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正在經歷一場政治戰爭,正在進行一場可以算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選舉,有些人甚至認為這是美國歷史上最重要的選舉。

期間發生了一件事,一件讓我們很多人都很害怕的事:在一場分歧嚴重的總統選舉的最後幾個月裏,魯斯‧巴德‧金斯伯格去世了。

隨後,人們的言辭變得更加激烈,有人大聲宣稱,接替這位大法官的人選將改變美國未來幾代人的生活。

這些言辭是我們所見過的最激烈的,其中有一些是有道理的。誰是總統,誰能進入最高法院,這真的很重要。唐納德‧特朗普對美國的願景與支持拜登的自由民主黨人對美國的願景在根本上是對立的。

艾米‧科尼‧巴雷特接替魯斯‧巴德‧金斯伯格將從根本上改變最高法院,因為她對出任法官的意義的理解與她的前任截然不同。

然而,在我們激烈的言辭的表面之下也有一些真相,應該以冷靜的心態加以考慮。

偏離了視線

首先,事實上,我們都明白這次總統選舉的結果是多麼重要,最高法院的人選是多麼重要,這一事實告訴我們,我們已經偏離了開國元勛們的願景有多遠。在過去,無論是總統還是最高法院都不會對美國的公共生活產生如此誇張的影響。

按照定義,總統是行政長官,負責執行國會議員通過的法律。用亞歷山大‧咸美頓的話說,最高法院是「最不危險的部門」,既無權力也無意志,只有「判斷」。

這麼多年來,我們把大量的權力和影響力集中到政府的行政部門,遠遠超過了開國元勛中最親行政者的期望。在過去,我們的政府是以集中在國會的代表們為核心的,可是如今,我們的公共生活的相當一部份是由白宮的主人控制著。

不管你是不是同意他的決定,特朗普總統在短短四年的時間裏就改變了美國的關稅和貿易政策;改變了我們對發生在敘利亞、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戰爭的政策;改變了我們與歐洲盟友的關係;炸死了一個外國政府(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的領導人;(一度)處於與可能與北韓發生核戰爭的邊緣;改變了美國的移民政策;並監督著一場大瘟疫的因應措施。

在現任參議院領袖米奇‧麥康奈爾的幫助下,總統已經利用他的權力在聯邦法院任命了二百多名法官,並任命了美國最高法院三分之一的法官。簡單地說,特朗普總統已經改變了我們一代人的法律版圖。與前面提到的做法不同,這一成就,完全符合美國的立國原則。

儘管參議員查克‧舒默(紐約州民主黨籍)和其他左翼人士大聲呼號,說在總統競選期間填補金斯伯格法官留下的職位不妥而且違反憲法,但是憲法明確規定:總統提名權以及參議院的建議和同意權不能因為進入選舉季節而結束。

權力過大

儘管總統提名巴雷特擔任大法官以及參議院提出建議並予以同意的權力都明顯地符合憲法,但是右派的慶祝活動和左派的哀嚎表明我們的憲法秩序已經變得多麼不正常,脫離了其在司法系統內部的地位。

比如說,在制憲會議結束後,人們甚至不清楚最高法院是否擁有它那著名的司法審查權力。我們的開國元勛們明白,給予未經選舉的終身法官否決民選官員的機會,這種權力會被濫用,很危險。

直到1803年在馬布里訴麥迪遜案Marbury v. Madison過程中,最高法院才提出擁有司法審查的權力,然後到了20世紀,最高法院大力爭取這種可以推翻由國會和自由選舉的州立法機構通過的法律的權力。

由於這種權力是由自由派法官為了實現進步的政策目標而主張的,因此左派將激進的司法激進主義作為他們政治努力的基石。這就是為甚麼他們認為特朗普的新法官將對他們以非民主方式實現的政策成就構成致命的威脅。

在某種程度上講,我們的法官回歸到「原始主義」,就是回歸到對我們的憲法秩序的最初理解,回歸到對我們開國元勛們為非選舉產生的法官所設想的讓他們在我們的公共生活中可以發揮的有限作用的最初理解。

回顧我們的根基

無論是誰在11月3日贏得總統大選,現在都已經到了我們開始重新審視總統在美國公眾生活中的核心地位的時候了。

現代總統權力,包括其單方面改變公共政策以及對外發動戰爭的能力,產生於20世紀早期的進步運動,並且在大蕭條時期經由羅斯福得到鞏固,有利於團結一致在二戰以及後來的冷戰中獲勝。在共和黨掌權的時候,保守派曾追隨自由派,接受了單方面的總統權力。如今,兩黨都認同總統權力,並期待自己的候選人獲勝。

我們的建國願景是建立一個以州立法機構和國會為中心和基礎的共和國,只有在法律明顯違憲時,有限的司法系統才會介入。總統不能推動議程,不能單方面改變政策或者發動戰爭。

此刻,美國21世紀的兩大派別都要重新審視我們的建國願景,重新致力於建立一個以代議制立法機構為中心的有限的共和國。只有到那時,總統選舉才不會被認為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司法任命才不會被擔心暗藏殺機而成為美國公共生活中一切進步力量的終結。#

原文A Return to Constitutional and Political Normalcy?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作者簡介:加里·L·格雷格(Gary L. Gregg)是「至關重要的殘餘」播客節目的主持人,也是《反思與選擇:聯邦黨人、反聯邦黨人和定義美國的辯論》一書的編輯。

本文中表達的是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觀點。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