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糧食價格近期出現上漲趨勢引發民眾關注。中共農業農村部官員日前表示,當前糧價穩中有漲,隨著秋糧上市,加上糧食庫存充裕,糧食市場有望保持穩定。官方言論遭到網民炮轟。分析認為,隨著中國外匯儲備減少,糧食價格或會持續上漲;也有分析認為,糧食上漲或將引發中國通貨膨脹。

中共農業農村部8月26日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當前糧食市場運行和生產有關情況。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表示,受中共肺炎(俗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洪澇災害影響和國際糧價震盪傳導,我國糧食市場運行出現了階段性波動。總體上看,當前我國糧價穩中有漲。

(推特)
(推特)

大陸獨立評論人士文瑞對大紀元表示,引起糧食漲價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國內歉收,「今年南方水災、北方乾旱引起糧食失收,國家糧庫採購不足,庫存糧比較少;而且因為歉收,收購價格上調,所以,肯定要把(糧食)價格提上來。」

另一方面,財政緊張,外匯儲備不足,「價格漲也體現了他們的憂慮,現在從外國採購糧食,感覺外匯儲備不足,採購糧食心裏沒底,為解決這個問題,就把糧食價格調高了。」

而糧食價格「穩中有漲」是說,目前有漲,但漲幅不太。「意思就是現在不會漲得很快,因為糧食跟其它物品不同,它會直接影響人的基本生存。如漲太快,會引起消費者的警覺,引起個人囤糧,引起糧食恐慌,甚至社會動盪,所以,一般情況下它會慢慢上漲。除非財政枯竭,外匯儲備急劇下降,就可能快速上漲。現在國內不是已經在鼓吹要恢復糧票等供應制度了。」文瑞說。

唐珂還稱,糧食短期需求變化不會對糧價產生持續影響,消費者沒必要過份焦慮甚至恐慌搶購。警惕一些炒作「糧荒」的輿論,不要盲目跟風囤糧。

文瑞認為,糧食恐慌的根源不在於糧食減產,減產可以去國外採購,「關鍵問題是沒有錢了,就是外匯儲備不足,而這個不足是跟美國打貿易戰,美國卡緊它美元的來源。所以,沒錢了這是一個最重要的因素。」

秋糧及糧食庫存都存在問題 糧價或持續上漲

唐珂在新聞發佈會上還稱,有三個基本面因素支撐糧價總體保持穩定:一是生產方面,今年夏糧和早稻已獲豐收,而今年秋糧面積穩中有增,長勢不錯;二是糧食庫存充裕,目前全國稻穀、小麥庫存水平大體相當於城鄉居民一年的消費量;三是消費較為平穩。

有網民對此質疑,「既然說大豐收了,咋還漲價?」

文瑞表示,秋糧不可能豐收,「現在收購的是一季稻中稻,中稻是4、5月開始種植,每年8、9月開始收穫,但今年正好4、5月開始鬧水災旱災還有蟲災。」

今年秋糧肯定會歉收,「農民現在的心態也變了,知道種田發不了財,就自己種幾畝地留著做口糧,有多餘的才賣,今年災情後,農民惜糧,從農民那裏收購的糧食並不多,主要是從大型的農場,尤其是國營農場收購,國營農場有種植任務。」

對於所謂糧食庫存充裕,中國獨立學者戈壁東對大紀元表示,中共在糧食問題上一直都是謊言,「比如,今年年初的武漢封城開始,當時也是農業部發佈說湖北地區的糧食至少可以保證一年,5天後,他們再次發佈說能保證半年,過了不久,他們緊急從東北調集3000噸糧食進武漢,改變他前兩次所有的發佈。其實,它也不是憑空發佈,完全是根據它在湖北的存糧的數據來發佈這個數據。但實際上最後發現,所有的存糧已經被貪污貪空。這就是這幾年中共一查糧庫,糧庫就起火的秘密所在。」

不少大陸糧食網站分析,因洪澇災害減產,農民賣糧意願不高,收購陷入困難。各地政府不僅啟動托市價,稻穀上市都高開高走,近期糧價或會繼續上漲。

據大陸糧油信息網近期消息稱,近期上市的南方早秈稻價格高開高走,主產區江西外發裝車價格已達到1.25元/斤以上。零星上市的湖北、四川等地早中稻價格依然是高開,目前米企入市收購價格在1.24元—1.32元/斤不等,且收購積極性非常高漲,新季中晚秈稻將在月底大量上市,終端大米需求量增加,也將間接支撐其大米價格。

此外,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各地方輪換稻穀量增加,年底輪入的也較往年增加,收購主體也將較往年多,市場購銷將十分活躍,不排除搶糧的現象再次發生。

而另有分析指,由於擔心疫情在年底再次爆發,農戶秋糧收購後會再次惜售,這也將為米價上漲提供有力支撐。

糧食上漲或將引發通貨膨脹

唐珂有關「糧價穩中有漲」的言論遭到網民炮轟。有網民說,「能不能整點陽間的詞,你們陰間的聽不懂。」「說人話就那麼難?當老百姓都是傻子?」也有網民說:「漲就漲,弄個穩中有漲。」「甚麼穩中有漲,明明是漲得很穩。」

還有網民說,「穩中有漲?和樓價一樣?一直穩中有漲,然後老百姓就買不起了?」「糧價漲一分,其它食品要漲一塊。」「各種必需品穩中有漲。」

黑龍江省大豆協會8月6日的信息顯示,繼豬肉價格從23元/斤漲至32元/斤,雞蛋價格從3.5元/斤漲至5.8/斤之後,粟米價格從7月26日開始,上漲,一個星期漲幅達100元/噸,最近某些地方的粟米收儲掛牌價達到了1.3元/斤。

「糧價穩中有漲」遭到網民炮轟。(微博)
「糧價穩中有漲」遭到網民炮轟。(微博)

網民的熱議,「說明中國的民眾也已經意識到糧食問題的嚴重性。」戈壁東說,中共農業部官員的講話傳遞了一個非常明確的信息,中共已經在為未來的物價飛漲、通貨膨脹做一些宣傳準備。

戈壁東表示,今年年初疫情發生、大部份城市封城以後,經濟已受到嚴重打擊,「市場短缺、資源不足,在此危機下,中共加印6,000萬億人民幣,在半年前我們就已經預計到了中國的經濟危機和非常嚴重的通貨膨脹出現。」

「在這半年中,又出現了大洪水,中共經濟實際上岌岌可危,所以目前出現的市場普遍漲價,糧食在收購、運售環節上都全部漲價,實際上就是通貨膨脹的一個開始。這不只是糧食的問題,是經濟危機與通貨膨脹的集中表現,這個收購過程中糧食是最早爆發的一個通脹而已。」

戈壁東說,為解決這個問題,中共在加大力度到國際上收購糧食,「中美關係走到今天,中共繼續加大力度在收購美國的大豆,除了要緩和跟美國的關係以外,更多的目的它是想儲備一些糧食;雖然它對澳洲揮舞貿易大棒,對大麥加稅等,但是它繼續大量的購買澳洲的糧食。」

戈壁東還說,目前,中共為抑制歉收帶來的糧食短缺及價格上漲,一方面加大陳糧投放。比如稻穀方面,根據國家糧食交易中心的交易公告顯示,8月28日共計劃投放政策性最低收購價稻穀180萬噸,包括早秈稻、中晚秈稻和粳稻各60萬噸,投放重點是2017-2019年產稻穀。其中早秈稻集中在江西、湖南兩省;中晚秈稻主要集中在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以及四川六省;粳稻主要集中在安徽、江蘇、吉林、黑龍江四省。

另一方面,加大糧食進口,減少出口。據海關最新數據統計,6月份我國進口大米26萬噸,環比增加3萬噸,增幅13%。1月至6月我國累計進口大米124萬噸,同比減少1萬噸,減幅0.8%,而減少的原因是受今年年初疫情影響;6月份我國出口大米26萬噸,環比減少7萬噸,減幅21.2%,1月至6月累計出口大米136萬噸,同比減少11萬噸,減幅7.5%。

不過,目前中美關係緊張,「中美脫鉤讓中共最擔心的是美元脫鉤,它就得不到足夠的錢去購買糧食,整個經濟很可能就此發生連鎖的多米諾骨牌效應的倒塌。」戈壁東說。#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