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唐浩,今天都好嗎?
12月9日要來跟大家聊聊台灣的2020年總統大選,因為再過一個月,台灣的大選投票日就到了,三組總統候選人以及大批的立法委員候選人也都展開最後的全力衝刺。當然啦,中共也在衝刺,忙著介入台灣選舉。
不過,今天我們要跟大家聊的重點不是中共,而是要聊聊我個人對台灣選舉觀察到的一些隱憂,是台灣社會的內部隱憂。因為我發現,這些隱憂長期積累下來,已經對台灣的民主體制與自由社會帶來不利的影響,所以覺得有必要跟大家聊聊。
台2020總統大選 6大隱憂
這些隱憂,至少有6項:
隱憂一:政治光譜兩極化 中立批判空間漸消失
我想不只是台灣,可能全世界很多華人都知道,台灣的政治圈,傳統上分為「藍綠」兩大陣營,也就是國民黨、民進黨與其它立場接近的小黨,構成了台灣的政治版圖。
以前,除了藍綠陣營之外,台灣還是有不少的所謂「中間選民」,也就是沒有特定政黨傾向,投票是「看人不看黨」的選民族群,那時候社會上也有比較多一些立場比較中立、或者獨立的媒體。
但是,最近幾年來,這種中立的言論空間似乎越來越狹窄,社會上的政治光譜也越來越兩極化,對立性也越來越強烈。結果,越來越多人是用「非藍即綠」、「非綠即藍」的有色眼鏡與二分法來看世界。
比方說,如果有人批評泛藍陣營,就把這個人歸類是泛綠的人;如果有人批評泛綠,就把他定性是泛藍的人,用政治色彩來否定他的言論,懷疑他的言論是有政治動機的,而不是去看他說的到底是對還是不對。
這種現象,讓社會上的中立言論或者第三方言論越來越難立足。比方說,大家知道我們節目經常揭露中共的威脅與統戰,結果就有人留言說我們是「1450」。我查了網絡之後,才知道原來「1450」是指民進黨的網軍;另外,我們在節目裏曾經用了「中國大陸」這個詞,結果就有人說我們是「統派」。
看到這個現象,我也只能覺得很無奈,似乎只要有一句話、一個詞是不符合某個陣營的「政治正確」,就會馬上被扣上「我們是另一個陣營」的帽子。其實,這種泛政治化的二分法,不但不利於公民社會與媒體去監督政府、批判權力或者監督任何政治勢力,而且很容易抹殺了監視中共、對抗中共滲透的力量。
比方說,有人批評中共,只要趕緊把他扣上「台獨」或者「1450」的政治帽子,整個焦點就從「中共顛覆台灣」被轉移到「藍綠政治爭鬥」,中共就這樣悄悄走後門逃脫了。
而且,這種高度兩極化,不只會讓整個社會失去多元化的言論立場與監督能力,更不利的風險是,這種兩極化可能會被有心人擴大操作,變成「二元對立」的敵視與分裂,會讓台灣社會更容易被中共乘虛而入,煽風點火,製造仇恨,從而陷入長期的內部鬥爭與動盪。這是第一個隱憂。
隱憂二:情緒導向投票增加 負面選戰蔓延
過去10年來,我聽到許多台灣朋友說,他們投票給A候選人,不是因為A比較好,而是因為B候選人太爛。
換句話說,有些人投票時不是理性地去思考哪個候選人比較好、他當選可能對國家社會有好處;而是因為情緒上不喜歡某個人,從而把票投給另外一個人。
當然,民主政治就是這樣,你不喜歡誰就可以把他換下來。但是,這種情緒導向的投票方式,也促使越來越多候選人或者選舉公關公司採取「負面選戰」的戰術。
甚麼意思呢?就是候選人不是去表現自己的優點、去提出選民認同的政見來正面地爭取選票,反而是不斷地攻擊其他候選人,製造選民對他人的反感與厭惡,從而促使選民把票投到我的身上來。
簡單一句話,負面選戰會讓大家不是把自己變得更好,而是設法把別人變得更糟。這種「向下比爛」的風氣,長期下來,很難讓台灣的民主選舉向上提升,也可能會埋沒真正有才幹的公僕人才。
隱憂三:對中共了解不足 長期缺乏警戒
我認為,對中共了解不足,應該是台灣當前最大的公共危機。雖然中共一直是台灣的最大敵人,台灣也長年遭受著中共的文攻武嚇,但是隨著台灣社會的新陳代謝,現在許多人對於中共的歷史、中共的本質、中共對中國人的迫害以及中共對海外社會的滲透顛覆等等,了解得相當有限。
甚至還有不少台灣民眾還沒分清「中國不等於中共」,不曉得中共有著「邪、騙、煽、鬥、搶、痞、間、滅、控」九大基因,從而把中共政權當成是和自由社會一樣的正常政府來看待了。
所以,台灣社會長年缺乏對中共的警戒與防範,因此造成現在中共對台灣社會已經幾乎是全方位滲透,許多紅色代理人、紅色代理商也都在最近紛紛亮相現形,對台灣構成嚴重威脅。
隱憂四:呼口號、開支票 政績政策邊緣化
「選賢與能」,是台灣政治界經常說的一句話,意思是要選出賢能的人才,來為大家服務、為社會做事。
但是,最近台灣政壇出現一種「譁眾取寵」、「以虛掩實」的選戰風氣,有些候選人不是拿出優異、可行的政見來爭取選民,而是創造五花八門的新奇口號,開出天花亂墜的選舉支票,語不驚人死不休,藉此來吸引選民注意,創造網絡討論的聲量。
另外,候選人的政見與他過去的政績,也越來越被忽視,越來越被邊緣化。特別是許多媒體往往側重在追逐候選人的驚奇口號或驚人之語,忽視了選舉應該關注公共政策和民生福祉的本質,也因此誤導了社會大眾的視線,去追著口號走。
但是,別忘了,選舉是要選領導人才,不是選廣告人才;選舉是要找出有能力的人來為大家解決問題,不是找沒有能力的人來為大家製造更多問題。所以這種忽視政策、忽視政績的選舉怪像,也成為台灣越來越鮮明的隱憂。
隱憂五:台灣民眾自我低估 忽視最可貴資產
大家知道,現在中國的經濟規模、都市發展等等建設,都比台灣高出許多,的確如此。有些台灣民眾可能因此覺得,台灣比不上中國大陸,很難跟中國競爭。
但其實,這種自我低估,其實有點看錯了重點。因為台灣真正的優勢以及最可貴的資產,並不是表面的技術建設或物質生活,而是有錢都買不到的自由、人權與法治。這些普世價值,在中國有多少錢都買不到。
很多來到美國的中國朋友常跟我說,他們覺得台灣人有點太沒自信,忘了台灣最有價值的資產是甚麼,忘了台灣跟大陸相比,最可貴的實力是甚麼?就是自由與民主,這是大陸民眾想要卻要不來的。
所以他們才會離鄉背井來到美國,所以才會有這麼多中共的政商權貴都想方設法要搬到美國或者其它自由國家。因為你再有錢,沒有自由,就沒有保障,說不定哪天你的財產就被中共沒收了呢。他們甚至覺得,台灣人是不是有點不夠珍惜自由與民主、身在福中不知福呢?
而且,現在有不少親共政客,利用這一點在鑽空子,他們打著「兩岸經濟牌」、「台灣發大財」或者所謂的「兩岸和平紅利」來吸引選民投票給他們,說這樣中共會給台灣更多的經濟發展機遇,讓大家都賺錢。
但是,這些紅利、這些好處,是不是用犧牲台灣的自由、人權去交換的?這些紅利能夠給台灣多長時間?這些紅利是真的讓台灣「全民共享」呢,還是只有少數的權貴買辦或者紅色代理人能夠得利?失去自由的台灣、一國兩制的台灣又會變成甚麼樣?中共之前也用類似的手法對待香港,現在香港變成甚麼樣?大家不妨好好想想。
隱憂六:政客與公關精英主導 政治「再封建化」
大家知道,民主政治顧名思義,是以人民為主體的政治制度,是由多數人民來集體做決定的體制。
但是,近年來台灣的政治與選舉,越來越經常是由少數政治人物與媒體精英、或者選舉公關精英在主導、在操作。他們不是認真傾聽選民的意見與聲音,來提出解決選民問題、改善公共生活的政見,而是通過各式各樣的選舉戰術和公關技巧,來引導社會輿論,美化自己、貶低對手,從而吸引選民跟著他們走。
這就形成了一種類似德國社會學家哈伯瑪斯(哈貝馬斯,Jurgen Habermas)所說的「再封建化」現象,也就是政治場域由少數精英壟斷、權力集中在少數人的手中。
當然,政治人物吸引選票是無可厚非,但是這種「再封建化」的選舉操作,往往不是真心地傾聽選民意見、要設法為選民解決問題,反而只是為了爭取更多選票,從而裝模作樣地喊幾聲選民想聽的口號、說幾句選民想聽的話,甚至違心地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
一旦順利當選、取得權力之後,就忘了對選民的承諾與責任,繼續一意孤行、恣意妄為。結果,是政客依照自己的個人意志在主導公共事務,不是依照人民的意志在做公共服務。
比方說,某位親共候選人,此前一直迴避對香港反送中運動表態;直到最近因為選情告急,才突然喊出支持香港「全面民主普選」。那麼,你相信這位候選人是真心支持香港民主化嗎?你相信他會為了守護自由、守護民主而對抗中共嗎?還是說,這只是一場少數政客與公關精英刻意設計的選戰權術呢?
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而且還會陸續出現,台灣的朋友可以仔細觀察看看。
‧小結
好,最後我們再重複一下,台灣社會的6項隱憂:
隱憂一:政治光譜兩極化 中立批判空間漸消失
隱憂二:情緒導向投票增加 負面選戰蔓延
隱憂三:對中共了解不足 長期缺乏警戒
隱憂四:呼口號、開支票 政績政策邊緣化
隱憂五:台灣民眾自我低估 忽視最可貴資產
隱憂六:政客與公關精英主導 政治「再封建化」
以上講的,只是我自己的個人觀察,不一定全面,也不一定準確,但就是希望與大家一起分享、交流,也希望明年的台灣大選,一切順利落幕。
⊙Ending
好,今天就先聊到這裏,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請記得訂閱、留言、按讚,跟你的親朋好友分享。
訂閱我們頻道之後,記得打開旁邊的「小鈴鐺」,這樣,當我們有新的節目出來,你才會收到通知。
我們下次再見。#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