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今人不同,古代私學在中國兩千多年的教育體系中佔有幾近主流的地位,其中最為普遍被古人採用的教育方式就是私塾。傳統私塾教育不僅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育的社會效益等方面達到了當今中國社會教育所無法企及的高度,而且,傳統私塾教育在傳承中華正統文化方面功不可沒。
私學最早起源於春秋時代,孔子在山東曲阜興辦的私學被認為是早期的成功私學教育模式。私學是相對於官府辦的官學而言,從主辦者角度分,私學有義塾、專館和散館三種類型。
義塾俗稱義學,一般由鄉宗族所創,辦學經費來源主要靠族人無償支持,有時祠堂、廟宇的地租收入也可被族人用來辦義塾,教授的大多是貧家子弟,免費的,又可叫村塾、族塾、宗塾。這是三種類型中最為廣泛流行的一種。
專館是一家、數家、一村,甚或幾個村富裕庭戶單獨或聯手創辦的,供其子弟完成基礎教育的私塾,又稱坐館或家塾。
散館,是落第秀才、老童生(未考上秀才的)或鄉裏的文人塾師自辦的門館、教館、學館、書屋,是要收取一些學費的。
據《大戴禮記•保傅》:「古者年八歲而出就外舍,學小藝焉,履小節焉。」推斷,古人8歲入學可能是常態。東漢王充、宋蘇東坡都是8歲入學。但唐朝醫學家孫思邈則是「7歲就學」,且能「日誦千餘言」(《舊唐書•孫思邈傳》)。明清時期,多為8至15歲入學。如果資質差一點,弱冠、而立者也有入小學的。
古代沒有中學。實行科舉制以後,尤其是在清朝,考試沒有年齡限制。私塾或官學讀完後,童試合格者為童生,乾隆年間廣東番禺99歲的王健仍為童生。童生經縣試、府試、院試合格後成為秀才,秀才經鄉試合格後為舉人,吳敬梓筆下的范進就是54歲中舉人。林則徐則20歲中舉人。舉人之後經會試成貢生,貢生經殿試合格便是進士及第。
說來說去,可能當今的讀者還是一頭霧水,這些不斷進階的文憑到底是甚麼水平?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做了個比較:「中國士大夫第一種學位與我們的學士學位相當,叫做秀才。第二種學位叫舉人,可以和我們的碩士相比。中國人的第三種學位叫做進士,相當於我們的博士學位。」按照利瑪竇的推論,童生可能相當於高中畢業,那童生之前的私塾就是初中和小學了。我們再來看看相當於初中和小學的私塾都學習些甚麼吧!
古代私塾都學習甚麼
私塾前期啟蒙,後期學經。最早的蒙學教材是周宣王時的《史籀篇》,發展到宋代,以《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統稱「三、百、千、弟」)最為源遠流長。據徐梓的《中國傳統蒙學書目(初稿)》記載,從周、秦、兩漢到民國,蒙學讀物多達1,300多種。
學經包括哪些內容?簡單地說就是十三經、史記、資治通鑑、詩詞歌賦、各類文選。經、史、子、集的精華部份全要背過。私塾學習的方式就是背誦原著。據南宋鄭畊老統計,十三經共計641,326字,而後面史學、詩詞、文論、文選也不下幾十萬字,整個私塾階段要熟讀、熟誦一百多萬字!今天的初中生能達到嗎?大學本科中文畢業也達不到啊!
此外,古時文人的標配是文武全才,琴、棋、書、畫樣樣來。書法、作文、唱歌、彈琴、跳舞、遊戲、武術、農耕、醫學、棋藝無所不學。
正心誠意 ——私塾教育的禮儀規範
古時私塾教育以儒學為主要內容。《大學》裏講:「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古時的師道尊嚴,不只是尊師重教的體現,更是文化傳承的要求,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古時父母送孩子求學要選吉日,穿戴規範整齊,步入學堂第一件事情要拜師。塾師應為德、才兼備者。家長送學生入學,要擇日、下聘書,向老師繳一些學費,備一些供品。
私塾在蒙養教育階段,學生要學習著衣、叉手、作揖、行路、視聽等行為規範。先生講課時,正襟危坐,學生依次授書(也叫上書),把書放在先生的桌上,然後侍立一旁,恭聽先生圈點口哼。
古代私塾中,先生教學很嚴格,遇到頑劣的學生也會用戒尺打手心。明黃佐《泰泉鄉禮•鄉校》中規定:「無故而逃學一次,罰誦書二百遍;二次,加朴撻,罰紙十張;三次,撻罰如前,仍罰其父兄。」
因材施教 一對一教授
古代的私塾教學模式,與今人相比較,非常地獨特,融合了當今東、西方教育的優點,又彰顯出自身明顯的特色。現代西方教學是多啟發式教學,國人現在是灌輸式填鴨式教學,應試型的。而私塾教育似乎超越了這兩者,它是注入式加個性化,在集體課堂裏實現了一對一教學。
古代學館班級設置是縱向混合的。蒙學館3到18歲都可在一個學堂裏,經學館8歲到知命(50歲)都可在一個學堂裏,就是各種層次不同水平的人在一個課堂上,少則十人,多則二三十人。一個學生一個書桌,或幾人合用一個大桌,先生不是在教室的最前方中間端坐著,而是坐在學堂的某個不是太明顯的位置,沒有粉筆和黑板。
這種課堂設置,決定了老師不可使用統一教材,而且老師的水平要相當高,幾乎是全科的,才能勝任教學任務。要想達到好的教學效果,先生只能用一對一的授課方式,而且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才行,要想使課堂不混亂,光靠紀律是達不到的,更要靠先生的言傳身教、品德威儀。
先生不說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也得是「胸中有丘壑」才能指導學生。學生學習第一步是授書,就是自己拿著經書,逐個到老師面前,翻開要學的那一頁,老師點出句讀,因古時教材沒有斷句。第二步,先生讀一遍,學生讀一遍,一般讀三到六遍。然後學生回到座位上自己讀,要求熟讀到背誦。第三步先生串講,對文字做一些訓詁,串講一下大意。
因為學生的每個人水準都不同,學習進度由學生自己決定,先生因材施教。有學生勤奮好學,資質聰明的,一天上書十次八次,背誦的內容就多一些,能背六七十句經書;差一點的背二三十句,日積月累,就是一個不小的數目啦!此外,學生還要學習書法,大小楷書、對對子,這些都是科舉八股文的基本功。
誦讀原著 傳承經典
古代私塾教育,誦讀原著這是必修的功夫。先生教學是否講解經典?在這個問題上,現在的研究者們似乎存在一些爭議。
一說是,古時候舊式私塾教育的確多有要求背誦而不予講解的,被總結為「唸、背、打」的教學模式。
一說是,古時私塾也有講淺近精要的。特別是到晚清學制改革中把講解經典放在第一位,記誦放在第二位。胡適說:「唸古文而不講解,等於唸『揭諦揭諦,波羅揭諦』,全無用處。」
縱觀古人私塾對於讀原著的方法,有個漸變過程,從主張只誦不解到不過多講解,再到晚清、民國的講解重於誦背。而如今,現代人很少看原著了,只看有白話翻譯的。這種學習經典的流變其實有損於經典的傳承,流傳的只是後人自己的解釋,而非經典原著本身,漸漸地,就會使經典原意曲解變異。
中國文字是象形、會意文字,所謂熟讀百遍,其意自現。學生久誦經典之後,意象俱在,同時經典原著教化功德的正面能量自會消減學生腦中胡思亂想之雜念,更能領悟大道內涵。
而隨著歷史的變遷與時代的推移,後人在經典的註疏評校中漸漸加入了自己的理解,直至現代,簡化字和白話文的出現,特別是文革後,現代國人對中華傳統文化要麼是知之甚少,要麼是理解上謬之千里。◇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