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熱錢流入加拿大炒高樓價,近日成為當地焦點。溫哥華一星期內推出針對外國人置業額外加稅15%的重磅「辣招」,但當地業界仍認為難阻大陸人搶貴當地物業。對於大陸富豪繼續大舉向海外置業轉移資產,中國經濟學家指,中國精英階層目前正在上演一場無聲的「大逃離」。有中共體制內學者近日警告說,中國社會面臨三大問題:國家看不到方向、精英看不到安全、民眾看不到希望。
星期二(8月2日),加拿大溫哥華對海外買家徵收額外15%物業轉讓稅(Property Transfer Tax)生效,未能在周末結束前完成交易的人,可能會被迫撻訂。這項猶如香港2012年限制海外買家的15%買家印花稅的重磅「辣招」,從宣佈到生效僅歷時一周,矛頭同樣直指在當地狂掃物業的中國買家。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溫哥華地區樓價過去一年飆升32%,但仍擋不住主要來自中國大陸的買家置業熱潮。
大陸人搶貴 溫樓市飆三成
卑詩省政府7月25日宣佈這項新稅。大溫哥華地產局總裁莫里森(Dan Morrison)稱,在這麼短時間內實施新稅,會「給市場注入了不穩定性」,帶來「短期市場波動」。數以百計卑詩省民眾在長周末加班,期望能免於成本突然上升15%。
不過,溫哥華地產業界對有多少外國投資者會因此離開,有多少人會把資金轉投到多倫多樓市,都還未敢下定論。
「很多人會放棄交易。」溫哥華地產律師斯派納樓(Tony Spagnuolo)對加拿大《金融郵報》說:「我有一個朋友以300萬元出售物業,那個身在海外的買家不要了,為此買家損失了10萬加元(訂金),卻淨節省了35萬元土地轉讓稅。」
不過,已有當地賣家為保住樓價,以「外國買家可獲15%折扣」繼續招徠海外富豪入市。
專家:難阻外國買家入市
據加拿大電視台CTV報道,賣家Eddie Chen(陳先生)最近在列治文掛牌的物業開價235萬加元,外國買家可獲15%折扣。陳先生說,這樣做是因為擔心新稅會趕走外國買家,使樓價下降。
不過,陳先生這棟房子原來開價是190萬,新開價(235萬)已經標高了超過15%。陳先生說,不管買家是本地人還是外國人,他相信這棟房子能以之前的開價成交。報道又稱,陳先生不是唯一這樣做的人,在大型免費分類廣告網站Craigslist待售的1棟房子,向外國買家提供10%的折扣。
卑詩大學經濟學教授大衛杜夫(Thomas Davidoff)認為,外國投資者是造成房價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他們都離開了,房價下降25%至50%也是可能的。不過,他估計這新稅不會把外國買家都趕走,不會使當地的樓價大幅下降。
中國人「哄搶」式現金買房
中國買家去年共花費127億加元(約合757億港元)在溫哥華購置房產,佔當地房產銷售總額33%。
今年3月,溫哥華格雷岬區(Point Grey)一幢豪宅被一名中國留學生以3,110萬加元(1.86億港元)買下,創下2016年溫哥華豪宅最高成交紀錄,該豪宅佔地約6,879平方米,有5間臥室和8間浴室。買家周天宇(音譯)一舉支付了2,200萬加幣首期。此事轟動加拿大,媒體爭相報道,引發當地民眾熱議。
此前的2月,同區一間舊式獨立屋也引來了10名華人「哄搶」,最終以近900萬加元(約5,400萬港元)成交,較原業主開價超出117萬加元(約702萬港元)。更驚人的是,這些大陸買家大部份以現金結算,這瘋狂的買樓方式,就連當地從事房地產的「老行尊」也驚嘆。
學者:中國正上演逃離革命
這種熱潮並不局限在溫哥華,中國大陸富人們似乎走遍全球,尋找任何可以買下的東西,而且他們大量選擇移居海外。
2011年到2015年,中國人購買美國房產共花費1,100億美元,成為最大的外國買家。從去年4月到今年3月,中國人在美國購買29,100多套住宅,總額大約270多億美元。
去年,中國買家在澳洲置業總額飆升了60%,使中國買家成為澳洲房地產市場最大單一外國投資者群體。
專家認為,這種熱潮的背後是大陸經營階層對將財富或者自身「留在中國」懷有深刻的不安全感。
大陸經濟學家易憲容7月31日撰文說,目前,中國中產階層和知識精英正在上演一場無聲的逃離革命,越來越多的人移民到海外投資置業。他們不僅帶走了資金,還帶走了支撐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靈魂。◇
體制內學者嚴厲警告:中國面臨三大問題
中國大陸的體制內學者,顯然對中國精英和上層大舉外逃的危機有深刻的認識。近日大陸媒體刊登了今年6月28日,社會學者、清華大學社會系教授孫立平作客騰訊思享會夏季論壇時發表演講文稿。被盛傳是「習近平博導」(孫本人多次否認),被外界冠以「國師」名號的孫立平表示中國目前面臨三大問題。
他說,中國社會最現實、最眼前、最急迫的三個問題:一個是國家的方向發展,第二個是精英和上層的安全感,第三老百姓的希望感;這三個問題沒有一個最基本的答案,沒有一個最基本的框架的時候,別的改革根本就無從談起。
孫立平認為,這個方向感是最重要的,如果中國現在國家的方向感不明確,甚麼改革,甚麼轉型,根本都談不上。而解決方向感問題,按照道理來說其實沒甚麼可難的。一個是實現國家治理的現代化,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另一個是四中全會,法治,依法治國。問題是要真正朝著這個方向走。
其中問題之二提到精英和上層的安全感。孫立平認為,這個跟國家的方向感有著直接的關係。在最近的幾年中,與國家的方向感模糊相伴隨的,是相當一批精英在出逃,資金在外流。現在出逃最明顯的,一個是有錢人,一個是有知識的人。這背後,就是精英的安全感問題。
孫立平說,你能明顯感覺到,很多企業家尋找的都是短期機會,一些長遠的規劃,長遠的投資,不願意考慮了。為甚麼?因為看不清這個社會將會怎麼走,甚至在擔心自己的財產安全。
似呼應高層 釋變局信號
孫立平表示,因此,現在經濟要走出困境,精英上層的安全感非常重要。而安全感最基本的保障是法治。臨時性的政策傾斜,甚至一些重視民營企業的舉措,都已經不能解決問題。
今年初,孫立平在題為「從集體領導到雙首長制」的博文中,指出中共的「集體領導制」導致內鬥不止,並提出最有效的體制是代理關係明確前提下的首長負責制。文章直指中共的政治體制存在根本性問題。
孫立平近年來的一系列敏感言論均強調,解決中國當前各方面的困境和問題,實現真正的政治體制上的變革才是唯一出路。這與中南海高層和體制內學者一再釋放危機和變局信號相契合。
人大教授:經濟保不住L型
中國精英階層「大逃離」的一個原因是對中國的經濟沒有信心。今年5月,中共官媒曾刊發「權威人士」對中國經濟的看法,稱中國經濟運行將遵循L型走勢(即大幅下降趨於長時間平穩),不能呈現V型或U型反彈:「我要強調的是,這個L型是一個階段,不是一兩年能過去的。」
不過中國人大教授、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向松祚7月31日出席在南京舉行的「半程2016」中國經濟新趨勢與產融創新高峰論壇時說,中國經濟「L型」守不住!中國經濟的整體是一個持續下行的走勢;並提出原創性科技創新嚴重不足,是中國經濟最大困境和風險。
向松祚表示今年上半年,民營投資的增速只有2.8%,而且中國消費的增速也回落到了個位數,中國的出口是負增長,全球經濟整體非常低迷。在這種對比下,他的基本判斷是「L型」,沒有!「L型」守不住!中國經濟的整體是一個持續的下行,不是「L型」!◇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