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在傳統文化中被列為「五倫」之一,人們也常說「千金易得,知己難求」。真正的朋友,可以相伴一生,在患難中互相扶持,在生活中分享快樂。如果能夠結識一位志趣相投的朋友,真是不亦樂乎!在一些節日或者重要場合,我們都喜歡給朋友贈送禮物表達祝福;重情重義的古人,也會互相贈送禮物。而且,他們的禮物新穎別致,甚至成為千古流傳的佳話。

比如,在唐朝的某一天⋯⋯

郊外的潭水邊停泊著一葉孤舟,一位豐神俊逸的中年男子踏上孤舟,準備啟程遠行。忽然,一個清越悠揚的歌聲由遠及近,從岸上飄來,男子立刻停船,循著歌聲望去。原來是他的朋友踏地為節拍,一邊舞蹈一邊歌唱,為他送來一曲送別歌謠。男子望著深邃的潭水不由地感嘆,這潭水哪怕有千尺深,又怎麼比得上朋友對我的情誼呢?於是,詩性大發,吟出一首七絕作為回贈。

李白對著深邃的桃花潭水感嘆:這潭水哪怕有千尺深,又怎麼比得上朋友對我的情誼呢?圖為清‧張偉《桃花》。(公有領域)
李白對著深邃的桃花潭水感嘆:這潭水哪怕有千尺深,又怎麼比得上朋友對我的情誼呢?圖為清‧張偉《桃花》。(公有領域)

這送君遠行的一刻,成為古時候送別的經典一幕,以及古人友情的美好見證,那首七絕也因此成為後人爭相傳唱的名篇。這就是詩仙李白的詩歌《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唐朝詩人輩出,從初唐四傑到盛唐的山水詩人,再到中唐的韓柳元白和晚唐的小李杜,他們像眾星捧月一般,襯托出詩仙李白出神入化的詩歌造詣。李白,是歷史上罕見的兼擅古體詩、絕句、律詩、詞,並達到最高水平的大詩人。他的詩作風格多樣,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動人力量,將中國傳統詩歌推向一個頂峰。今天我們要欣賞的《贈汪倫》,就是他的一首廣為流傳的小詩。

圖為宋‧梁楷《李白吟行圖》局部。(公有領域)
圖為宋‧梁楷《李白吟行圖》局部。(公有領域)

相信朋友們對李白的很多詩歌都能倒背如流了,但是有人可能會問,這首語意淺顯易懂的《贈汪倫》,為甚麼能成為李白的代表作呢?它好在哪裏?難道僅僅因為它讀起來朗朗上口,就成為經典名篇嗎?

的確,《贈汪倫》在理解詩意上沒有太大的難度,全篇沒有一個生僻字,也不用一個典故,就像民歌一樣直白曉暢。但是正因如此,這首詩就具有藝術作品中最難得的「天然」,也就是用最簡單的文字,表達最真摯的情感,並創作出最美的詩歌,這便是大詩人的手筆。

李白還有一句著名的詩:「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金代詩人元好問也曾說:「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說的都是這個意思。李白作詩,主張純真、純美、自然,不喜雕琢,所以才會創作出《贈汪倫》這樣一首樸實無華卻又渾然天成的佳作。

如果細細品讀《贈汪倫》,我們也能從中體會到詩歌的妙趣。這首詩分為兩個層次,前兩句是敘事部份,描寫的是送別的場面。「李白乘舟將欲行」,首句用直白簡練的語言切入主題,描寫詩人在桃花潭邊,即將乘船遠行的情形。一個「將」字,說明詩人欲行未行,乘船待發的狀態,這就為下一步情節的發展做了鋪墊。

「忽聞岸上踏歌聲」,描寫的是朋友送別的場景。這句和第一句不同,從詩人的角度先聽到了踏歌的聲音,從而引出送行的汪倫來。「忽聞」說明汪倫的出現在詩人意料之外,含蓄地傳達出驚喜的心情。踏歌,是一種一邊踏著節拍一邊歌唱的傳統歌舞形式。這句話也從側面表現出汪倫的藝術修養,以及不拘俗禮、自由灑脫的性格,難怪他會成為李白的好友了。

接下來,一般人的思路是應該描寫送行的友人了,但是詩人筆鋒一轉,進入抒情部分。「桃花潭水深千尺」,詩人這才告訴讀者,原來他們分別的地方在桃花潭邊。深千尺,用誇張的手法極言潭水之深。獨特的風景也觸動了詩人的離思,於是最後一句自然流露,「不及汪倫送我情。」至此,汪倫才隆重出場,更襯托出他送別時的深情厚誼,哪怕是千尺深的潭水都比不上。不過汪倫究竟是甚麼樣的人,李白和他見面說了些甚麼,有沒有約定下次會面的日期,這些都隱藏在詩歌之外,引發讀者無限遐想。

誇張是李白作詩常用的手法,可以營造出豪邁奔放的氣勢,並展現出他詩性飛揚的文采。最後這兩句還使用比興的手法,把無形的情感用有形的潭水來比喻。無形的事物是最難表現的,《琵琶行》中的琵琶聲,《李憑箜篌引》中的箜篌聲,都是描寫的經典,但是李白這首詩僅用兩句詩來表現,而且是將身邊的景物信手拈來,卻又無比形象貼切。詩仙李白,真的是用天然語寫詩的高手!

詩人背後的故事

李白一生交遊廣闊,足跡遍及大江南北。這首《贈汪倫》大約作於天寶十四(七五五年)年,是李白遊歷涇縣(今安徽宣城涇縣)桃花潭時所作。李白為人豪放灑脫,喜歡結交朋友,也為很多人寫過詩,不過大部份都是歷史上著名的大詩人,比如孟浩然、王昌齡、杜甫等人。那麼汪倫為甚麼有幸成為詩仙筆下的主角呢?

汪倫雖然名不見經傳,但是關於他的身世卻有很多說法。有人說他是涇縣的一個普通村民,也有人考證後發現,汪倫是唐朝涇縣的一個名士,還是初唐越國公汪華的五世孫。開元天寶年間,汪倫做過涇縣的縣令,和李白、王維都是關係很好的朋友。後來汪倫閒居涇縣的桃花潭,李白來拜訪他,離別時才有了這首詩作。

不過,古代典籍還記錄了一件關於這首詩的趣聞呢!傳說,汪倫素來仰慕詩仙的大名,但一直沒有機緣結識。他聽說李白來到涇縣時,就寫了一封書信:「先生好遊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盛邀他來作客。李白收到信後,就開心地來到汪倫的住處。但是,李白一看,這個地方既沒有十里桃花,也沒有萬家酒店,原來是汪倫故意把他「誆騙」來的呀!

汪倫向李白解釋,何為「十里桃花」「萬家酒店」。圖為清‧劉德六《 黃鸝桃花》。(公有領域)
汪倫向李白解釋,何為「十里桃花」「萬家酒店」。圖為清‧劉德六《 黃鸝桃花》。(公有領域)

這時,汪倫就解釋說:「所謂『十里桃花』,是因為距此十里有一座桃花潭;所謂『萬家酒店』,是因為有一家姓萬的人家開的酒店。」原來汪倫是跟詩仙玩了一個文字遊戲,中國的漢字果然是博大精深。但是呢,一般人聽了,可能為自己「上當受騙」而生氣,李白卻很欣賞汪倫的機智和心意,反而爽朗大笑,欣然接受了他的「辯解」。

之後,汪倫熱情地款待李白數日,還送給他八匹駿馬、十端官錦。臨別時,汪倫又親自歌唱送行。李白感於汪倫的情誼,於是贈送給他一首七絕作為回報。詩仙的詩歌,篇篇都是精品,李白以詩贈友,不正是最珍貴的禮物嗎?

因為一個誤會,李白結識了一位風趣而豪爽的朋友。今天人們喜歡李白這首詩,恐怕不僅僅是因為背後的軼事,更多的是欽佩李白的胸襟和風度吧!◇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