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西元前334年,蘇秦攜合縱之術游說六國,並於第二年配六國相印在洹水主持六國的盟誓。然而盟誓墨跡未乾,六國就開始了互相攻伐,燕國和齊國還與秦國相繼締結了婚姻關係,這預示著合縱策略的前途十分黯淡。西元前318年,五國伐秦失敗,合縱的首倡者蘇秦遇刺而死,秦國從五國的失敗中看到可以反間六國各個擊破的機會,於是秦國再次兵出函谷關,開始了征伐六國建立統一的道路。
西元前317年,就是五國伐秦的第二年,秦國再一次兵出函谷關與趙國、南韓的聯軍作戰,秦國殺死趙國和南韓的軍隊8萬人,取得了非常重大的軍事勝利。
接下來在秦國的朝堂上有一次非常重要的御前辯論:下一步秦國的軍事行動應該指向哪裏?
張儀堅決主張伐韓,他說南韓這地方沒有名山大川作為它的防衛工事,同時如果我們能夠跟魏國搞好關係,南韓很快就可以打下來。南韓一旦滅亡,周天子就失去了屏藩之國,這樣秦國的軍隊就可以進到周朝的都市裏去,我們可以把周朝的傳國重器九鼎拿來,而且我們可以把周天子劫持過來,挾天子以令天下。
我們都知道挾天子以令諸侯是曹操當時講的,其實第一個提出挾天子以令天下的是張儀。張儀當時還有另外一個這個說法:他說如果一個人要想爭名的話就應該到廟堂上去,就是想辦法去做官;如果一個人想爭奪利益的話呢就應該到市場上去,他說三川和南韓就是天下的朝和市。三川是指黃河、洛水和伊水這三條河。所以張儀認為我們首先應該進攻南韓。
另外一派的主張是司馬錯提出的。司馬錯認為現在不能去進攻南韓和周室,應該去進攻蜀國。司馬錯是甚麼人呢?《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講司馬錯是秦國的一個大將,他的孫子司馬靳是在長平之戰和白起一起去坑殺趙卒,司馬靳的孫子叫司馬昌,司馬昌的孫子叫司馬喜,司馬喜的兒子叫司馬談,司馬談的兒子就是司馬遷,所以司馬錯是司馬遷的九世祖。
司馬錯當時在朝堂辯論時講的那一番話非常漂亮,這段話不僅被全文收錄在《史記》裏,後來也被收錄在《古文觀止》中,是一個非常著名、非常優秀的古文。
司馬錯當時跟秦王講,一個國家如果要強大就必須擴大它的疆土;如果要加強它的軍事實力就必需要讓它的民眾富裕起來;如果一個國君將來想成就王者之業就必需要醇厚他的道德。你的國家疆土擴大了,人民富裕了,道德醇厚了,你想不成就王業都不可能。他說現在周室雖然衰弱,但是天下號為共主啊,我們一旦去攻擊周室那是犯眾怒的事情,那些國家全都會聯合起來跟秦國作戰,秦國就非常地危險。
我建議現在去攻打蜀國,蜀國就在四川,我們去打蜀國是因為:第一,就是蜀國非常好打,它的軍事實力很弱;第二,蜀國的國君非常暴虐,有桀紂之名,我們打他又佔據了道義的優勢;第三,蜀國的疆域非常廣大,打下之後可為秦國增加很多的財政收入。
最後司馬錯說,拔一國而天下不以為暴,利盡西海而天下不以為貪,是我一舉而名實附也,又有禁暴止亂之名。打蜀國以最小的軍事損失,獲得最大的利益,而別人又不會說我們做了一件壞事。
於是秦王就聽從了司馬錯的主張,在西元前316年滅亡了蜀國。秦國在西元前314年又滅亡了義渠。義渠是一個少數民族的國家,在現在的甘肅省,在秦國的西面。義渠的滅亡不但擴大了秦國的版圖,而且解除了秦國東進的後顧之憂。就跟諸葛亮在北伐中原前,先去南方七擒孟獲是一個道理,解除後顧之憂。
(旁白)西元前316年秦滅蜀國後,秦國和楚國接壤的邊界大大增加,楚國丟失了和秦國之間一個重要的緩衝地帶,給了秦國逐步蠶食楚國的可能。但是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楚國和齊國的關係很好,如果要蠶食楚國必須先離間齊楚的外交關係,那麼秦國的君臣又是怎麼做的呢?
張儀當時在秦國做相,但是在西元前313年,就是在秦滅義渠之後的第二年,張儀就去了楚國,楚國國君楚懷王馬上任命張儀為楚國的國相。這也是戰國年間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把敵國的大臣請到自己國家來做國相。
張儀跟楚懷王說,我們秦國的秦王非常非常喜歡你,我張儀呢最想侍奉的也是大王,但是我們有一個顧慮,我們都特別討厭齊國,而楚國現在跟齊國的關係又如此之好。
他說不如我們做一個交易,只要楚國跟齊國斷絕外交關係,我們願意歸還以前曾經佔領的楚國之地。商於在現在的陝西省商洛縣到河南省西峽縣之間的一塊六百平方里的土地,張儀說我們願意把商於之地六百里都歸還給楚國。
楚國君臣聽了之後非常高興,楚懷王不但任命張儀為相,而且天天跟張儀一塊喝酒,喝酒的時候他還逢人便講我馬上就要收回商於六百里土地了,底下那些大臣都很糊塗,他們都向楚王表示祝賀。
只有一個人向楚王表示哀痛,這個人叫陳軫。楚懷王就問他為甚麼你要吊我,表示哀痛呢?
陳軫說,大王你想一想,秦國之所以想跟楚國搞好關係,不就是因為害怕楚國和齊國結盟嗎?如果楚國和齊國的結盟關係結束了,秦國難道還會害怕楚國嗎?到那時候他還會還給我們土地嗎?所以我有一個非常好的建議,就是先跟秦國把土地要回來,然後我們再跟齊國斷絕外交關係。否則我們跟齊國一斷外交關係,我們就弱了,然後秦國不還給我們土地,等於我們既得罪了齊國,從秦國這裏又拿不到實惠,我們不是虧大了嗎?
楚王說你閉嘴,你看著我如何去收回商於的土地。這個剛愎自用的楚懷王派了一個將軍叫做逢侯丑,跟著張儀到秦國去受地。
張儀這個人很會搞關係,他跟逢侯丑一路上去秦國的時候,兩人喝酒談心,歡若骨肉,關係搞得非常好。剛剛一到秦國的國境,張儀就假裝喝醉了酒從車上掉下來,他說我腳扭了,我得趕緊看病去,張儀就走掉了。
逢侯丑到秦國等了三個月,他找秦王說,你能不能把土地給我。秦王說這個事得張儀說了算,他去找張儀,張儀稱病不見客。逢侯丑在秦國就很尷尬,他就派人回去把這情況跟楚懷王講。
楚懷王說,喔,秦國不給我們土地,大概是嫌我們跟齊國之間的關係還沒有搞得那麼僵,於是這個楚懷王就派了一個壯士叫宋遺到齊國朝堂上去辱罵齊王。
本來兩國關係很好,突然間來了一個人專門來罵他,當然齊王很生氣,於是齊王約會秦國一塊攻打楚國,當齊國的使者到達秦國時,張儀知道他的奸計成功了。
於是張儀就從家裏邊出來了,見到逢侯丑假裝很吃驚。他說哎呀,你怎麼還在這兒,你怎麼沒回去?逢侯丑說我在等著那個商於的六百里土地。
張儀說你聽錯了吧,秦國的土地都是血戰得來的,每一寸土地都流我們士兵很多的血,我們怎麼可能無緣無故地把這麼大一塊土地交給你呢?我說的是我自己的封地,從甚麼地方到甚麼地方只有六平方里。
當時逢侯丑就知道上當了,也氣壞了,他回楚國跟楚懷王把這個事情一說,楚懷王也非常地生氣。
楚懷王決定發兵去攻打秦國。這時陳軫,就是曾被楚懷王說你閉嘴的那個人走過來問楚懷王,現在我可以張嘴說話了嗎?楚懷王說你講吧。
陳軫說,現在是絕對不能去進攻秦國的,為甚麼呢?因為首先我們打秦國是打不過的,在軍事實力上比我們是打不贏的,除了吃敗仗沒有任何好處。如果我們之前跟齊國關係好的時候,我們聯軍作戰打秦國倒是把握比較大,現在我們是一點把握都沒有。
為今之計,反正你已經得罪齊國了就得罪到底,怎麼辦呢?我們割一個城給秦國,然後跟秦國一塊去打齊國,這樣我們雖然在這地方損失了一個城,但是我們打齊國的時候我們能夠打下很大一塊地方,這不就補回來了嗎?
楚懷王還是比較有良心的,他說得罪我的是秦國,我為甚麼要去打齊國呢?當然他可能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不打秦國出不了這口氣。
西元前312年,楚國進攻秦國打了一場大敗仗,大將軍屈丐戰死,同時戰死的還有七十多員裨將和8萬士兵。不但死了這麼多士兵、將軍,而且楚國還丟失了漢中這地方。
當然楚懷王更生氣了,於是起傾國大兵在藍田和秦國發生決戰,結果又被打敗了。
南韓和魏國聽說楚國打敗了,趁人之危嘛,都出兵要來打楚國佔點便宜。大軍走到鄧縣時就是現在河南鄧縣時,楚懷王聽說南韓和魏國也出兵了,他不敢再打了,就撤回去了。
第二年,就是楚懷王十八年,也就是西元前311年,秦國又派了一個使臣到楚國這一次來講和。
秦國的使臣說,其實我們秦國還是很想和你搞好關係的,咱們別打了,我們可以把我們佔領的漢中土地的一半還給你,我們兩國之間締結一個友好盟約,怎麼樣?
這事在《史記》和《資治通鑑》上記載不一樣。《史記》上說的是漢中,《資治通鑑》上說的是黔中地區,就是現在的湖南省和貴州省交界的一塊地方。
楚懷王說,我不想要這個黔中六百里的土地,我想要張儀,你不用還我土地,你把張儀送到我們國家來。
張儀聽說之後就跟秦王講他要去楚國,秦王說你不能去,你去不是找死嗎?
張儀說非常有把握,有兩個原因楚王不會殺我:第一個原因,楚國非常害怕秦國,我又是大王的寵臣,所以說我認為他不敢殺我;第二個原因,我還有雙重的保險,楚懷王有兩個非常寵信的人,一個是他的大臣叫靳尚,還有一個是他寵信的美人鄭袖,這兩個人我是可以很容易就搞定了,只要把他們倆搞定了,他們倆說的話,楚王是言聽計從的,所以呢我不會有任何危險。
於是秦王就派張儀就到了楚國。(待續)#
(《笑談風雲》是新唐人製作的影片版中國通史,目前已出版《東周列國》、《秦皇漢武》和《隋唐盛世》三部。第四部《兩宋繁華》將於2018年年底出品,第五部《大明王朝》2019年面世。點播節目影片和音頻,請訪問《笑談風雲》官方網站 https://xtfy.ntdtv.com)
點閱【章天亮:笑談風雲】系列文章。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