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措施包括派發5,000元電子消費券、設立上限8萬元的失業借貸等。有政黨批評政府拒絕設立失業援助,只設失業借貸,但失業人士難以還款。民主黨指《財政預算案》未能回應市民需要,形容《預算案》為「不合格」和「半桶水」。公民黨認為很多港人對《預算案》只會感到失望。

民主黨主席羅健熙表示,《預算案》中很多去年的惠民措施都減半,例如寬減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上限僅一萬元,相信大部份市民都十分失望。公民黨副主席譚文豪也相信許多香港人都會和他一樣,只感到失望,形容《預算案》未能令香港人對未來抱有希望。

政府未有回應政黨和民間的訴求,設立失業援助金,只建議設立「百分百擔保個人特惠貸款計劃」,由政府做擔保,申請人貸款額上限8萬元。民主黨副主席梁翊婷批評,陳茂波拒絕向失業人士發放失業援助金是與民為敵,對此感到非常失望。她表示,服務業和飲食業等行業百廢待興,不少失業人士都是基層市民,當中不少人難以受惠於綜援及在職家庭津貼,失業人士會較希望得到即時性的幫助,但政府完全漠視基層需要,不發放失業援助金,更要失業人士欠債。

公民黨副主席譚文豪(左二)形容,《預算案》未能令香港人對未來抱有希望。(郭威利/大紀元)
公民黨副主席譚文豪(左二)形容,《預算案》未能令香港人對未來抱有希望。(郭威利/大紀元)

民主黨財經事務發言人袁海文表示,貸款計劃不但會影響申請人的信貸評級,而且本港以至環球經濟不會短期內好轉,申請人未必能在短期內找到工作,屆時可能會出現還款困難。他促請政府批准市民提取強積金中的個人供款部份,讓市民捱過困境,又批評陳茂波不讓市民使用自己存款反而倡市民借貸,做法離地且不近人情。

公民黨東區區議員李予信強調,今年社會早有共識,認為政府應該以「全民派錢」、失業援助金等直接資助措施助市民面對疫情肆虐、百業蕭條。然而,財政司司長只願推出「個人特惠貸款」,美其名是為失業人士提供多一個財政選擇,實際上卻是推卸管治責任,鼓勵他們「先使未來錢」,任由其自生自滅。他指,失業人士在過去一年面對很大財政壓力,有些人已經欠債,政府卻讓他們繼續借貸,做法荒謬,不能夠以常理理解。

《預算案》又建議容許自由職業人士申領「個人特惠貸款」。李予信解釋,彈性勞工較一般在職人士更難有穩定收入,鼓勵他們申領「個人特惠貸款」不僅無助他們渡過疫情難關,更要他們在疫情下大幅失去收入後負債,「先使未來錢」,未來也未必能夠償還。他又批評,《預算案》撥出80億元,支付維護國家安全開支,指金額已能設立一小規模的失業援助金,政府此時此刻仍然只顧維穩,不理民生,做法可恥。

政府派電子消費券受質疑

派發5,000元電子消費券方面,民主黨前立法會議員鄺俊宇批評,《預算案》對市民的幫助如同「杯水車薪」,並質疑當局電子消費券分5個月派發的做法,促請政府把5,000元電子消費券折換作現金,因老人家對使用電子消費卷較困難,同時在當局派發電子消費券時也會遇上困難。

鄺俊宇又促請政府加碼,派發15,000元現金,才能真正幫助受疫情影響的市民。他解釋,香港政府的財政儲備擁有近8千億元,每個香港市民所佔的人均財政儲備約5.8萬美金,於全球排名僅次於瑞士。直言在財政儲備如此豐厚的狀況下當局「沒有可能這麼孤寒」,因此倡議當局「加碼」幫助香港市民渡過難關。

民主黨前立法會議員黃碧雲亦於社交媒體質疑,當局希望強逼市民轉用電子支付系統,因此不願直接派發現金,同時批評當局,「不應該限制市民怎樣用錢,每個人的狀況不同」,表示直接派錢的方案比消費券更可行。

公民黨油尖旺區議員余德寶諷刺,政府祭出的「消費券」並不能兌換成現金,基層市民若需現金支付日常開支只能向政府借貸。「向政府借錢交租,是不是政府的施政方針?」公民黨黃大仙區議員劉珈汶關注,小型商戶未必設有電子貨幣設備,或未能因市民使用「消費券」得益。◇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