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獐子島扇貝,其實絕大多數都是日本進口過來的。」有知情人士說。這是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獐子島」)遭遇的又一次「扇貝事故」。

創始於1958年的獐子島集團,一度被譽為「海底銀行」,因其發展海珍品種業、海水增養殖、海洋食品等而成為集冷鏈物流、海洋休閒、漁業裝備等多元產業為一體的綜合型海洋企業。

但近5年來,「獐子島」不斷在A股市場上演扇貝集體「跑路」、「餓死」、「大面積死亡」等「大戲」。此前就有股民說:「騙我可以,注意次數。」

近5年,「獐子島」在一次次的大規模扇貝異常事件中,其市值蒸發近百億人民幣。

知情者:不少扇貝購自日韓 虧本賣

據澎湃新聞17日報道,一位與「獐子島」有業務往來的知情人士表示,「像獐子島扇貝,其實絕大多數都是日本進口過來的。」這位知情人士還透露,今年以前,「獐子島」的蝦夷扇貝,「除了自己養殖的,品質很好的基本以日本進口為主」。

「獐子島」內部員工老孔也表示,「獐子島」在前年和去年都有從南韓購買蝦夷扇貝「充產量」,「肉、殼都買過」。「實際上從外面買來不掙錢,但畢竟有量。」老孔說,為了保證市場供給,獐子島「賠錢也要上(指從外部購買)」。

「外來的扇貝送至此加工生產已經有大半年的時間了。」島上一名知情人士說,這些扇貝來自山東以及周邊島嶼,實際上獐子島集團購買外來的扇貝再加工,完全是在虧錢運轉。

此前,《中國經營報》報道稱,在位於東獐漁港的貝類加工中心,獐子島集團的全部捕撈船已經停止工作,但仍舊有貨車在裝卸貨物。周邊居民介紹,本地捕撈船的捕撈已經滿足不了工廠的生產需求。

而獐子島目前市面上銷售的扇貝產品部份標明捕撈自「大連獐子島海域」或「黃海」,部份產品未標明捕撈海域。

這已經不是獐子島第一次撒謊了,早在2015年2月,就有2,000名獐子島居民實名舉報了獐子島公司。

2000人實名舉報獐子島

獐子島人沒料到的是,獐子島的「扇貝大戲」竟能不斷上演:2014年扇貝集體「跑路」;2018年1月,因「降水減少導致餌料生物數量下降」扇貝被「餓死」;2019年1季度,「底播蝦夷扇貝受災」;2019年11月,「底播扇貝出現大比例死亡」。

「可是幾年來,獐子島的問題似乎沒得到甚麼改變。」獐子島居民對澎湃新聞說。2015年2月,2000名獐子島居民實名舉報了獐子島公司。他們表示,2014年的「冷水團」事件是獐子島公司與當地鎮政府共同導演的一場「彌天大謊」。

2014年10月,獐子島發佈消息說,扇貝大幅減產,震驚整個A股市場。當時,獐子島公告稱,因北黃海遭到幾十年一遇的異常冷水團,讓100多萬畝即將進入收穫期的蝦夷扇貝絕收。獐子島由盈利轉為淨利潤虧近12億元。

在獐子島一次次的「扇貝事故」中,只有2018年1月的大量扇貝「餓死」事件,被查明是因財務造假。

大連獐子島集團卻始終在A股市場上屹立不倒,因鎮政府是獐子島集團實際控制人。資料顯示,獐子島的前身是是一家集體所有制企業。2000年,中共獐子島鎮政府成立了長海縣獐子島投資發展中心,接管了獐子島鎮政府持有的大連獐子島漁業集團有限公司股權,持股比例為70.70%。

2006年,獐子島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截至目前,長海縣獐子島投資發展中心依然是上市公司獐子島的控股股東和實控人,持股比例為30.76%。

《時代周報》報道,2014~2019年前三季度,獐子島分別獲政府補助4,107萬元、6,543萬元、3,020萬元、726萬元、3,044萬元和773萬元,共計約1.8億元。

多位市場人士對《時代周報》表示,地方政府為了政績,為保殼,給企業補貼的情況較為普遍,但也變相慫恿上市公司違規,被質疑濫用財政補貼。

對此,網民議論紛紛:「謊言終歸還是無法自圓其說。問題是如此厚顏無恥公司,為啥不下架?」

「更加無恥的不是犯罪者,是漠視犯罪者的犯罪行為,將助長更多的犯罪者,他們是能夠被收買的。」

「騙子橫行了多年,監管呢?」「這種公司是如何上市的!」#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