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簡稱姚士)是個大孝子,事業頗順,是某大公司的高管,在他的能力範圍內儘可能提供父母良好的生活。但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2016年冬他陪父母去中國南方旅遊,不幸父親辭世於他鄉。 85歲老母親傷心欲絕,難以接受,本來無病無災的身體,每況愈下,由姐姐照顧住在老家山西。

姚士求助於我時,已是半年以後,只見他唉聲嘆氣,心神不寧。談起了在老家走訪大醫院時的情景。老母親嚴重暈眩、失眠,很痛苦。拍了頸部和頭部X光片子,懷疑頸椎有問題。打了一星期的吊針,沒有任何起色。拿了片子找關係遞到了廣州大醫院南方醫院內科著名西醫手上,結論是頸椎頸動脈有些窄小,腦供血不足。怎麼治療? 「年老體弱,多休息。」那位醫生說。

姚士抓狂了,他本不信中醫,有病亂投醫,把我當成最後的救命稻草。遠程診病是比較困難的,看在老校友的面子,試試吧,姚士細細道來。

老太太暈眩、失眠的根源不在頸椎

2017年4月16日,初診。

老太太的主要症狀:頭暈目眩,嚴重時如坐舟船,起床時更甚,不敢睜眼,家中必須有人陪伴。入夜難眠,每晚起夜(小便)3到4次,心煩、難再眠。整日感覺疲勞,心發慌,無精打采。食慾差,吃得少。大便乾燥,兩、三天一次,小便黃。口中唾液多,嘴唇乾。從照片上看,面部虛浮,舌紅,舌苔白膩水滑。

分析病機,頭暈目眩、面部虛浮 ,口中唾液多、舌苔白膩水滑,為風痰上擾。老太太形體圓潤,肥人多痰,多氣虛。老太太傷心氣滯、氣虛、氣不行津而津液不佈,等諸多因素作用,而致水濕痰飲內生,如《醫學入門》所說:「痰飲,⋯⋯皆因飲水及茶酒停蓄不散耳,加外邪、生冷、七情相搏成痰。」

痰飲致病,每易蒙蔽清竅,擾亂神明,可見頭昏頭重、眩暈、精神不振等症狀;痰迷心竅,擾亂神明,可見心悸、心慌、神昏、癡呆等病症;痰火擾心,可見心煩、失眠、神昏譫語等。厥陰風木(肝木)橫逆犯中土(脾胃)(注1),致食慾差,少食。大便乾燥、小便黃,裏有熱。胃有實熱多伴脾有虛寒。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西醫治病,無論是照X光片、核磁共振,還是其它檢查,一定要看到器質性的病變,長瘤子,骨質增生,頸椎孔狹窄,甚麼細菌病毒的,以此為根據進行治療。中醫註重整體而不是一點,註重的是無形的氣,人體一氣周流,氣行血行, 氣行液行。

《黃帝內經》云:「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減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這裏說的就是人體氣機的升降出入必須正常。氣是無形的,怎麼知道它不正常?看它的像。例如:自然界中樹木的搖動,可知氣流風動。如姚士老母頭暈目眩,可知肝風內動,上擾清竅;口中唾液多、舌苔白膩水滑是內有痰濕之像。如此取像比類。

中醫診斷: 肝腎虧虛,風痰上擾。

急則先治標,僅三日頭暈、失眠好大半

李可老中醫承傳基地方:頸性眩暈方加味

法半夏15g,白朮25g,天麻15g,茯苓15g,炙甘草6g,橘紅6g,大棗12枚,生薑15g,桂枝10g,生生蠔30g,鱉甲15g,龜板15g,荷葉6g,菟絲子15g(包煎)。3劑,一劑煮出一碗,早晚飯後40分鐘喝半碗。

老太太病主風主痰,急則治其標,當化痰熄風,健脾祛濕。上方為半夏白朮天麻湯合苓桂術甘湯,方中半夏燥濕化痰降逆;天麻平肝熄風,止頭眩,兩者合用,為治風痰眩暈頭痛之要藥。李東垣在《脾胃論》中說:「足太陰痰厥頭痛,非半夏不能療;眼黑頭眩,風虛內作,非天麻不能除。」故以兩味為君藥。以白朮、茯苓為臣,健脾祛濕,能治生痰之源。佐以橘紅理氣化痰,脾氣順則痰消。使以甘草和中調藥;煎加薑、棗調和脾胃,生薑兼制半夏之毒。

醫聖張仲景云: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 (《金匱要略》)

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苓桂朮甘湯主之。 (《金匱要略》痰飲篇16條)

苓桂術甘湯溫陽化飲,健脾利水。

生生蠔平肝潛陽,收斂元氣。

鱉甲、龜板滋陰潛陽,龜板滋陰力強,鱉甲退熱力勝,兩者有鎮水之功。

荷葉升清氣;菟絲子補陽益陰,固精縮尿。

2017年4月20日

僅三日後,姚士告知我,剛剛和母親通了電話,「母親好多了,渾身也有勁了。頭暈的問題每天只是偶爾,但很快就過去了。睡覺也好多了,原每夜起3~4次睡不著,現起夜1~2次很快能入睡。大便成形不乾燥了。唾沫也少了但還有,嘴唇還有些乾燥。藥還有今天半天的。後續還需怎麼調理?老太太精神狀態好多了,她是發自內心的感謝你。我更是五體投地越來越仰視你啦。」姚士挺會說笑。

老太太只吃了兩劑半,就有明顯改善。下一步應該標本同治。

再調藥治本,老太太痊癒了

那麼老太太問題的本質是甚麼?頭暈目眩,如坐舟船,上面提到是厥陰風木(肝木)升發失序,直升,帶著下焦的痰濕上擾清竅,實則土薄不載木(肝木),土薄是指戊己土脾胃虛。陽明燥熱暗耗腎水,患者表現出的風、濕、熱像,根本是三陰(肝脾腎)裏氣不足,下面是空的,底盤不穩, 如坐舟船。

遣方半夏白朮天麻湯合來復湯(注2)為基礎:

法半夏15g,白朮25g,天麻15g,茯苓15g,炙甘草15g,生甘草15g,桂枝10g,生山茱萸15g,生龍骨15g,生生蠔15g,生曬參5g,熟地30g,烏梅9g,懷牛膝15g,澤瀉15g。3劑,一天一劑,一劑煮出一碗,早、晚飯後40分鐘喝半碗。

人虛極者,其肝風必先動,肝風動,即元氣欲脫之兆也。來復湯為元氣來復之意,此方的君藥為甘草(因土中有熱,加15g生甘草),意在厚土載木(加強脾胃)。臣藥生山茱萸、生曬參補肝體。李可老中醫認為「山茱萸為救脫第一要藥」。它既補肝體,又助肝用。龍牡二藥為固腎攝精、收斂元氣之要藥。

老太太風痰上擾、熱像多,問題出在陰分不足,水淺龍火飛。一方面痰濕重,一方面唇乾,舌有裂紋。熟地、烏梅酸甘化陰,補腎水填真陰,單味熟地已是以陰包陽腎水的狀態。烏梅斂降離位相火。茯苓、懷牛膝、澤瀉可使濕邪從下祛之。調方後補充裏氣以治本。

2017年4月23日

又過了3日,同學老母親來電話告知,吃了藥後有腹瀉,一日兩次,但腹瀉後人感覺舒服。說明藥起作用,濕邪有出路從下而去。

後又調了一次藥方,吃到4月底,沒有再出現頭暈現象,可以不要人陪伴獨自下樓散步。早起晨練,晚上睡眠很好,大便轉正常,吃飯也香。

2019年9月7日

最近姚士還發來信息,告知老母親精神狀態特別好,身心輕鬆,基本不頭暈了,每天出去鍛鍊身體。今年體檢各項指標正常,轉達老母親對我的謝意。

能夠幫助患者解除痛苦,深感欣慰。

(本欄目登載的方藥,請勿擅自使用,務必諮詢專業醫師。)

注1:五行對應五臟: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腎水。五行有相生相剋的關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金克木,水克火。風木(肝木)橫逆犯中土(脾胃)就是從木克土太過而來。
注2:來復湯為清末民初山西名醫張錫純所創,凡人身之陰陽氣血將散者,皆能斂之。
參考:呂英教授《氣一元論與中醫臨床》@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