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4 年7 月4 日金牛座爆發的一次超新星事件,在近代歷史上留下了廣泛的記載,中國人將其記錄為「客星」,在白天持續超過3周可見,在夜晚可見近兩年。美國原住民在壁畫上也記錄了這一事件。

天文學家估計,在過去一千年來銀河系大約有50 顆超新星爆發,大約每20 年一顆。但是從記錄歷史來看,一共只找到5 次確鑿的記載。最近的一顆發生在在四百多年前。科學家很好奇,大部份超新星上哪兒去了,為甚麼都看不到?

近期一份發表在預印網arXiv的論文對此進行了探討。這份研究發現,雖然總體上數量差不多,但是所在的位置與他們預測的不符。

研究者之一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菲爾德斯(Brian Fields)說:「我很驚訝。所有確鑿的(超新星)紀錄都不在理論模型預測的位置範圍內。」

這份研究把銀河系當作上下兩個摞在一起的荷包蛋,周圍一圈扁平的銀盤,中心是一個鼓起的區域。中心鼓起的區域是恆星密集的區域,特別有很多發脹的紅矮星,處於臨近爆炸的階段。因此研究人員認為那裏每幾十年就會爆發一顆超新星。

研究分析說,由於上一代恆星爆炸留下了塵埃,導致銀河系特別是中心區域猶如被濃霧包裹著,發生在地球所在位置另一端的超新星將被塵埃擋住,大幅降低從地球上看起來的亮度。研究估計,大約只有五分之一的超新星能夠透過濃霧,從地球上看起來連續閃亮超過90 天。這樣

算起來,大約每一兩百年地球上夠看見一顆超新星。也就是過去一千年來,差不多有5 顆,這與記載的數量基本相符。

他們根據理論繪製了一張銀河系內超新星最可能所在的位置圖,標注了大約三百多顆超新星的位置。圖上顯示,這些超新星大多位於銀盤平面內,特別是靠近銀河系中心的區域。

不過問題在於,他們發現歷史上記載的5 顆超新星都不在這個地圖上標注的區域內。比如1054 年最耀眼的那一顆,是在背向銀河系中心的位置,在地球的後面。「這是我們的模型中認為最不可能有超新星爆發的位置。這讓我很驚訝。」菲爾德斯說。

研究者表示,雖然5 顆的數量太少,不足以形成統計規律,但是仍然有可能意味著他們的模型存在某些問題。比如,有可能把銀河系作為荷包蛋形狀考慮不夠全面,未來的研究可以加上旋臂區域等因素進一步完善。

另外,研究還發現了歷史紀錄的一項缺失:這5 顆紀錄都來自北半球的居民。他們認為其實南半球有著更有利的觀測優勢,可能這些紀錄還埋藏在秘魯亞馬遜叢林中還未被人發現。

菲爾德斯說,這份研究將為現代人更有準備地觀測到未來的超新星事件提供了信息依據。如果知道朝向哪個天空方位進行觀測,現在人看到超新星的機率很可能會增加。

菲爾德斯說:「如果銀河系內發生一顆超新星爆發,那真的是一個令人矚目的事件,等著吧,說不定突然哪一天就看到一顆。」◇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