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橫洲三條非原居民村(永寧村、鳳池村、楊屋新村)今日(15日)起將展開收地,受到第一期公屋發展計劃影響的村民,至今仍有52戶未獲合理安置。剛剛過去的周六,村民們舉辦了最後一屆「大樹菠蘿節」,由土地正義聯盟與橫洲綠化帶發展關注組的成員們擔任義工,向公眾介紹橫洲三村5年來抗爭的點滴,分享大樹菠蘿美食,並邀請不同領域的嘉賓探討土地問題。村民和參加者在百家布前合照,並在白布條上寫上對橫洲的願望。歷經重重艱難,雖然結果不如預期,橫洲三村最終仍然要面對收地的結局,但村民表示在護村路上並不言悔,並堅持守護到最後一刻。


上周六,村民們舉辦了最後一屆「大樹菠蘿節」。(陳仲明/大紀元)
上周六,村民們舉辦了最後一屆「大樹菠蘿節」。(陳仲明/大紀元)


「大樹菠蘿節」期間,村民和義工向公眾介紹橫洲三村5年來抗爭的點滴,分享大樹菠蘿美食,並邀請不同領域的嘉賓探討土地問題。(陳仲明/大紀元)
「大樹菠蘿節」期間,村民和義工向公眾介紹橫洲三村5年來抗爭的點滴,分享大樹菠蘿美食,並邀請不同領域的嘉賓探討土地問題。(陳仲明/大紀元)

沿著朗屏路前行,在單車徑旁的樓梯口拾級而上,車聲的喧囂頓時被雀鳥啼叫聲替代,大樹菠蘿紮根綠化帶,成蔭的綠樹為悶熱的天氣帶來一絲清涼。鳳池村村民黃橋根環顧四周,喃喃道:「我們根本不捨得這裏,你看多漂亮⋯⋯」他指著高聳的大樹菠蘿樹上的果實:「這棵樹我打理的,今天你們試過的大樹菠蘿甜不甜?」原來,每年的「大樹菠蘿節」期間,黃先生都是「主刀」切大樹菠蘿的村民義工,他熱情地邀請眾人分享這個甜滋滋的「橫洲特產」,今年也不例外。提到拆村時,他停頓了一下,語氣中有些傷感:「這裏將要移為平地,我現在跟地政總署申請農業遷置,只希望我的植物可以安置到。聽天由命吧!」


每年的「大樹菠蘿節」期間,黃先生都是「主刀」切大樹菠蘿的村民義工。(陳仲明/大紀元)
每年的「大樹菠蘿節」期間,黃先生都是「主刀」切大樹菠蘿的村民義工。(陳仲明/大紀元)


今年的「大樹菠蘿節」吸引了不少公眾參與活動。(陳仲明/大紀元)
今年的「大樹菠蘿節」吸引了不少公眾參與活動。(陳仲明/大紀元)


「大樹菠蘿節」期間繪製的大樹菠蘿面具。(陳仲明/大紀元)
「大樹菠蘿節」期間繪製的大樹菠蘿面具。(陳仲明/大紀元)

三村收地在即 村民何去何從

第一屆大樹菠蘿節中首次響起本土原創音樂《何處是吾家》,在橫洲實習的社工自編自唱獻給村民:「在這家,或許沒有驚天動地,但容我,留一片天。真的要別了嗎?夢想在此安身立命,誰能夠留住我家⋯⋯」這首歌至今仍在村民腦海中迴響,每次哼唱起來又忍不住淚水盈眶。


橫洲綠化帶將不保。(陳仲明/大紀元)
橫洲綠化帶將不保。(陳仲明/大紀元)

這些年來村民不斷為保住家園而發聲,但「不遷不拆」的訴求始終未能達成。今年三月,立法會財委會通過橫洲公營房屋工地平整及基礎設施工程撥款,涉款約18億港元,只能建成4000個單位。第一期發展收地在即,原訂共三期的公營房屋發展計劃,佔地33公頃,提供約1.7萬個單位,剩餘的土地發展研究於去年底完成,至今仍未落實計劃。根據地政總署的統計,受項目影響的村民共約258戶,截至6月底共有85戶不符合安置資格,當中18戶已遷離,15戶申請農業遷置,餘下的52戶則未有安置方案。


歐陽太(中)與張太(右)至今仍未獲安置。(陳仲明/大紀元)
歐陽太(中)與張太(右)至今仍未獲安置。(陳仲明/大紀元)

在橫洲楊屋新村居住17年的張太,至今未獲安置。她過去曾申請房屋署「置業資助貸款計劃」買樓,後來賣出物業,搬到楊屋新村打算在此終老,熱愛種植的她在家中培育了各種各樣的植物。她和丈夫從城市搬到鄉郊居住,只因喜歡鄉郊寧靜的生活。在橫洲導賞團中,她熱心向參加者介紹各種植物,並免費贈予毬蘭、水蒲蓮及果苗給有興趣的朋友。


「大樹菠蘿節」期間歐陽太(中)與張太(右)分享這些年的護村路。(陳仲明/大紀元)
「大樹菠蘿節」期間歐陽太(中)與張太(右)分享這些年的護村路。(陳仲明/大紀元)


在橫洲楊屋新村居住17年的張太喜愛種植,(陳仲明/大紀元)
在橫洲楊屋新村居住17年的張太喜愛種植,(陳仲明/大紀元)


永寧村的鄭小姐不捨舊居,雖然已獲公屋安置,但仍積極參與導賞團活動,帶公眾了解橫洲綠化帶的情況。(陳仲明/大紀元)
永寧村的鄭小姐不捨舊居,雖然已獲公屋安置,但仍積極參與導賞團活動,帶公眾了解橫洲綠化帶的情況。(陳仲明/大紀元)

張太回憶,五年前,政府入村做住戶登記時,她方被通知收地即將展開,對她而言如同晴天霹靂,這五年一直用盡各種方法尋求協助,卻得不到政府人性化的安排。7月15日轉眼就到來,她和丈夫仍未獲得安置安排:「到現在為止還跟地政署談,暫時還未處理好,可不可以人性化一些,不要再讓我們擔憂。」她的要求只是有個居所,並有地方安置她種的植物,但至今都未得到回應。


今年67歲的黃橋根,落戶鳳池村26年。(陳仲明/大紀元)
今年67歲的黃橋根,落戶鳳池村26年。(陳仲明/大紀元)

今年67歲的黃橋根,落戶鳳池村26年,雖然因為在朗屏邨擁有物業而不獲安置,但面對收地,仍聲援其他村民,嘗試用過各種方式爭取安置方案。他提及:「棕地根本就是政府地,為甚麼政府不先收回起樓,起了後先安置我們,再在七八年後收我們這裏的地?」這些方案都沒有得到回應,如今在安置問題上仍然未獲解決。面對家中種植的近百株植物,黃橋根表示:「希望政府暫時租個地方安置我的植物,給個橋底擺放都可以。現在向地政總署申請牌照做農業遷置,但是有牌又不批地,也沒有用。」他也曾經看過其它的農地,如今私人租用的土地有價有市,財政上恐怕負擔不起。「現在政府只給我們9000多元搬村費,其他賠償都沒有。我們不打算搬了,有一天住一天,等拆過來再算。」


在橫洲綠化帶旁的棕地。(陳仲明/大紀元)
在橫洲綠化帶旁的棕地。(陳仲明/大紀元)

抗爭路上並不孤單

2015年10月30日,政府在未諮詢過橫洲綠化帶居民的情況下刊憲逼遷,令村民們措手不及,在議員的調查中發現了更多令人難以接受的黑幕,自此之後村民和土地正義聯盟的成員們一起出來抗爭,嘗試用各種方法發聲。

歐陽太(伍靜嫺)一家四代人都在鳳池村居住,她未曾想到自己這些年來會為了保住自己的家園,熟讀那麼多與法律相關的書籍。她對政府收地感到有些無奈:「這些年我真的是快速成長,一個師奶現在快成為土地問題專家了。」談起政府的賠償安排,她一筆一筆地算,對比不同的地段,橫洲的賠償並不合理,政府安排的免審查居住公屋方案治標不治本,10年後仍然需要重新進行資產審查,實質上是拖延時間之計。她抓住每一次向政府部門請願的機會,也很感激一路上都得到民主派議員和土地正義聯盟成員們的支持。

土地正義聯盟組織幹事吳卓恆對橫洲事件也很上心,他自2017年參與支援村民至今,一直默默支持。吳卓恆表示:「始終土地議題在香港不是一個最主流的議題,大家都關心土地發展,不代表人們關心村民等等。有這些民間團體在這裏,才令到這些議題在沒甚麼人關注的時候,都有些東西可以爭取回來。」他舉例,在2018年發展局提出加強寮屋的特惠補貼及安置安排,加入一些補償方案,雖然離村民要求的「不遷不拆」仍有一段距離,但也是小小的爭取。面對目前仍有未能安置的村民,他表示土盟會繼續支援,直到所有村民都獲得妥善安排為止。


橫洲綠化帶發展關注組義工Amy常常組織導賞團,帶公眾人士走訪橫洲三村。(陳仲明/大紀元)
橫洲綠化帶發展關注組義工Amy常常組織導賞團,帶公眾人士走訪橫洲三村。(陳仲明/大紀元)

橫洲綠化帶發展關注組義工Amy,主要負責公共教育層面,組織導賞團,帶公眾人士走訪橫洲三村,認識綠化帶的生物多樣性。Amy與參加者在山上遙望棕地,解說城市發展過程中橫洲遇到的種種問題,喚起參加者對土地問題的反思。Amy說:「這些年我們跟政府做了很多示威遊行對抗性的方法,但是這些未必是公眾人士可以接受到的,反而一些軟性的手法,比如大樹菠蘿節、導賞團、出書呀,這些形式讓多些公眾人士可以接受到,讓大家了解綠化帶資源除了是村民享有之外,也是給公眾人士的。」


橫洲三村內有不少標語。(陳仲明/大紀元)
橫洲三村內有不少標語。(陳仲明/大紀元)


橫洲三村內有不少標語。(陳仲明/大紀元)
橫洲三村內有不少標語。(陳仲明/大紀元)

由村民和義工們自費出版的《何處是吾家——橫洲》一書,Amy曾參與策劃和編寫:「以前我們維持媒體主導報道的方向,發現一些媒體的報道好像跟事實不是很扯上關係,於是我們決定出版一本書,將橫洲事件真真實實呈現在這本書上。」她相信「教育」是頗為重要的一環,這本書不僅僅是橫洲事件的一個記載,更是對他人的借鑑,希望公眾日後再遇到相似事件時,同樣能自我反思。

這些年與橫洲三村的村民們並肩同行,Amy也感受到當中的人情味:「這班村民都有他們善良的一面,他們知道你有需要都很願意去幫你。」每一屆的「大樹菠蘿節」都凝聚了她不少心血,今年的遷村「死線」將至,又同時面對疫情的壓力,她仍然與村民一起,堅持舉辦最後一屆「大樹菠蘿節」,留下一個美麗的回憶。

*********

在「大樹菠蘿節」土地研討會的最後,主持人Amy問村民張太和歐陽太最後一個問題:「如果時光倒流五年,你們會不會選擇再出來抗爭?」張太毫不遲疑地說:「如果政策跟五年前一樣,我想都會重複一樣的路。」無論最後的安排如何,歐陽太也表示沒有後悔過站出來發聲。Amy寄語:「我想跟他們說,要努力,要繼續堅持,要繼續為公義發聲,不要那麼容易妥協。因為面對這個政府,再多的妥協會帶來再多的壓迫,祝願他們可以找到他們理想的生活。」◇


今年最後一屆「大樹菠蘿節」村民和參加者在百家布前合照。(陳仲明/大紀元)
今年最後一屆「大樹菠蘿節」村民和參加者在百家布前合照。(陳仲明/大紀元)


村民和活動參加者在白布條上寫上對橫洲的願望。(陳仲明/大紀元)
村民和活動參加者在白布條上寫上對橫洲的願望。(陳仲明/大紀元)


「大樹菠蘿節」參加者試食橫洲產的大樹菠蘿。(陳仲明/大紀元)
「大樹菠蘿節」參加者試食橫洲產的大樹菠蘿。(陳仲明/大紀元)


橫洲三村的大樹菠蘿。(曾蓮/大紀元)
橫洲三村的大樹菠蘿。(曾蓮/大紀元)


「大樹菠蘿節」音樂會花絮。(曾蓮/大紀元)
「大樹菠蘿節」音樂會花絮。(曾蓮/大紀元)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