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四次扇貝大逃亡使大連獐子島集團的「鬧劇」劃下句點。獐子島被禁入市場,被罰60萬元(人民幣,下同),4名主要責任人被罰5年至終身市場禁入。

6月24日,證監會公佈對獐子島公司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決定,對獐子島公司給予警告,並處以六十萬元罰款,對15名責任人員處以三萬元至三十萬元不等罰款。對董事長兼總裁吳厚剛採取終身市場禁入措施,副總裁梁峻被採取十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首席財務官勾榮、董秘孫福君分別被罰5年證券市場禁入。

隨後,獐子島也發佈公告,公司董事長吳厚剛等3人辭職。

截至6月24日收盤,獐子島股價下跌1.29%,報3.06元/股,總市值21.76億元。

獐子島不斷上演扇貝「跑路」、「餓死」等「大戲」

在此前的幾年裏,作為「水產第一股」的獐子島所養殖深海扇貝就頻頻被「受災」。

2014年,獐子島稱,進行秋季底播蝦夷扇貝存量抽測,發現存貨異常,公司因此第三季度虧損7.63億,主因是北黃海異常冷水團導致扇貝「跑路」。

2016年,獐子島公司通過少報扇貝採捕海域面積13.93萬畝,少計營業成本、營業外支出的方式,虛增了當年利潤1.3億元。

2017年,獐子島又以扇貝死亡為由,將以前年度已採捕完畢未結轉成本的虛假庫存一次性核銷,造成2017年利潤虛減。

2018年,獐子島表示,降水減少導致扇貝的餌料生物數量下降,餌料短缺加劇,再加上高溫導致蝦夷扇貝攝食效率下降,造成扇貝瘦弱進一步加劇,導致扇貝死亡。2017年,該公司虧損7.23億元。

2019年4月,獐子島在一季報中表示,當期公司虧損4,314萬元,理由依然是「底播蝦夷扇貝受災」。

2020年5月,董事長吳厚剛又將業績虧損的原因甩向了扇貝:「底播蝦夷扇貝大量損失,是海水溫度變化、海域貝類養殖規模及密度過大、餌料生物缺乏、海底生態環境破壞等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證監會調查發現,獐子島公司在2014年、2015年已連續兩年虧損的情況下,客觀上利用海底庫存及採捕情況難發現、難調查、難核實的特點,不以實際採捕海域為依據進行成本結轉,導致財務報告嚴重失真,2016年通過少記錄成本、營業外支出的方法將利潤由虧損披露為盈利,2017年將以前年度已採捕海域列入核銷海域或減值海域,誇大虧損幅度。

此外,公司還涉及《年終盤點報告》和《核銷公告》披露不真實、秋測披露不真實、不及時披露業績變化情況等多項違法事實。

證監會藉助衛星定位數據,對公司27條採捕船隻數百餘萬條海上航行定位數據進行分析,認定獐子島公司成本、營業外支出、利潤等存在虛假。

網民質問證監會:如何賠償投資者損失?

上述新聞引發網民對證監會紛紛質問:「對投資者損失如何賠償?保護投資者應該是證監會在處罰的時候考慮的首要問題!」

「財務造假直接罰到傾家蕩產!某會請行使你的職責作為一下好嗎?」

「對比一下瑞信和獐子島,我們的證監會是不是應該做點甚麼?六十萬罰款有甚麼用?抵不過人家一天的收入,市場禁入又如何?難道就沒別的辦法進入了?該做點實事了!!」

「坑了那麼多投資者,也只是罰幾十萬,有個啥用?最好是把他們的股份罰沒拍賣,用以賠償投資者的損失。」#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