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底,中文大學發表的第一份關於香港街頭藝人調查報告,指這座大都市約有300名街頭賣藝者,當中95%為本地人。他們不分男女老壯,日以繼夜地在香港街頭推廣動感文化。表演項目以音樂為主,約佔九成,其餘為跳舞、雜技及戲劇,各佔7%、2%及1%不等。

台上台下都是藝人

沒有穩定工資,沒有固定時間,沒有舒適的表演場地,沒有上司下屬,沒有娛企撐腰,這正是描述街頭藝人工作生涯的寫照。「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舞台上和街頭的藝人背後一樣需要付出無盡汗水,但後者一場演出可能只有十幾位、幾十位觀眾,要演多少次才等於當紅藝人在紅館開一場秀的收入?

除了唱片和門票收益,流行歌手還可以透過拍廣告和擔當活動嘉賓等獲利,但街頭表演者大多只能在一輪零碎掌聲,以及獲得少許的賞錢後,便要接受「曲終人散」,能成為網紅的已可算萬幸。

美國三藩市街頭音樂藝人Mark Sandusky通過Priceconomics透露其收入,指他的時薪平均為21.22美元,如一周工作40小時,Sandusky一年進賬約4.4萬美元,絕對是勞力換飯吃。他還補充說:「觀眾掏腰包前,要先見到有水準的演出。」

賣藝收入大起大落

台灣音樂人李威慶,又稱野人洞穴,揹著結他走上街頭演唱之路。最幸運與最糟糕時的收入可以相差10倍,他直言:「殘酷的是,多數觀眾停下腳步的原因,多是因為被眼睛而不是被耳朵吸引到,也因為我們演唱的歌曲是流行曲而不是因原創作品。為了留住觀眾群,演唱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幾乎是每個街頭藝人不可避免的。」然而,李威慶堅持走原創路線。

英國街頭喜劇藝人Paolo Ferrari表示,入行與退出都需要「勇氣」,並指出在倫敦Covent Garden表演,定位必須準確無誤,擁6至7年經驗的藝人每年收入大概2萬英鎊,相比其它一般工作低兩成。Ferrari擔心一旦年齡大了,不知是否還能演下去?辦公室的高層管理多逾40歲,這年紀的街頭藝人卻不多見。

空間,是香港當局需要給予他們的,接著就是街頭藝人自己的努力了!◇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