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是身體對抗病毒、細菌或發炎的一種生理現象,免疫力較弱者,發燒的頻率較高,嬰幼童與老人是需要特別小心的族群。然而,導致發燒的原因有很多,大部份的情況都會自行痊癒,只有少部份的情況必須特別注意。到底有哪些原因會引起發燒?發燒時應該如何處理?

七個常見的發燒原因

為了讓民眾能清楚知道是何種原因引起發燒,在此提出7個常見引起發燒的原因,並說明出現的症狀與適當的處理方式。

1. 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是由鼻病毒、冠狀病毒等病毒感染上呼吸道所致,通常只有輕微發燒,其它症狀如鼻塞、流鼻水、喉嚨痛、咳嗽等;傳染方式為飛沫傳染與接觸傳染,孩童每年感冒約3~8次,成人則是2~4次,病程約為1周。

感染普通感冒可以依靠自身免疫系統而痊癒,藥物的作用只是舒緩症狀,並沒有殺滅病毒的功效,所以能不藥而癒。

孩童感冒發燒,食慾、活動力會下降,如果耳朵有異常分泌物,或是一直挖耳朵,則要注意是否併發中耳炎。由於孩童耳咽管的形狀相較於成人比較平,鼻腔與喉嚨的感染較容易逆行至中耳,因此發生中耳炎的機率較高。

2.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分為A、B、C三型,最常見的為A、B兩型。

流感會出現39℃以上的高燒,同時伴隨畏寒、咳嗽、肌肉痠痛,也有一些患者會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

流感可經由快篩確診,醫生會在診間用鼻咽拭子取得患者的鼻咽黏膜樣本,送至實驗室檢測。快篩的準確率只有50%~60%,如果檢查結果為陽性,代表感染流感;如果檢查結果為陰性,未必是沒有受到感染。因此在臨床上,醫生通常會以肌肉痠痛為流感的判斷標準。

一般來說,感染流感並不需要住院,多數患者在1~2周即可恢復,但要特別注意孩童與老人是否併發肺炎、腦炎、心肌炎等重症。如果患者一直提不起精神、嗜睡、走路東倒西歪,甚至出現心跳加速、呼吸困難、胸痛、咳血等症狀,這些症狀是流感重症的前兆,必須立即就醫。

每年發生流感的高峰期為秋、冬兩季,傳染方式為飛沫傳染與接觸傳染。治療流感可以使用抗病毒藥劑「克流感」,但是對於已經發展成重症的患者,這種抗病毒藥劑的效果並不理想。由於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型態不相同,因此每年施打最新型的流感疫苗,是最佳的預防方法。

圖│Fotolia
圖│Fotolia

Ž3. 腸病毒

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顧名思義,這類病毒主要在腸道繁殖;通常是經由糞口、飛沫傳染,或是接觸患者皮膚水泡的液體,也有可能感染。

成人感染腸病毒,症狀通常就像普通感冒,但是5歲以下的嬰幼童就必須特別注意。嬰幼童常見的腸病毒症狀有發燒、身體虛弱、腹痛,最典型的疾病為手足口病與皰疹性咽峽炎。

手足口病的常見症狀為輕度發燒(38℃以下),口腔內出現小水泡或潰瘍,手、腳與臀部的皮膚出現小水泡;而皰疹性咽峽炎主要是由A型克沙奇病毒所引起,症狀為高燒、嘔吐,口中的咽峽部出現小水泡與潰瘍。

嬰幼童感染這兩種疾病後,吃東西或飲水時,口腔會感到疼痛,因此會影響食慾,也容易焦躁不安。目前沒有治療腸病毒的特效藥,一般採用支持性療法,或使用藥物緩解症狀,約1周即可痊癒。

腸病毒71型與D68型容易引起重症,如果發現嬰幼童有脫水現象(體重突然減輕5%以上)、肌躍型抽搐(平躺時出現突發性的肌肉收縮抽搐)、嗜睡、意識不清、肢體麻痺、胸痛、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等情況,圴為腸病毒重症的前兆,應該立即送醫治療。

4. 玫瑰疹

3歲以下的嬰幼童突然發高燒39℃以上,且反反覆覆,並出現厭食、焦躁不安,除此之外沒有其它明顯病徵,且精神狀況和體力良好,有可能是得了玫瑰疹。

玫瑰疹是感染皰疹病毒第6型和第7型所引起,一年四季都會發生,屬於良性的疾病。3歲以下的嬰幼童幾乎都會感染,但不會有嚴重的併發症或後遺症,通常在退燒之後,身體上會出現紅色的細小疹子,從軀幹開始往四肢延伸,不會痛也不會癢,大約2~3天之後,疹子會從軀幹往四肢漸漸消退。

5. 泌尿道感染

孩童不明原因發燒,焦躁哭鬧,眼白變黃,食慾不振,尿液變深、變臭,甚至帶有血絲,有可能是泌尿道感染。

女性的泌尿道較男性短,所以更容易發生泌尿道感染。1歲以上的女童與女性是感染的高危險族群、還有1歲以下的男童也很容易發生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的原因可能是先天性的泌尿系統異常,最常見的是膀胱輸尿管逆流。醫生會檢查尿液是否有細菌與發炎反應,在確診之後,通常會使用抗生素治療,療程大約為2周。

6.川崎氏症

小於5歲的孩童,超過5天連續發高燒39℃以上,且在發高燒2~3天後,嘴唇出現乾裂,舌頭變紅並帶有細小紅點,如同草莓一樣;發高燒3~6天後,雙眼結膜充血,頸部淋巴結腫起來,身體出現紅斑或皮疹。如果出現以上症狀,有可能是罹患川崎氏症,必須緊急送醫治療。

川崎氏症是一種未知原因的全身性發炎疾病,容易侵犯心臟血管,尤其導致冠狀動脈的病變,所以現行的治療方法主要是針對減少冠狀動脈病變的後遺症,以及預防猝死。如果情況非常嚴重,則會使用大劑量的阿斯匹靈治療,以減輕發炎的情況。

7. 猩紅熱

猩紅熱是孩童常見的細菌性呼吸道傳染疾病,成人大多有免疫力,所以少見成人病例。其症狀與川崎氏症相似,表現也為高燒不退,出現紅疹、草莓舌;但與川崎氏症不同的是,猩紅熱出紅疹的時間點是在發燒當天或隔天,且形態上如同砂紙一般粗糙。

導致猩紅熱的病原體是A型鏈球菌,主要診斷方法是喉頭的細菌培養,確診以後需使用抗生素持續治療10天。

嬰幼童發燒會出現熱痙攣

雖然孩童是容易發燒的族群,但通常不會出現嚴重的問題。不過,6個月~5歲的嬰幼童,可能因為高燒而出現熱痙攣,會突然間抽搐且眼神上吊。如果在發燒的第1天,高燒至38.5℃的情況下,熱痙攣發作5分鐘內即停止,而且嬰幼童精神狀況良好,通常不需要太擔心。

這種熱痙攣的症狀在小兒科很常見,屬於良性現象,不會造成後遺症。如果嬰幼童是第一次出現熱痙攣的現象,可至小兒專科就診做進一步檢查,排除其它可能引起痙攣的原因,以確診為熱痙攣

引起老年人發燒的 其它原因

比起孩童,老年人發燒更應該特別注意。高燒不退容易讓老人的心臟出問題,甚至導致心衰竭,或是繼發其它病症如肺炎,而原本罹患的慢性疾病也可能因此惡化。

如果老年人發燒時伴隨怕冷的情況,並且全身劇烈顫抖,甚至呼吸急促、呼吸困難,這有可能是細菌入侵血液循環系統所導致的敗血症,必須立即送醫治療;還有長期臥床的老年人,出現連續高燒,這有可能是身上所附加的管路造成的問題,例如:鼻胃管灌食不順。

此外,老年人如果出現尿液混濁的情況,必須注意是否有泌尿道感染,或是檢查罹患糖尿病的老年人身上是否有傷口,尤其是雙腳,這些都是會引起發炎與發燒的原因。◇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