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陸媒體大力報道,多家銀行已支援理財產品線上轉讓,用詞煽情。但是「淘」到了高收益的產品虛實為何?為何有不少銀行接受理財產品線上轉讓?相關專家又持何觀點呢?

學者:理財產品線上轉讓 絕不要「沾」

綜合大陸媒體報道,臨近年底之際,各界鬧錢慌的情況增多,「理財轉讓」逐漸升溫。目前,中國浙商、浦發、招商、中信等多家銀行支援理財產品線上轉讓。投資者可指定「下家」定向轉讓,也可利用銀行線上平台「撮合」找到「下家」。

銀行給投資者提供流動性便利,支持投資者相互之間自由轉讓定期理財等投資產品,提供資金清算和份額劃轉服務。除投資個人上線轉讓外,一些銀行亦轉讓自家的產品。

中國民間獨立觀察、經濟學者原野向大紀元表示,銀行支援理財產品線上轉讓,可理解為一種「善後」。他建議投資者絕不要「沾」,很危險,離「它」遠一點。

為甚麼呢?這些產品具有違約風險嗎?

理財產品線上轉讓或為紓困資金

原野說,和違約的性質是一樣的。不一定是產品本身具有風險,問題出在中共治下的監管系統。他認為,銀行推出的有些理財產品進行第二次轉讓,是轉嫁矛盾、危機。因為所有的轉讓只是技術上的一種操作手法,不代表有問題的原產品已真正得到善後。

但轉讓能使產品的問題和危機獲得緩和的餘地。他說,當局一直在變通。「叫權宜之計。當局提到一個詞,叫紓困方案。上半年就提了,中央定的調子。防止大股東質押的股票爆倉,想紓困資金。」

「防範大企業在銀行的股權質押伴存的系統性風險,這一塊也是重大的問題之一,最後都會體現在銀行這邊。解決資金問題的矛盾會累積,累積多了要爆發。」原野說,這問題一刀切,解決不了,就一點點慢慢地去轉移「或者說借道消化」。

報道說,一些投資者把尚未到期的理財產品轉讓出來變現。由於今年理財收益率節節下滑,多在3%到4%,因此不少利率5%以上的二手轉讓理財產品很搶手,成為投資者秒殺的香餑餑。

那麼,有問題的理財產品混在其中嗎?

原野說:「其實是中央的政策。這是權宜之計或稱轉移矛盾、模糊焦點。為了維穩,大局的穩定,說是穩定壓倒一切。有人說這叫『做局』,或說下一盤很大的棋。不讓它壞掉、爛出來,就拖延。」

專家:肯定是中國經濟大有問題之下的要求

浙商銀行上海分行個人銀行部副總經理告訴媒體,該銀行目前的轉讓平台是自己提供的產品,仍有風險匹配度的要求。「只有對應的合格投資者,才能購買相應的理財產品。」

中國央行、國有銀行分行前高層管理人員弘勛向大紀元分析,全中國三四千家銀行中,約15%具有發行理財產品的資格,其它沒有資質的銀行就向發行的銀行購買。

「很多房地產項目和城投公司項目不符合銀行貸款要求,這些公司就將專案包裝成理財產品通過銀行發售出去,從而獲得資金。這些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比同期銀行存款利率高,因此發售出去比較容易。」

弘勛說,因為實體經濟的收益少、風險大,一些小銀行可用於貸款的資金不想投放到實體去,不給民營小企業貸款,因此購買大銀行發售的理財產品。最近銀監會監管部門要求銀行解決「脫實向虛」問題。「要求向實體經濟發放貸款。」

「這個理財產品也是借道到房地產,到國企大型項目上去了,就是脫實向虛。處理掉未到期的理財產品資產時,不能夠讓搞房地產等企業還款,沒法還,就變相地把理財產品賣出去,把資金收回來。所以就有轉讓、在線轉讓等等這類情況出現。所以升溫、火爆,就是這個意思。」

弘勛表示,報道說是浦發、招商銀行等小銀行在脫手。「肯定是中國經濟大有問題的情況下,當局才這樣要求。中共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出了問題以後才治理,沒有長遠的打算。」

近期陸媒報道不斷

事實上,一個月前已有一波「銀行理財產品線上轉讓火爆」等報道。近日,不少陸媒又以標題「銀行『神操作』:理財產品也能轉讓了!有人已經『淘』到了高收益」等做報道。

原野表示,「大陸媒體從來都是指向性發表。我不相信他們,懷疑,不覺得是本著客觀、理性、公平、公正的立場。」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