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之寶
毛公鼎是二千八百多年前西周晚期的宗廟祭器,內壁鑄有五百字銘文。現存已知鑄有銘文的青銅器超過一萬件,這件埋沉多代後再次於清宣宗道光二十三年(公元一八四三年)現身的毛公鼎,擁有最長的銘文,被認為是青銅器銘文的經典代表。毛公鼎列名晚清「四大國寶」、「海內三寶」之一。
青銅器上鑄刻的文字稱為「金文」,是廣義的大篆書體的一種。另外,很多銘文是鑄在鐘、鼎上,所以青銅器銘文也稱「鐘鼎文」。
毛公鼎銘文的高度
由毛公鼎銘文的內容推測,毛公鼎的鑄造年代應該是周宣王元年(公元前八二七年)。毛公鼎銘文也起到了補充闕漏的歷史紀錄的價值,是研究西周史非常珍貴的文獻,因此,在史學家眼中讚譽毛公鼎銘文相當於一篇《尚書》。
清末著名書法家、教育家李瑞清在《毛公鼎》銘拓跋文中就這麼說道:「《毛公鼎》為周廟堂文字,其文則《尚書》也,學書不學《毛公鼎》,猶儒生不讀《尚書》也。」
毛公鼎的價值是多元的,從神傳漢字文化來看,毛公鼎銘文則是研究金文、欣賞西周金文書法的好教材。據統計,現存西周以降的金文約有三千字,其中可辨識的約有一千八百字,略多於甲骨文。在鐘鼎銘文中擁有最長銘文的毛公鼎,自然鼎鼎有名。
毛公鼎銘文 漢字史上要角
傳說漢字起源於黃帝的史官倉頡造字。從現存的出土文物上,可以追溯到商代、西周早期的甲骨文。金文在歷史上,雖然承繼了甲骨文,但字體筆劃上,出現了不同或複雜的變化。
近代有許多商、周青銅器出土,許多研究金文者,將毛公鼎銘文放在頂禮金文的最高處,作為金文的代表。鐘鼎金文不容易毀壞、保存長久,從金文中可以相當程度地對照出現今楷書文字和上古文字的差異,具有文化史觀深刻的意義。從鑄造在鐘鼎上的金文,可以發現不少象形文字的原形。
甚麼樣的記號才能成為文字?漢字具有三要素——形、音、義俱全,這是神傳漢字的特點和亮點。隨著時代的演變,字體也產生了不同的變化,而上古漢字的甲骨文和金文,象形傳意的文字更多,更能傳遞一字三義的內涵,也比後代習用的楷書保留更多文字的原貌和趣味。
毛公鼎內所鑄造的銘文筆劃清晰深雋,展現了金文的強勁又典雅深致的風格,從其中,能夠深刻地體會到漢字內涵與書法韻致。許慎《說文解字序》:「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就是說畫出物體,筆畫有波勢曲折同於自然物的體態形狀。
從金文認識漢字文化
以下以毛公鼎的銘文舉例,從中認識漢字的內涵和趣味;其後,附上周代金文之後不同字體的演變。從個別文字的例子中,可以探究一下:古代的文字怎樣演變成今天使用的楷書?也可以發現其中的差異。
如何為「父」?
父親是怎樣的角色呢?「父」這個字是象形字,就是一個人的手拿著大棒子或大石斧的樣子。
古之時代,一家之長,手拿工具勤奮工作,這就是父親。一棒或一斧在手,能劈能砍,能開道、能整地,還能防禦野獸。「父」就這樣以身作則,領著家人取得食物、保衛身家安全。
文字的演變——「父」字
從下面的文字圖例可以看到,「父」字從刻鑄的金文到書寫的秦簡,筆法發生了變化,便捷書寫使得字體、筆劃也發生改變,可以看到「父」這個字後續變化的徵象。
到了漢代的隸書,出現明顯的雁尾收勢的「磔」筆,現在所用的「父」字就已經成形了。一般來說,隸書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嶺,奠定了現代漢字字形結構的基礎,從「父」字上也看到了這個端倪。
書寫用具不同,造成字體明顯的變化;在便於書寫之下,筆畫圓轉、曲折的形勢有了變化,字形長寬、圓方的架構改變了,漸漸地失去了一些自然物的象形姿態,不知不覺間就改變了象形字的意涵了。◇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