檢討報告卻沒有觸及。
工會續指,多年以來社福機構未有善用儲備改善服務及員工的薪酬待遇,但報告僅僅「鼓勵」機構善用儲備,沒有降低機構儲備水平的上限。工會促請社署降低機構的儲備上限,積極推動機構善用公帑,改善員工薪酬待遇。
部份建議如同炒冷飯 有建議或進一步壓搾員工
對於報告提出的30項建議,工會指部份建議已經存在於現行的制度中,報告如同是「炒冷飯」,甚至「冷飯都炒唔熟」。
工會舉例第20及22項建議,要求社福機構披露周年財政報告及最高三層人員薪酬。但機構現時如受到1,000萬或以上的資助,或整筆撥款佔開支一半或以上,就需要披露最高三層人員薪酬。工會形容,報告的建議只不過是搬字過紙。
至於第12、13及27項建議,工會指早已在《最佳執行指引》中列明,只是社署從未就此作出介入及監管。
另外,報告第15項建議,只要社福機構符合至少4項準則及3項審慎原則,就可以運用最多20%的整筆撥款舉行《協議》相關服務。工會擔心,機構會因此增加發展其它「相關服務」,增加前線員工工作量,進一步壓搾前線員工待遇。
工會認為,4年的檢討結果如同「交白卷」,未能改善「肥上瘦下」的薪酬制度,「得個吉」。亦沒有處理機構儲備水平、寄存帳戶的運用、5%中央行政撥款等問題,所謂改革的結果是「機構大勝,前線慘情」。工會直言前線員工已經無法再等十年後的下一次檢討,並對檢討結果感到氣憤及氣餒。@
-----------------------
【坦白如初 公義永存】
📍報紙銷售點: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加入會員: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成為大紀元Patron,收睇無過濾嘅新聞影片: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