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共病毒(俗稱武漢肺炎、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蔓延,一些國家開始限制或者禁止糧食出口,造成國際糧價上漲。近期,中國大陸民眾開始搶購囤積糧食,引起中共官方接連發聲「維穩」。但過去幾年來,中國糧食自給率在不斷下降,那麼,中國是否會出現糧食危機呢?
自3月下旬開始,面對疫情危機,越南、柬埔寨、烏克蘭、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多個稻米、小麥出口國,陸續宣佈限制糧食出口。
中國不少地方湧現民眾搶購囤糧、商超貨架掃空的場景。
4月4日,中共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做好疫情期間糧食供給和保障工作情況召開新聞發佈會。
對於中國各地民眾囤積糧食的問題,中共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稱中國糧食儲備「年年有餘」,他又稱「中國穀物年度進口數量不大」。魏百剛認為,「沒有必要去搶購囤積」。
此外,中共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司司長秦玉雲稱,「目前稻穀、小麥的庫存量能夠滿足一年以上的市場消費需求。」「疫情以來還沒有動用過中央儲備糧。」
儘管中共官方對外宣稱中國糧食儲備充足,不過據近日網傳的一份署名「中共臨夏州委辦公室」的文件顯示,甘肅當局正在動員當地民眾儲糧。
據文件稱,3月17日,臨夏州委召開專題會議,就糧食安全工作進行部署。當局要求「州委州政府和各縣市要通過多種渠道千方百計調運儲備糧食等各類生活物資」,同時要「引導動員群眾自覺存糧,確保每戶儲備3至6個月糧食,以備不時之需」。
國際禁出口將導致中國糧價上漲
那麼,中國是否會出現糧食危機呢?《三聯生活周刊》4月2日報道說,首先要看中國的糧食自給率有多高。但不幸的是,過去十幾年來,中國的糧食自給率在不斷下降。
糧食自給率達到95%是中國糧食安全的一條紅線。事實上,過去幾年中國糧食大規模進口,現在糧食自給率水平已經下降到只有80%多。
中國每年糧食進口量從幾千萬噸飆升到1億多噸。除了眾所周知的大豆之外,包括三大主糧在內的很多糧食品種進口也都大幅增長,進口量大增,自然就使得糧食自給率下降。
國際市場上如果出現大面積禁售,肯定會對中國糧食市場帶來衝擊,尤其是對外依存度最高的大豆,是中國豬飼料的重要原料,如果出現全球禁售,還將繼續推高中國的豬肉價格。
對普通民眾而言,更關心的還是主糧會不會出現危機,尤其是大米。2018年以來,中國稻米產量連續兩年負增長,但是大米消費一直保持增長態勢,這就使得大米供求的平衡狀態更加緊張,如果國際禁糧將誘發價格上漲。
在經歷了去年的豬肉價格上漲之後,今年可能又要面臨大米等糧食價格的上漲,很多中低收入民眾的生活會受到明顯衝擊。
評論:瘟疫過後往往伴隨著大饑荒
《三聯生活周刊》文章表示,疫情全球蔓延,很多國家開始給老百姓發錢,目的是減輕疫情對民眾生活的傷害,同時也希望民眾收到紅包後能夠積極消費,從而拉動經濟增長,最終實現民生和經濟兼顧。對於向消費轉型的中國經濟,或許也可以借鑑一二?
不過,早在去年8月正值中國經濟持續下行、中美貿易戰全面開火之際,中共當局就曾下發通知,要求各級政府勒緊腰帶,做好過苦日子的準備。
中共央視也曾報道,由於地方財政收入大幅減少,各地嚴控和降低「三公」經費(即公費旅遊、公務用車消費、公款吃喝)等,做好過苦日子的準備。
時事評論員夏小強近日撰文表示,自古以來,瘟疫過後往往伴隨著大饑荒。中國的糧食危機,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瘟疫下,再次浮出水面。
他認為,這二十多年來,中國大陸天災人禍不斷,異常極端氣候頻現,或洪水氾濫,或嚴重乾旱;而大陸各地方政府為GDP數據增長,大肆破壞環境,導致人均耕地減少、土地重金屬污染、沙漠化,導致糧食危機迫在眉睫。中國從一個傳統的糧食出產大國變為糧食進口國。隨著中共病毒(武漢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一些國家開始限制或者禁止糧食出口,造成國際糧價上漲。近期,中國大陸民眾開始搶購囤積糧食,引起中共官方接連發聲「維穩」。但過去幾年來,中國糧食自給率在不斷下降,那麼,中國是否會出現糧食危機呢?
自3月下旬開始,面對疫情危機,越南、柬埔寨、烏克蘭、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多個稻米、小麥出口國,陸續宣佈限制糧食出口。
中國不少地方湧現民眾搶購囤糧、商超貨架掃空的場景。
4月4日,中共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做好疫情期間糧食供給和保障工作情況召開新聞發佈會。
對於中國各地民眾囤積糧食的問題,中共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稱中國糧食儲備「年年有餘」,他又稱「中國穀物年度進口數量不大」。魏百剛認為,「沒有必要去搶購囤積」。
此外,中共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司司長秦玉雲稱,「目前稻穀、小麥的庫存量能夠滿足一年以上的市場消費需求。」「疫情以來還沒有動用過中央儲備糧。」
儘管中共官方對外宣稱中國糧食儲備充足,不過據近日網傳的一份署名「中共臨夏州委辦公室」的文件顯示,甘肅當局正在動員當地民眾儲糧。
據文件稱,3月17日,臨夏州委召開專題會議,就糧食安全工作進行部署。當局要求「州委州政府和各縣市要通過多種渠道千方百計調運儲備糧食等各類生活物資」,同時要「引導動員群眾自覺存糧,確保每戶儲備3至6個月糧食,以備不時之需」。
國際禁出口將導致中國糧價上漲
那麼,中國是否會出現糧食危機呢?《三聯生活周刊》4月2日報道說,首先要看中國的糧食自給率有多高。但不幸的是,過去十幾年來,中國的糧食自給率在不斷下降。
糧食自給率達到95%是中國糧食安全的一條紅線。事實上,過去幾年中國糧食大規模進口,現在糧食自給率水平已經下降到只有80%多。
中國每年糧食進口量從幾千萬噸飆升到1億多噸。除了眾所周知的大豆之外,包括三大主糧在內的很多糧食品種進口也都大幅增長,進口量大增,自然就使得糧食自給率下降。
國際市場上如果出現大面積禁售,肯定會對中國糧食市場帶來衝擊,尤其是對外依存度最高的大豆,是中國豬飼料的重要原料,如果出現全球禁售,還將繼續推高中國的豬肉價格。
對普通民眾而言,更關心的還是主糧會不會出現危機,尤其是大米。2018年以來,中國稻米產量連續兩年負增長,但是大米消費一直保持增長態勢,這就使得大米供求的平衡狀態更加緊張,如果國際禁糧將誘發價格上漲。
在經歷了去年的豬肉價格上漲之後,今年可能又要面臨大米等糧食價格的上漲,很多中低收入民眾的生活會受到明顯衝擊。
評論:瘟疫過後往往伴隨著大饑荒
《三聯生活周刊》文章表示,疫情全球蔓延,很多國家開始給老百姓發錢,目的是減輕疫情對民眾生活的傷害,同時也希望民眾收到紅包後能夠積極消費,從而拉動經濟增長,最終實現民生和經濟兼顧。對於向消費轉型的中國經濟,或許也可以借鑑一二?
不過,早在去年8月正值中國經濟持續下行、中美貿易戰全面開火之際,中共當局就曾下發通知,要求各級政府勒緊腰帶,做好過苦日子的準備。
中共央視也曾報道,由於地方財政收入大幅減少,各地嚴控和降低「三公」經費(即公費旅遊、公務用車消費、公款吃喝)等,做好過苦日子的準備。
時事評論員夏小強近日撰文表示,自古以來,瘟疫過後往往伴隨著大饑荒。中國的糧食危機,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瘟疫下,再次浮出水面。
他認為,這二十多年來,中國大陸天災人禍不斷,異常極端氣候頻現,或洪水氾濫,或嚴重乾旱;而大陸各地方政府為GDP數據增長,大肆破壞環境,導致人均耕地減少、土地重金屬污染、沙漠化,導致糧食危機迫在眉睫。中國從一個傳統的糧食出產大國變為糧食進口國。#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