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天花這種疾病,現代人似乎很陌生,也並不覺得有甚麼可怕,因為幾乎每個人從小就打了疫苗,而且早已有了有效的醫治手段。不過在歷史上,天花是一種讓人談之色變的疾病。
天花的殺傷力極強,死亡率一般是25%,有時甚至高達50%。在18世紀的歐洲,平均每十人就有一人死於天花;而在中國的明朝後期和清朝初期,天花的肆虐同樣造成了大量人口的死亡。
由於大多數得天花的都是小孩或較大的孩子,早期的治療方法就是挑選不是很嚴重的天花病人,從他們身上的天花中取出一些物質,然後注入健康的人身上,但結果常常是失敗的。
史料記載,英國一位名叫愛得華詹納的醫生在聽民間傳說擠牛奶的少女不會得天花後,經過實驗,證明用接種牛痘的方法可以達到防止天花的效果。公元1798年後,接種牛痘的方法廣泛用於歐洲和北美。
與歐洲相比,中國人甚麼時候開始?用甚麼方法防治天花的呢?
「種痘之術」始於何時
據說早在11世紀,中國就有了「種痘之術」。明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成書的《治痘十全》最早記載了宋真宗時期的宰相王旦因多個孩子皆感染天花夭折,而請峨眉山女神醫為其老年得到的兒子王素種痘預防天花的醫案。清代醫學家朱純嘏所著的《痘疹定論‧卷二‧種痘論》中則詳細記述了這件事。
且說北宋宋真宗時,有宰相名叫王旦。最初生的幾個孩子,都先後得了天花而亡。後來又得了一個兒子,叫王素。因擔心孩子再度夭折,於是遍招醫生,詢問是否有防治天花的辦法。王旦告訴大家:「每年會贈與大家十金,等待小兒出痘,再煩請大家前來,共同商量治療之法。等到小兒結痂痊癒,再厚贈酬謝。」
當時有個在京城做官的四川人,聽說了這件事後,便求見王旦,告知他自己知道有位治痘的神醫,有妙方,「十可十全,百無失一。」王旦聽了後,非常高興,遂詢問神醫住在何方、是何姓名。這個四川官員回說,神醫乃是一位女子,傳說生於江南徐州之地,自幼吃齋念佛,長大後並未婚嫁,也沒有剃度出家,後來雲遊到四川峨眉山,在山頂結廬而居。他並答應王旦派人去請神醫。
大概不到兩個月,女神醫來到了京城。在見到王素後,摸著他的頭頂說:「此子可種。」第二天就給他種了牛痘。七日後王素發起了燒,十二日痘全部結痂。王旦高興極了,厚贈女神醫。王素後來活到了67歲而終。
峨眉山女神醫的種痘之法雖然見於醫案,但詳細的內容大概並沒有流傳下來。
據後來清朝的《痘科金鏡賦集解》記載:「種痘之法起源於明代隆慶年間(公元1567年~1572年)的安徽寧國府太平縣(今安徽黃山市黃山區),之後才廣為流傳。」
另據清朝順治康熙年間董含寫的筆記《三岡識略》記載:「清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安慶張氏三世發明用痘漿(類似鞣酸、水楊酸的漿汁)染衣,讓兒童穿在身上,可發輕症,這樣便可以對兒童的機體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從而預防虜瘡(天花)。」
清道光年間俞正燮撰寫的《癸己存稿》記述:「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俄國最先派人來我國『學痘醫』。不久,痘醫之術由俄國人通過絲綢之路傳入土耳其,英國駐土耳其大使蒙塔古的夫人於公元1717年又將此術傳入英國。在此基礎上,愛德華詹納發明了『牛痘苗接種法』。公元1744年,中國的痘苗接種醫師李仁川到達日本長崎,從此,日本人也學會了『種痘之術』。」
如果上述記述確實是真實歷史發展的脈絡,那麼對世界防治天花做出真正貢獻的應是中國人,而且可以追溯到宋朝時的女神醫。◇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