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西元前350年,商鞅第二次變法,將秦國的都城從櫟陽遷至咸陽。西元前341年,魏國與齊國交戰,大敗,主將被殺,魏國軍力大損。商鞅認為,現在是奪回西河,重建霸業的時機,於是向秦孝公請求對魏國作戰。
按照《史記・商君列傳》的記載,在西元前340年,衛鞅對秦孝公說,西河這塊地方是戰略要地,趁著現在魏國戰敗、諸侯離心的時候,我們趕快把這塊地方搶過來。
因為一旦佔領西河,秦國就可以把它的邊界向東推進到黃河的岸邊。而佔領黃河後,秦國憑藉黃河和崤山之險,不但可以稱霸西域,而且可以等待中原一旦有變的時候,跨過黃河去統一中國。所以當時秦孝公聽了衛鞅的話,覺得非常有道理,於是就任命衛鞅領兵去進攻魏國。
當時魏國來抵抗他的人是誰呢?就是公子卬。衛鞅當年在魏國的時候,和公子卬的關係非常好。公子卬曾經向魏王推薦過商鞅,所以這一次公子卬領兵迎戰的時候,他並沒有想真正跟衛鞅兵戎相見。因為公子卬想通過朋友的交情跟衛鞅談判,消彌這一次戰鬥。衛鞅心裏也很清楚,於是將計就計,寫了一封信給公子卬。
衛鞅說,當年在魏國,我們就是很好的朋友,現在我們各為其主,在戰場上以兵戎相見,想起來是讓人很傷心的事。不如這樣,我們以衣裳易兵車,就是我們脫去甲冑、換上朝服,然後找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一塊吃吃飯、喝喝酒、聽聽音樂、聊聊天,然後簽署一個和平協議,你看怎麼樣?
公子卬本來就是打算這樣的,聽衛鞅主動這麼說,他覺得一下子說到他心裏去了,所以立刻就答應了衛鞅的要求。衛鞅就跟他約定一個日期。
到了那一天,公子卬只帶了很少的士兵,大概300人,然後帶了一部樂工、一些酒食,去跟衛鞅一塊吃飯。在酒席宴間賓主相歡,三籌三獻,喝得很愉快。突然間一聲砲響,公子卬就看衛鞅,怎麼回事?衛鞅說,騙你一次,請原諒。然後大批秦兵就衝出來,把公子卬和他的從人全部都抓起來了,一個都沒跑。
衛鞅讓自己的士兵穿上魏國士兵的衣服,回到公子卬原來守的那個城。那個城是吳起築的,叫吳城。秦兵跑到城下說,公子剛剛跟衛鞅簽了和平協議,現在回來了,請開門。城上的人也沒看仔細。打開門之後,秦兵長驅直入,兵不血刃就把城給佔了。公子卬無可奈何,投降了秦國。
當時魏王覺得魏國已經沒有領兵的大將了,沒有辦法,就決定把西河整個都割讓給秦國。這樣,秦國就把它的邊境推到了黃河邊上。
衛鞅回來之後,秦孝公為了嘉獎他,就賜給他商、於,這是兩個地方,一共是15個城邑作為他的食邑,從此之後呢,衛鞅才真正的成為了商鞅,因為把商地封給他了。
商鞅很得意,他有一次在大宴賓客的時候說,大家看一看我,當時是衛國的一個庶子,「挾策歸秦」,帶著王霸策略來到了秦國,幫助秦國實現了富國強兵;得到了秦國的國政;現在我又打下了西河,為秦國開疆拓土;國君賜我這樣大一塊土地,你們想一想,大丈夫一生是不是到了這個地步,已經不能夠再好了?就是「大丈夫得志,可謂極矣」,不可能再好了。
底下的賓客紛紛表示祝賀。這時候一個人站起來說,一千個人唯唯諾諾,不如一個人表示異議,如果你想聽真話,你要答應我,不論我說甚麼,都不會殺掉我或處罰我,我想告訴你我的真實想法。
商鞅一看,是一個他想結交,但拒絕跟他做朋友的人,這個人的名字叫趙良。商鞅說,你有甚麼話儘管直說,我不會懲罰你。我想問你,你覺得我和五羖大夫相比,哪一個人更賢?
五羖大夫是誰呢?五羖大夫是當時在春秋年間,輔佐秦穆公成霸業的百里奚。我們知道,春秋有五個霸主,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其中秦穆公在春秋年間稱霸時,他的相就是百里奚。
百里奚為甚麼叫五羖大夫呢?「羖」這個字的意思是黑色的羊皮,因為百里奚是用五張黑色羊皮換過來的,所以人家管他叫五羖大夫。關於百里奚的故事我們一會兒再講,但是他以賢明出名。而且他也是在當相的時候,一度幫秦國奪取了西河地區。所以商鞅在奪取西河之後,就想把自己和當年奪取西河的百里奚相比。
趙良就跟商鞅講了這樣一番話。趙良說,當時五羖大夫在做秦國國相的時候,大熱天出去,不打陽傘;累的時候,不坐在車子上;他死的時候百姓痛哭,就跟死了父母一樣,小孩子停止了唱歌,農婦停止了舂米,大家都非常懷念他,因為百里奚非常得人心。
可是你卻恰恰相反,通過一個國君寵信的宦官覲見國君,這已經不能算走了正道。而且你一得到了秦國的國政之後,你採用的方法都是殘害百姓的做法。經過你這麼二十年的統治,最後百姓對你只有懼怕而沒有尊重,就是百姓「見威而不見德」,然後百姓的道德也被你敗壞了,就是百姓「知利而不知義」,他們只懂得利益,他們不再懂道義了。
還有,你濫殺無辜,把太子的兩個老師,一個割了鼻子,一個在臉上刺字,太子對你恨入骨髓,民間的父子兄弟久懷怨心。你也知道你是不得人心的,所以你每次出門,都選最身強力壯的武士給你作保鑣,坐在車上,箭在弦、刀出鞘,夾道奔馳。如果沒有這樣的排場,你就不敢出門,只敢待在家裏。你怎麼會像五羖大夫?五羖大夫他是坐在車裏出去,直接跟老百姓說話的。
趙良說,《書經》上講「得人者昌,失人者崩」,你做的這些事情是不是得人心?又有一種說法叫做「恃德者昌,恃力者亡」,靠著道德的人才能昌盛,靠著暴力的人是一定會滅亡的。像你這樣的人就是一個恃力的人,你現在之所以還沒有出事,是因為上面有秦孝公罩著你,是因為國君還在。一旦國君薨了以後,你的命運就像是早上太陽曬的露珠一樣,「危如朝露」,一轉眼就被蒸發得一乾二淨,無影無蹤。
你難道連這一點都看不清楚,還在貪戀商、於的富貴嗎?你現在唯一要保全自己的辦法,就是辭去你現在的職位,把15個城退回給國家,然後你舉薦一些賢才來輔佐孝公。你自己辭官退位,到山野之間做一個普通的國民,也許這樣才能夠使你免除災禍。
趙良勸商鞅推薦別人,也可能被推薦的人會替商鞅說一點好話,但是商鞅連這樣的事情也沒有做。商鞅根本沒有把趙良講得話認認真真地考慮一下,結果第二年五月,秦孝公薨了。他的太子叫贏駟,即位,這就是秦惠文公。
秦惠文公即位後,因為當年商鞅處罰他的老師,他簡直對商鞅已經恨之入骨了。這個時候公子虔(就是受劓刑,被割鼻子的那位)和公孫賈(就是臉上刺字的那位)都出來了。
公子虔已經閉門在家8年之久了,他恨商鞅恨到甚麼程度?他們跟秦惠文公講,我們聽說「左右太重者身危,大臣太重者國危」,就是如果哪大臣掌握了太多的國家權力,國君就危險了。現在秦國不管是哪兒的老百姓,一提起法律他們不說是秦國的法律,他們說這是商君的法律,所以老百姓很快就會只知道有商鞅而不知道有國君了。到了那一步,商鞅一旦造反,輕而易舉地就可以把你的江山奪過去了。
贏駟本來就恨商鞅,聽了這個話以後,就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就命令商鞅交出相印,就不讓他再當官了。商鞅在這個時候仍然沒有意識到危險,仍然大擺排場宴客,然後他就準備回到自己的封地商、於去了。他當時宴賓客,採用的禮儀是盜用了王者了禮儀,等於僭越。
這在那個年代是非常嚴重的問題,就等於是在謀反。所以贏駟,就是秦惠文公,就下令逮捕商鞅。命令一下啊,當時都城咸陽的老百姓一個一個擄胳膊、挽袖子,幾乎所有人全部衝出來了,要去抓商鞅。
商鞅突然間聽到後面喊殺大作,就知道人家來抓他了。當時他嚇壞了,脫掉了他原來的冠服,穿上普通人的衣服,準備逃命。
他晚上跑到一個地方去住店。店主說,根據我們秦國商君的法律,沒有身份證的人是不能住店的。商鞅說,唉呀,我怎麼自己定的法律把自己給坑了!半夜沒法住店,只好繼續跑。
因為秦國和魏國是接壤的,他想往魏國跑。結果魏國的國君一聽說商鞅來了,馬上就要把他抓起來送回去,因為就是商鞅騙了魏國公子卬,把西河這塊土地搶過去了嘛,所以魏王也很恨他。
商鞅沒辦法,又跑回到秦國自己的封地裏去,聚集兵車想要造反。這個時候國君的老師公孫賈趕到,就把商鞅抓起來了。抓起來之後帶到都城,秦惠文公歷數商鞅的罪過,牽出城外車裂,五馬分屍。
《東周列國志》上講「百姓爭啖其肉,須臾而盡」。老百姓恨他,於是咬他的肉,就把他身上的肉都咬光了,就是商鞅不得民心到這樣的程度。(待續)#
(《笑談風雲》是新唐人製作的影片版中國通史,目前已出版《東周列國》、《秦皇漢武》和《隋唐盛世》三部。第四部《兩宋繁華》將於2018年年底出品,第五部《大明王朝》2019年面世。點播節目影片和音頻,請訪問《笑談風雲》官方網站 https://xtfy.ntdtv.com)
點閱【章天亮:笑談風雲】系列文章。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