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天鴿」昨日凌晨才是一股熱帶氣旋進入香港800公里範圍,其間快速增強,到昨日下午4時已連升兩級,增強為颱風。天文台料「天鴿」今日早上11時登陸。「天鴿」襲港,令天氣又熱又焗,天文台總部下午錄得攝氏36.6度高溫,是132年來的最高氣溫,天水圍濕地公園一度升至39度,亦破了該區的高溫紀錄,深水埗、打鼓嶺等都超過38度,觀塘、將軍澳、黃大仙等亦過了37度。
天文台預測今天「天鴿」會最接近香港,並會以「颱風」級別、中心持續最高風速每小時120公里在本港南面近距離掠過,預測屆時吹東至東南烈風,很大機會會掛8號或更高訊號。
或掛10號風球
由於天文台考慮掛10號風球的標準,是指風暴正面襲港,而「風力現正或預料會達到颶風程度,持續風力達每小時118公里或以上,陣風更可能超過每小時220公里」。由於天文台預測今日早上天鴿最近會距離本港100公里範圍內,中心持續最高風速每小時亦達120公里,符合懸掛10號風球的標準。
其實2013年颱風「天兔」在香港以東登岸,但當時沒有帶來強風,據天文台解釋,風暴在香港西面或東面登陸,將對本地風勢和雨勢有明顯的不同影響。若颱風「西襲」,香港風向會由東北轉為東至東南風,由於風由海面吹來,沒有地形遮擋,颱風仍在海面未減弱,香港普遍較大風。
若颱風「東襲」,香港會先吹偏北風,但受地形遮擋,即使颱風很接近香港,風勢亦會較弱,而當颱風登陸後北上漸消散,香港即使轉吹較當風的偏南風,風力可能已大不如前。
天文台原先預計天鴿在本港以東登陸、北面的內陸掠過,其後改為在本港以南海域掠過、西面登陸,因此調強本港風勢預測,由原先預計今日最高吹6級(強風程度)的西南風,改為吹7至8級(強風至烈風程度)的東至東南風。
受天鴿影響,一股內陸氣流正影響香港,本港空氣污染嚴重。環保署表示,昨日部份一般及路邊監測站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錄得8或以上,相對的健康風險級別達到甚高水準,預料在天鴿登陸華南沿岸前,空氣污染指數仍會維持在較高水平。
環保署分析兩大原因,先是因「天鴿」,一股內陸氣流正影響香港,另天氣酷熱,吹和緩西至西北風,不利污染物擴散。
健康空氣行動項目主任謝穎琳表示,打風前夕,令香港空氣污染物大量累積,各區空氣污染數據都爆表。以銅鑼灣為例,昨日下午3點,二氧化氮濃度去到288微克/立方米,已達世界衛生組織和香港空氣指標的上限;下午4點,PM2.5值更飆升至94.1,同時,在猛烈的陽光下,各區臭氧量也大增,令天色灰蒙蒙。
單日空污損失達1.34億
她指,空氣污染嚴重,包括二氧化氮、臭氧超標,對鼻敏感、有哮喘、咳嗽的人,病情不利,甚至導致心肺疾病,呼籲市民關注空氣污染問題。又指本港空氣污染問題嚴重,過去一年平均每日有5人提前死亡。
另外,除了污染指數外,由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制訂的「達理指數」(Hedley Environmental Index)是計算氣污染成本的評估指數。該指數顯示,截至22日凌晨至下午8點,空氣污染已令香港損失1.34億港元,死亡人數約11人,住院床位日數為697,求診次數為16,267次。
天文台表示天氣酷熱可能影響健康,市民應提防中暑。
急症醫學會會長蔡振興說,天氣熱引發的熱衰竭和中暑的個案明顯增多。有長者因出汗過多,血液減少出現「熱衰竭」癥狀,不適送院。又指熱衰竭病人會出現頭暈、嘔吐,應該多飲水,盡量避免戶外活動,否則可致中暑,有致命風險。
林超英指出汗好 拒冷氣
不過,雖然歷經史上最高溫,市民習慣入屋「嘆冷氣」。但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仍堅守環保理念,拒絕開冷氣。
他向本報表示,前晚至昨日最高溫,都堅持用風扇消暑。「最熱的日子我要開兩把風扇。前晚睡覺時,在蚊帳裏擺多一個USB風扇仔,令蚊帳內有氣流,「已經很涼、很足夠」。
他不擔心中暑,強調「心靜自然涼」,而且人出汗對身體好,他基本上也少出汗。
中醫:宜清熱安神養陰
昨日亦是中國傳統節氣「處暑」,代表三伏天進入尾聲。中醫師鄧力文表示,古語云,處暑寒來,即夏天的暑氣慢慢消退,冬天的寒氣慢慢開始來了。但現今氣候反常,故出現立秋後的處暑,氣溫反而史上最高。
他指,現代養生、醫療,除要參考古代節氣外,亦要注意氣候反常的現象。故既要防日夜溫差大,同時又要防止中暑,穿衣方面,即時增減衣物,適應大自然的寒溫。
鄧力文表示,近日多了一些中暑病人求診。他提醒非太陽猛烈曝曬下才會中暑,如果空氣不流通,周圍環境很焗促、潮濕,就算病人在室內,都有可能有中暑的症狀。
飲食方面,他建議吃一些清熱、安神、有養陰作用的食品,例如多吃有平民燕窩之稱的銀耳、以及百合,養肺陰。此外,蓮子可以健脾,蜂蜜亦對人體有益。煲湯水方面,建議用沙參、玉竹、響螺頭等煲湯,有平和滋陰的療效。但脾胃功能差的,易腹瀉,或者濕氣重的病人,就不建議飲用。◇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