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經營24年的零售商業巨頭家樂福日前宣佈在今年年底前,將其在華的八成業務出售給中國一家公司。專家表示,家樂福最終撤離中國,揭示出家樂福以及其它外資零售業在中國市場面臨困境。

據路透社6月24日報道,法國家樂福股價星期一急漲,上揚逾2.5%至17.44歐元,是法國CAC-40藍籌股指.FCHI成份股中漲幅最大的股票之一。

而就在前一天(6月23日),家樂福宣佈,以現金48億元人民幣等值歐元將其名下80%的股權出售給中國零售企業蘇寧易購,交易預計會在年底完成。

家樂福中國分公司公告說,由於受網際網絡衝擊,該公司在中國的營業收入自2017年以來出現階段性下滑。

UCLA安德森管理學院經濟學家俞偉雄對大紀元表示,家樂福最終放棄虧損的中國業務受到投資者的認可,「股票上漲表現的比大盤好很多,可能大家覺得賣的價格很好,甚至他們賺的錢可能比他們繼續留在中國長期盈利所賺得毛利估值還高,投資者覺得是增加公司價值的交易,公司決策贏得了投資者的信賴。」

大陸金融分析師任中道對大紀元表示,家樂福中國的財報並不好,「對於家樂福集團來說,這是一個包袱,甩掉包袱是好事。」

蘇寧易購的公告顯示,家樂福中國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299.58億元,同比下降7.7%;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負5.78億元,2017年為負10.99億元;截至2018年末,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合計為負19.27億元,2017年末為負13.37億元。

「實體零售業受到網絡電商的打擊是很大。」俞偉雄說,但他們對未來繼續經營的前景更為擔憂,「第一,政治方面的一個考慮是,中國這幾年政治環境變得越來越嚴,越來越不自由;第二,中共政府對中國的企業常常在政策等各方面都有補貼,沒有公平的競爭環境,國際企業在中國市場要發展,面臨很大的挑戰和競爭。」

「第三,中國經濟過去高成長的時代已經不再復返,受到中國債務高漲、房地產泡沫化的影響以及中美貿易戰的衝擊,未來經濟增長會越來越減緩,作為跨國公司會覺得中國國內市場及經濟增長的幅度可能不如他們原本所預期的,會越來越小。」俞偉雄說。

俞偉雄表示,家樂福選擇了一個很好的時間點做出撤出中國的決定,「現在趁整個零售業在中國的市場還可以賺錢的時候,用一個很好的資產價值來出售,是一個好的決定。」

家樂福是歐洲第一大、世界第二大超商,任中道表示,投資者對於其資產與負債看得比較重要,「撤出中國到其它國家地區佈局更佳。」

其實,在中國經營24年的家樂福,早在過去就因為種種原因遭到各種抵制和打壓,頻頻傳出要撤離中國的消息。

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夕,因為北京奧運聖火的傳送在法國受到示威人士的阻擾等,家樂福因政治原因遭到中國部份「愛國人士」的抵制。

大陸媒體2011年1月的報道說,法資家樂福超級市場被指存在所謂價格欺詐行為,10間家樂福超市共被罰款500萬元,官方新華社報道還稱罰款太輕。《商業周刊》當時則分析指,為抑制通脹,中共在過年前拿家樂福開刀,殺一儆百。

法國媒體2011年9月的報道說,在中國市場上,家樂福承認遭遇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外界傳聞面臨再次被收購。報道說,對家樂福而言,競爭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同等身份的外資零售集團,二是中國本土的超市聯營集團。但外界分析都不看好外資收購家樂福,「因為中國的市場政策更希望本土資金進軍中國市場」「也是戰略之舉。」

俞偉雄說,「中共當初引進外資只是利用外國企業幫他們建立技術、管理、經營的方式、吸引更多的資金,而當中共掌握這一切之後,就開始排斥外企,外資想在中國跟在其它國家那樣公平地競爭都很困難,現在撤出中國會解決這個隱憂。」

而近年來,早已有多家外資大型零售企業相繼撤離了中國,如2014年,英國樂購撤離;2016年,沃爾瑪出售網上零售業務;2018年底,法國歐尚將超市零售交由大潤發託管。

任中道說,外企在中國的經商環境很不好,不僅是觸及政治因素,還有政府各職能部門(工商、稅務、消防)吃、拿、卡、要。「比如,經常去搞消防檢查,滅火器、消火栓、消防通道甚麼的,找毛病說消防不合格,然後停業整頓,停業一天,損失就很大,無奈只能繳納罰款或給消防負責人行賄。」

他表示,隨著人工、水電、房租、運輸倉儲等成本越來越高以及同業惡性競爭激烈,企業在中國的生存環境將會越艱難。「今天家樂福終於決定撤離中國,其實是揭示出家樂福以及其它外資零售業在中國市場面臨困境。」#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