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遭美國禁令封殺後,引起國際輿論極大關注。美媒披露,華為十幾年的成長過程就是一條偷竊技術之路,在美國就至少面臨10宗訴訟案,還有些公司因擔心中共報復,放棄起訴。華為前工程師說:「他們(華為)把所有資源都用在了竊取技術上。」
《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多家公司指控華為偷竊技術及仿冒產品,其中包括5G技術。思科(Cisco)、摩托羅拉公司和T-Mobile等美國知名公司都對華為發起過訴訟。
2002年至2003年在華為瑞典辦事處擔任工程師的羅伯特·里德(Robert Read)說:「他們(華為)把所有資源都用在了竊取技術上,先去偷一塊主板,然後對它進行逆向工程。」
華為高級員工也曾向外界曝光華為的所謂「研發」秘訣,就是「一靠買、二靠偷」。甚至有人編出順口溜:「一靠買、二靠偷,研發秘籍記心頭;買回來、偷回來,加班熬夜連忙改。」
華為員工還披露,華為所謂工程師做的事就是買進系統,看懂說明書,然後拼湊起來,調試集成。集成之後,先賣出去,然後組織一幫人日夜拆東牆補西牆地調試,搞維護。
在短短十幾年,華為就從一家鮮為人知的小公司,一躍成為中共的電信龍頭企業,它的成長過程被指與偷盜技術脫不開關係。
美國科技網站「Lightreading」報道,華為員工朱一斌(音譯,Zhu Yibin)2004年6月在美國規模最大的電信展(Supercomm)上,涉嫌偷拍、竊取參展廠商的技術,當場被會展保安人員逮到。朱的證件被沒收,並且被逐出展覽場。朱一斌後來被華為開除。
2003年1月,美國思科公司(Cisco Systems)控告華為涉嫌侵犯其智慧財產權。根據訴訟文件,華為及其子公司的路由器及交換機等產品的原始碼,至少侵犯思科5項專利。華為甚至連思科軟件中的漏洞,以及產品使用手冊中的錯誤,也照原樣抄襲。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思科法律顧問馬克.錢德勒(Mark Chandler)曾專程飛到深圳,與任正非會面,提出華為盜竊的證據。當時任正非辯稱,「這是巧合。」
雙方最終於2004年中期達成和解,這意味著華為承認抄襲思科專利。
報道稱,2010年7月,位於美國芝加哥的摩托羅拉公司,指控華為竊取該公司的SC300技術。2003年,在摩托羅拉工作的潘紹偉(音譯,Pan Shaowei)帶著兩位同事飛往北京,與任正非見面,潘紹偉是任的親戚。在那次會面後,潘紹偉將SC300的規格文件寄給了任正非。
SC300是連接無線網絡設備的基站,可以安裝在封閉的建築物內和農村地區。華為後來製造出類似的小型設備,出售給發展中國家的農村社區。
2007年2月,美國執法人員在芝加哥奧黑爾國際機場,逮捕了潘紹偉的同謀金韓娟(音譯,Jin Hanjuan),並在她的公事包中搜出包括摩托羅拉商業機密在內的1000多份文件,以及一張飛往北京的單程機票。
當年7月,聯邦調查局(FBI)曾就此案盤問了任正非。2012年,金韓娟被以偷竊商業機密罪定罪。
不過,因中共商務部對摩托羅拉公司的報復,限制其產品在中國銷售,摩托羅拉放棄了對華為的訴訟。
2014年9月,美國電信營運商T-Mobile在西雅圖法院控告華為竊取該公司「Tappy」手機測試機械人技術。2017年5月,陪審團裁定華為違反與T-Mobile的合同,需支付T-Mobile公司480萬美元。
今年1月16日,華盛頓州西區聯邦法院起訴華為設備公司(Huawei Device Co Ltd)和華為設備美國公司(Huawei Device USA)10項罪名,包括涉嫌盜竊T-Mobile的商業機密。
根據起訴書,華為在公司內部公告中,鼓勵員工竊取其它公司商業機密,如果成功將獲得獎金。
今年4月17日,德州東區聯邦法院舉行審前聽證會,華為副主席徐直軍被指控,指示一名華為工程師分析CNEX的技術信息。華為否認指控,目前該案訴訟仍在進行中。
相比一些大公司,一些擁有專利的個人也被華為竊取知識產權,而且他們與華為的對抗異常困難。45歲的葡萄牙多媒體製作人瑞.奧利維拉(Rui Oliveira)就曾被華為「搶劫」,他的智能手機相機專利被華為竊取。奧利維拉試圖起訴華為侵權,沒想到反被華為控告,稱並未侵犯他的專利。類似奧利維拉的例子不勝枚舉。
華為成立於1987年,創始人任正非具有中共軍方背景,曾在軍隊從事軍事技術研究。美國擔心具中共軍方色彩的華為替中共在海外從事間諜及網絡戰活動。華為作為一家跨國大公司,卻沒有在香港或美國上市,這十分罕見。外界認為,華為的目的是避免被要求披露其財務信息,以掩蓋其接受中共政府扶持和操控的真實背景。#
(轉自新唐人電視台)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