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引述2名大陸半導體行業人士消息說,華為計劃在上海設立不使用美國技術的晶片製造工廠。業界分析,大陸晶片製造設備高度依賴國外,華為造芯難以成行。

消息來源說,華為的上海晶片廠由上海集成電路研發中心進行營運。該研發中心是一家中共國企,由上海市政府支持。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集成電路研發中心的主要股東之一是中共國企華虹集團,華虹集團旗下的兩家晶片代工廠——華虹宏力和上海華力是2011年9月華虹與宏力合併後成立,而宏力的創立人之一是中共前黨魁江澤民的兒子江綿恆。

據公開資料,華虹宏力目前最先進的製程是七廠的65納米,但產能只有1萬片。上海華力的穩定製程略優,達到55納米,目標是達到28納米低功耗製程。

上述消息人士稱,這間華為上海工廠最初將生產45納米晶片,計劃於2021年前生產用於華為智能電視和物聯網設備的28納米晶片,華為的目標是要在2022年底量產20納米晶片,用於5G電信設備。

對於上述消息,華為和上海集成電路研發中心均拒絕評論。

美國於9月15日正式啟動了對華為的晶片制裁,台積電和三星均已宣佈停止向華為供貨。華為剛於10月30日在上海舉行了Mate 40智能手機大陸記者會,但這款機型使用的麒麟9000高端晶片已經斷供。

市場分析認為,目前華為只能國產化,沒有其它出路,但先進製程的晶片不太可能在短期內實現,華為的這間上海工廠無法令其智能手機業務起死回生。

北京從台灣挖角難度高

台經院產業顧問暨研究員劉佩真對台灣中央廣播電台表示,中國目前仍然高度依賴美國或美方盟友的半導體技術、設備,短期內供應鏈難以達到完全自主,估計未來至少3到5年內中國還是得向外尋求支援。

10月27日,任正非在一場招聘會上說,華為未來要額外投入數十億美元吸收國內外人才。

劉佩真表示,中國科技供應鏈加緊「去美化」,未來可能會更多的招攬台灣人才。但現在的大環境已經不同,在中美科技戰、中共病毒(武漢肺炎)疫情、台灣半導體前景看好的形勢下,中國要成功挖角的難度越來越高。

她說,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的市佔率穩居第二,而中國無論是晶片代工、記憶體部份都面臨困境,而且之前台灣的一些半導體人才在中國的發展並不是太好。

中共稱在未來5年再投資近10萬億人民幣發展晶片,但最近曝出過去幾年大批半導體項目已經爛尾,最近參與晶片行業的企業中一部份毫無經驗。

華為副總裁深圳猝死

愛爾蘭知名商人、華為公司企業傳播副總裁凱利(Joe Kelly)在深圳突然去世,終年55歲。

愛爾蘭媒體1月2日報道,凱利1992年畢業於阿爾斯特(Ulster)大學的傳媒研究專業,曾任職全球知名通信公司Xerox,Marconi和BT,2012年加入了華為,把家從倫敦搬到中國大陸。

由於繁忙的日程安排和路途遙遠,凱利並未如願返回愛爾蘭,而是通過社交媒體保持聯繫。

華為受到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排斥後,凱利幫助華為駁斥那些指控,「我的專長是危機管理,當事情發生時,要保持冷靜,而不要情緒激動。」他在去年接受《愛爾蘭時報》採訪時說。在華為被美國全力圍堵的敏感時刻,凱利的猝死引外界聯想。◇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