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以來知名的畫家無數,張大千的名氣非常大,但是在藝術圈與學術圈子的評價卻不太一樣,藝術圈中有人讚美他是了不起的藝術大師,也有專業人士認為他的作品藝術價值不高!由於這樣差距過大的評價,使我在年輕的時候對他產生了研究的興趣,開始廣泛地收集他的相關資料,一晃眼也逾二十多年了。
隨著時間與歲月的累積,使我深為認知張大千了不起的藝術成就。他的重要地位在於:他是站在傳統中國文化(藝術精神)的本位立場,去消融西方文化所帶來的影響,做到所謂「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現代轉化與發展。在此必須強調張大千完全是屬於傳統內涵表現的中國畫家,他對西方藝術並沒有足夠的認知,但因為他深厚的傳統畫學基礎,使他能在接觸到西方不同的藝術表現氛圍後,便能逐漸地消融轉化於其藝術創作之中。
例如五十年代間,歐美的抽象繪畫表現是隨機、偶然,而不具像的造型效果,但張大千的潑墨潑彩風格卻把類似的技法引進其作品中,去表現煙嵐、雲霧、水氣、雪景等充滿各種自然變化的山水奇景,使原本抽象的視覺意像變成具體、具像的存在。抽象畫是衍生於西方藝術的表現內涵,而中國藝術有抽象的表現元素,但並沒有純粹抽象畫的概念,但張大千卻消化了這些西方創作元素,使之成為傳統中國畫由古典邁入現代的銜接窗口。張大千或許在開始嘗試的過程中,尚不能得心應手,但是到了六十年代晚期,其巔峰代表作《長江萬里圖》潑寫兼施,氣象萬千的表現,已達到融會古今,毫無窒礙的藝術境地。
在今日台海兩岸的藝壇中,許多的藝術家往往喜歡標榜著「融會中西」的口號,來詮釋自己作品的內涵意境,但「中西融合」談何容易?假如藝術家沒有深入的內涵修養,只是將中西不同的繪畫元素作表象式的拚貼組合,那多是一種惡質化的中西混淆,徒落於不知所云的空洞困窘而難以自拔;這也是中國近百年來在文化發展上的困境。就此而言,張大千融會中西,集古今書畫大成的重大藝術成就,尤其需要世人投入更多的認知與省思。◇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